第50章 大楚皇朝小木匠5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0章 大楚皇朝小木匠5

 

立冬前七日,木心堂的雕花窗棂上结了层薄霜,汪大同握着新磨的鱼形刨刀,刀刃在紫檀木上轻轻游走,刨花如紫绸般滑落,露出温润的牛毛纹。这是他第一次独立使用紫檀大料,木料来自交趾国商队,入水即沉,木香中带着若有若无的檀香。

“圈椅的靠背要如美人斜倚,却不能失了庄重。” 汪大同对着铜镜调整坐姿,用炭笔在桑皮纸上画下人体脊柱的曲线,“明代圈椅的‘s’形背板虽妙,但若加上现代力学的腰枕弧度……” 他忽然想起建筑系选修课学过的人体工程学,在背板中部刻出浅凹的 “撑腰榫”,榫口形状竟与人体腰椎曲度完美契合。

周木森站在廊下,看着徒弟在木料上画下的网格线 —— 那是现代制图的坐标法,每个交点都标着精确到分的角度。老匠人袖口的木樨香囊轻轻晃动,想起三十年前,妻子木樨也曾在紫檀木上画过类似的纹路,说要做一对 “知心椅”,椅腿的弧度是按两人并肩而坐的角度设计的。

“师父,试试这个。” 汪大同搬来半成品圈椅,扶手的弧度恰好托住周木森微弯的手肘,“传统圈椅的扶手太高,久坐会累,我降低了三分,又加了‘托肘榫’,您看 ——”

周木森坐下的瞬间,后背的撑腰榫正好抵住劳损多年的腰眼,酸麻感竟渐渐消退。他摸着扶手内侧的阴刻线,发现刻的是《考工记》里的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字里行间还藏着细小的木樨花图案 —— 那是汪大同偷偷刻下的,为的是让师父在触及时想起师娘。

三日后,长安首富之子李公子慕名而来,一眼相中了这张紫檀圈椅:“椅背的纹路竟像天然长成的,坐上去仿佛被古树环抱。” 他抚过撑腰榫,忽然瞥见椅腿内侧的暗刻 —— 用现代几何画的太极图,阴阳鱼的交界正是榫卯的受力点。

“好个‘材美工巧’!” 李公子当场下单二十套 “改良圈椅”,指定要用交趾紫檀,扶手内侧刻各家经典,“若能在冬至前完工,本公子愿为木心堂题写新匾额。”

汪大同的手指在榫卯图上无意识地,忽然想起现代家具的流水线生产,却在触到温润的木纹时清醒 —— 这里的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保留匠人的温度。他设计了可更换的雕花模板,用榫卯结构连接不同的背板图案,既保证统一又不失个性,这个设计后来被称为 “万榫千纹”。

巧匠阁的二掌柜韩仲在街角目睹了这一幕,袖口的银针深深刺入掌心。三年前,正是他在周木森的木料里做了手脚,导致木樨的暖床开裂,间接引发她的重疾。此刻看着木心堂门前的车马喧嚣,他眼中闪过阴鸷:“去告诉官府,就说木心堂私囤交趾紫檀,违反市舶司禁令。”

冬至前夜,木心堂被衙役围了个水泄不通。汪大同看着韩仲得意的冷笑,忽然想起库房里的进货单 —— 每张单据都盖着市舶司的朱印,还有商队首领的波斯文签名。他不慌不忙地取出用蝴蝶榫装订的账册,每一页都标注着木材的进口日期、数量、用途,甚至画着详细的木料流向图。

“按照《大楚市舶条例》,交趾紫檀年进口不超过五十斤,木心堂现存二十八斤,皆有案可查。” 汪大同将账册递给巡检大人,指尖划过用现代表格记录的清单,“且李公子的订单用木,己向工部备案,这是批文。”

巡检大人看着工整的小楷和清晰的图表,怒意渐消。韩仲却突然指着圈椅的撑腰榫:“此椅背板违反《鲁班经》规制,擅改古制,必是妖术!”

周木森的墨斗线突然绷首,刀疤下的眼睛寒光一闪:“《鲁班经》首篇便说‘规天矩地,因材施艺’,难道木材长成曲线,匠人反倒要削首了?” 他忽然掀开圈椅座面,露出下方的榫卯结构,“看好了,这是‘七星榫’,按北斗方位排列,暗合天时地利,怎就违制了?”

衙役们看着严丝合缝的榫卯,听着周木森引经据典,渐渐散去。韩仲临走前,袖口的银针划破了一张圈椅的雕花,却发现木屑落地时竟自然聚成北斗形状 —— 这是汪大同在榫卯中设下的 “材美工巧阵”,每道刻痕都暗含木料的天然纹理。

是夜,汪大同在圈椅的扶手内侧添刻了半朵木樨花,与师父袖口的香囊图案相映成趣。他不知道,李公子在试坐时,曾无意中提起妹妹李小姐近日常临《木樨谱》,更不知道,当李小姐收到那套刻着《诗经?木樨》的圈椅时,会在月下对着椅背上的花纹,轻轻说出埋藏多年的心事。

雪粒子开始敲打窗棂,汪大同摸着新刻的 “初级木匠” 纹章 —— 在大楚匠籍中,这意味着他终于能独立承接订单。窗外,大师兄正在给最后一套圈椅上蜡,檀香混着木樨香,在雪夜里飘得很远,很远。


    (http://www.00ksz.com/book/jaid0i-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