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还珠格格皇后3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1章 还珠格格皇后3

 

墨青青望着医女们专注研习医术的认真模样,眼中流露出欣慰之色。

这些年轻女子求知若渴,让她看到了女子也会生活得更好。

为了让医女们学有所用,墨青青让人在宫外开设了一家专治妇科的医馆。

医女们轮流坐诊,既能将所学付诸实践,又能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开医馆的同时还开设了一家学堂,学堂可以学习各种技能,医术课则是让这些医术精湛的医女担任教习,将妇科知识传授给更多有志于此的女子。

若有疑难,医女们可随时入宫请教,确保医术传承精益求精。

这所学堂专为女子而设,只要通过测试,任何有才华的女子都能成为教师。

秉持"教育平等"的理念,所有平民女子均可免费入学。

毕业后,学生可在学堂分校任教,学费支持分期偿还,确保每位学子都能顺利完成学业。

学堂内还配套建设了一座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珍贵的孤本典籍经过精心抄录保存,尽数收藏于此。

墨青青更是贴心地为平民学子提供了抄书的工作机会,让她们既能学习又能谋生。

通过这些举措,墨青青向世人证明:女子读书不仅能提升修养,更能创造价值,改变命运。

然而,这些壮举在朝堂上引发了轩然大波。守旧派大臣们纷纷上奏,搬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腐论调加以阻挠。

东华帝听闻这些迂腐之言,怒不可遏,却强压怒火。

他随即颁布了一道圣旨:凡有品级的夫人,只要身怀一技之长,都必须前往学校任教。这道旨意既堵住了守旧大臣之口,又巧妙地利用了这些大臣"惧内"的软肋——试想那些反对者回到家中,面对身为教师的夫人,恐怕要被好好"教导"一番了。

慈宁宫内,太后听闻此事,面色不豫,命晴格格前去传唤墨青青。

晴格格步履轻盈地来到坤宁宫外,守门丫鬟连忙入内禀报:"启禀皇后娘娘,晴格格求见。"

"容嬷嬷,快请。"墨青青放下茶盏,整了整衣袖。容嬷嬷恭敬地将晴格格引入内殿。

墨青青抬眼望去,只见这位年轻的格格气质不凡,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风范,心中不禁暗叹:如此出众的女子,怎会沦落到为他人浆洗衣物的境地?

晴格格盈盈一礼:"晴儿见过皇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免礼。"墨青青温和道,"晴格格今日怎的有空来本宫这里?"

"回娘娘,太后请您即刻前往慈宁宫。"晴格格声音清亮却不失恭敬。

墨青青微微一笑:"晴儿来得正好。本宫观你天资聪颖,若能多学些本事,将来必成大器。不知你意下如何?"

"娘娘谬赞了。晴儿在太后身边己受益匪浅。"

墨青青起身走近,语重心长道:"本宫是真心为你好。即便日后出阁,也能自立自强,不受夫家掣肘。你且好生思量。时候不早了,我们这就去吧。"

墨青青示意容嬷嬷备轿,与晴格格并肩穿过宫道,朝慈宁宫而去。

踏入正殿,墨青青盈盈下拜:"儿臣拜见额娘,愿额娘凤体金安。"

太后端坐凤座,面色阴沉:"哀家如何能安?皇后可知所作所为己令皇室蒙羞?"

墨青青不卑不亢地首身落座。

"放肆!"太后拍案而起,珠翠簌簌作响,"皇后眼中可还有哀家?"

墨青青抬眸首视:"额娘此言,儿臣不敢苟同。此事本是奉皇上旨意办理,若说败坏声誉,儿臣实在冤枉。"

太后微微蹙眉,语气中带着几分疑惑:"哀家竟不知皇上何时下过这等旨意。"

正说话间,殿外传来太监尖细的唱喏声:"皇上驾到——"

殿内众人立即整肃衣冠,齐齐行礼。只见东华步履匆匆地走进殿来,先向太后恭敬地行了一礼,随即关切地问道:"儿子给额娘请安。近日政务繁忙,未能及时问安,不知额娘凤体可还安康?"

太后端起茶盏轻抿一口,意味深长地说道:"皇帝日理万机,今日怎的得空来哀家这慈宁宫了?"

东华神色诚恳地答道:"额娘,儿臣今日特意抽空前来,是有要事想与您商议。"

"哦?"太后放下茶盏,凤目微抬,"不知皇帝有何要事要与哀家相商?"

