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鹤初入道门时,总难静心修习。每每捧起古籍,那些晦涩难懂的文字便让她眉头紧蹙,忍不住以手扶额,暗自懊恼:"好歹也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竟被这些古文难倒,实在惭愧。"
藏书阁中常见她来回踱步的身影,时而跃起,时而蹲坐,活像只焦躁不安的灵猫。
这日帝君朝会归来,见司命垂首侍立,便问起小殿下行踪。"回禀帝君,小殿下正在藏书阁用功。"司命恭敬作答后悄然退下。帝君信步至案前,随手取来一卷竹简细细品读。
不多时,水镜中映出知鹤在藏书阁里上蹿下跳的模样——她正拿着书卷敲打自己的脑袋,活像个苦恼的小书虫。帝君唇角微扬,搁下竹简往藏书阁行去。
只见知鹤踮着脚尖,在巍峨的书架前竭力伸手,口中嘟囔:"这些书怎么都放得这般高?"
话音未落,一袭白衣己至身侧。帝君广袖轻拂,那本高悬的典籍便稳稳落入掌中。知鹤惊得倒退半步,待看清来人,顿时手足无措地挠起头发。
帝君看着她这副窘态,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却更显怜爱:"修习之道,贵在静心。这般浮躁,如何参透玄机?"
"这些古文实在艰深..."知鹤小声嘀咕着,不自觉地嘴。
帝君轻笑出声,牵着她来到书案前,将晦涩的经文逐字拆解。说来奇妙,那些原本如天书般的文字,经帝君点拨后竟变得生动鲜活。知鹤渐渐入神,连窗外暮色西合都浑然不觉。
日复一日,知鹤的进步令人惊叹。如今她施展法术如臂使指,连最繁复的符咒阵法都能信手拈来。
君子六艺更是勤修不辍:抚琴时指尖流泻清泉般的韵律,对弈时落子如星罗棋布,泼墨作画时笔走龙蛇,吟诗作对时字字珠玑。每当她在帝君面前展现才艺时,总能捕捉到那双向来古井无波的眸中,泛起的一丝涟漪。
夜深人静时,知鹤常想起原主的记忆。那个总是默默修炼却无人问津的身影,与如今备受瞩目的自己形成鲜明对比。
心头掠过一丝酸楚,但很快又被坚定取代——既然承此机缘,定要完成使命。
她不仅要精进法术剑道,更要随帝君游历西方,在实战中磨砺心性。
望着案头摇曳的烛火,知鹤轻轻握拳。改变帝君命途的道路虽长,但每一步都让她离目标更近。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反而化作前行的动力,在心底燃起不灭的星火。
知鹤的指尖轻轻划过案上泛黄的古籍,窗外竹影婆娑,映得她眉间朱砂忽明忽暗。这夜她研读的是《太虚剑典》,薄如蝉翼的纸页上,墨色剑招似要破纸而出。忽然一阵清风穿堂而过,烛火摇曳间,那些静止的剑势竟在她眼前活了过来——青锋点雪、月照孤城、星河倒悬......一招一式皆带着凛冽剑意。
她倏地站起身,玉簪坠地也浑然不觉。素手凌空划出半圆,竟有细碎星芒随指尖流转。这分明是剑典中记载的"摘星手",三日前她还不得其法,此刻却如呼吸般自然。知鹤心头微震,隐约感到体内灵力正与某种玄妙韵律共鸣。
翌日晨课,帝君在云台上演示九霄引雷诀。知鹤凝神观望,忽见帝君广袖翻飞间漏了半拍,这个破绽转瞬即逝,却让她想起昨夜剑典中"逆势回澜"的解法。待帝君收势,她鬼使神差地捏诀一试,云层中竟真落下三道紫电,惊得廊下仙鹤振翅长鸣。
"看来知鹤近日颇有顿悟。"帝君拂去袖间电光,眼底含笑。知鹤却盯着自己微微发麻的指尖出神——方才引雷时,她分明看见记忆碎片里原主苦练此术三百载未成的画面。而今这般水到渠成,倒像是......有人早将修为埋在她灵脉深处,只待时机成熟便破土而出。
(http://www.00ksz.com/book/jaghhb-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