东华帝君正色道:"前些时日儿臣微服出巡,目睹诸多女子在夫家遭受虐待,更有甚者被随意发卖。儿子深感痛心,欲为天下女子谋一份福祉。额娘贵为女子之尊,不知对此有何高见?"

太后微微一怔,沉默片刻后道:“皇帝心系天下,自是一片好意。只是女子抛头露面读书识字,恐坏了祖宗规矩。”

东华耐心解释:“额娘,时代在变,女子也应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如今开办医馆、学堂,让女子学技能、谋生计,既能提升她们的地位,也能为大清增添一份力量。”

墨青青也接着说:“皇额娘,女儿亲眼见过那些女子的困境,她们有聪慧的头脑,只是缺少机会。这些举措能让她们的生活好起来,对大清百利而无一害。”

太后听着两人的话,目光在他们身上流转,心中思索着利弊。

过了一会儿,她缓缓开口:“既然皇帝和皇后都如此坚持,哀家也不好再阻拦。但此事需谨慎行事,切不可让一些歪风邪气钻了空子。”

东华与墨青青相视一笑,异口同声地赞道:"皇额娘明察秋毫、心怀天下,实乃我朝女子之楷模,更是黎民百姓之福啊。"

太后闻言,眉眼间流露出几分欣慰之色,当即吩咐宫人备膳,留二人在慈宁宫用膳。

席间,墨青青借着斟茶的功夫,以传音对东华道:"我想让晴儿和宫中的公主多学些本事,你快些提一提这事。"

东华会意地抬眸,朝墨青青眨了眨那双含笑的凤眼。随即话锋一转,与太后聊起宫中诸位公主的课业安排,顺势提及想让晴儿也多加学习之事。

见太后神色略显不豫,东华不动声色地加重了筹码:"皇额娘,儿臣还有一事相商。那些远嫁和亲的公主们频频上折,诉说在异乡的艰辛。儿子想着,如今国富民强,不如将她们都接回京中?"

太后闻言一怔,眼前顿时浮现出自己远嫁的女儿身影,声音微颤道:"皇帝当真愿意接她们回来?"

东华郑重其事地拱手道:"皇额娘放心,如今国库充盈,兵强马壮。儿臣正欲借此良机,一举平定蒙古各部,也好让那些受苦的公主们早日归乡。"

太后欣慰地点头笑道:"晴儿,快去收拾行装,稍后便随皇后去吧!"

晴儿款步上前,恭敬地福身行礼:"谨遵太后懿旨。"

午膳时分,三人言笑晏晏,其乐融融。席间精致的菜肴散发着香气,银箸轻碰间尽是温馨氛围。

用膳毕,墨青青与东华携晴儿返回坤宁宫。刚踏入殿门,墨青青便柔声吩咐:"容嬷嬷,带晴儿去公主所安置吧。"

晴儿强压着内心的雀跃,指尖不自觉地轻颤。

在慈宁宫这些年,她早己将宫廷礼仪和琴棋书画练就得炉火纯青,却从未想过还能接触这些新鲜事物。

尽管心潮澎湃,她仍保持着端庄得体的仪态,只是悄悄加快了脚步,跟上容嬷嬷前往公主所。

待众人退去,殿内只余烛影婆娑。东华倏然起身,玄色衣袂在空中划出一道优雅的弧度,不由分说便将墨青青揽入怀中。

他修长有力的手指紧扣住她盈盈一握的纤腰,温热的掌心透过轻薄的纱衣传来阵阵灼人的温度,仿佛要将她融化。

墨青青猝不及防地撞进他坚实的胸膛,鼻尖萦绕着他身上清冽的龙涎香,惊得倒吸一口凉气。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有力的心跳,与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声交织在一起,在寂静的殿内格外清晰。

"东华,你......"她刚欲开口,却见他缓缓俯身。

那张俊美无俦的面容近在咫尺,薄唇几乎贴上她泛红的耳垂。"青青,当真不想我?"低沉的嗓音里带着几分委屈,温热的气息拂过她敏感的耳际,惹得她一阵轻颤,"这些时日,你竟忍心不来见我。"

"你先放开我,我们好好说话。"墨青青试图挣脱,却被他搂得更紧。她能感觉到他手臂上紧绷的肌肉,那力道既不会弄疼她,又让她无处可逃。

"不放。"东华固执地将脸埋进她雪白的颈窝,声音闷闷的,带着几分孩子气,"若放了手,你又要将我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他贪婪地嗅着她发间淡淡的幽兰香,那香气清雅怡人,让他忍不住想要将这气息永远铭记。

墨青青无奈地叹了口气,抬眸望进他深邃的眼眸。

那双眼似有万千星辰流转,盛满了化不开的思念与柔情,让她心头一颤。"我怎会忘记你?只是近来既要打理学堂,又要照看医馆,实在分身乏术。"

东华闻言,将她搂得更紧了些,温热的唇瓣若有似无地擦过她精致的锁骨,激起一阵酥麻。"我知你辛苦,"他的声音低哑,带着说不尽的眷恋,"可这相思之苦,实在难熬。"那磁性的嗓音在静谧的殿内格外撩人心弦。

墨青青暗自懊恼:早知如此,就不该招惹这个粘人的家伙。现在可好,怕是甩不掉了。

"青青,你在想什么?"东华敏锐地察觉到她的走神,修长的手指轻轻抬起她小巧的下巴。

"没什么。"她慌忙摇头,却对上他灼热的目光,那眼神仿佛要看进她的灵魂深处。

东华深情地凝视着她绯红的脸颊,拇指轻轻着她细腻的肌肤:"以后无论多忙,都要记得我在想你。"

墨青青只觉得心跳漏了一拍,在他炽热的注视下,只能轻轻点头,任由自己的身影倒映在他那双盛满深情的眼眸中。

青青,这一世能否多留些时光与我相伴?不知下次相逢又是何年何月,我实在舍不得与你分离。

东华,你不要太过执着会滋生心魔的。

"以后你再有时间来找我,我会陪你的。"

"青青,漫长的等待我都熬过来了,如今还能有机会见到你,己经让我心满意足。"

"好了,东华,你先去忙吧。晚上记得过来吃饭,我亲自下厨给你做几道拿手菜。"

"好,等我。"他温柔应道,随即在墨青青的唇上落下轻轻一吻。

东华帝君刚踏入御书房门槛,总管太监李玉便疾步上前,低声道:"启禀皇上,令妃娘娘差人来报,说九公主又染了风寒,想请您过去瞧瞧。"

东华闻言剑眉微蹙,指尖轻敲御案:"朕难道是太医不成?公主抱恙不传御医,反倒来寻朕?"

他正欲降旨惩戒,小捌在脑海中道:"宿主不得在主线剧情开启前擅自变更关键人物设定。"

"那我先前给十二阿哥改名,怎不见你阻拦?"东华在神识中反问。

小捌冷静回应:"十二阿哥并非主线核心人物。唯有涉及主角命运轨迹的重要角色,才需要维持原定设定。"

"如此说来..."东华若有所思,"那青青带晴儿学习,为何系统毫无反应?"

"因女主子仅传知识,并未改变其命运走向。"系统解释道。

东华眸光微动,沉吟片刻后对李玉沉声道:"传朕口谕,即刻将九公主送往慈宁宫交由太后抚养。就说令妃近来凤体欠安,连带着九公主也精神不济,恐有损龙嗣安康,特请太后代为照看。"

李玉闻言立即躬身行礼,恭敬答道:"奴才遵旨。"说罢倒退着退出殿外,细碎的脚步声在朱红廊柱间渐行渐远,最终消逝在宫墙深处。

待李玉行至延禧宫,早有宫女迎上前来,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公公此来可是皇上......"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一个绣工精致的荷包,欲要递与李玉。

李玉却神色淡然,抬手制止道:"皇上有口谕,请令妃娘娘接旨。"

宫女闻言连忙入内通传。不多时,令妃款款而出,李玉正色宣旨:"皇上口谕:令妃近日凤体违和,致使九公主屡感不适,特命太后娘娘代为照料九公主。"

令妃听罢,面色骤然惨白如纸,纤弱的身躯晃了晃,险些站立不稳。

她强自镇定,声音微微发颤:"臣妾......谢皇上隆恩......"待李玉转身离去,令妃终于支撑不住,颓然跌坐在地上,一双美目中盈满不甘与怨愤,纤纤玉指紧攥着锦帕,指节都泛出了青白。


    (http://www.00ksz.com/book/jaghhb-8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