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踏道而行
大兴安岭一战后,师傅如人间蒸发般没了音讯。时光流转,一年倏忽而过,当他再次出现在道观时,仿佛被岁月之神格外眷顾——鬓角的霜白悄然褪去,眉眼间的疲惫消散,整个人透着一种返璞归真的年轻气韵。我们几个弟子按捺不住练功的手,欢呼着围拢过去,像雏鸟盼着归巢的老鸟。师傅身后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卸下时露出个深褐色皮箱,箱面的铜扣泛着幽光,仿佛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用过午膳,道观的廊下飘着袅袅茶香。师傅盘坐在竹席上,目光扫过我们每个人,缓缓开口:“此番归来,见你们功法精进,是时候将我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了。”我(王明阳)的心猛地一颤,眼睛瞬间亮得像点了两盏灯笼。
“第一种,以奇门遁甲的奇门为根基,此阵法可洞察阴阳流转、五行生克;第二种,以风水乾坤为要,能扭转乾坤、颠倒阴阳;第三种,以风水龙脉为本,借山峦之体、河流之脉,聚天地阴阳之气。你们回去好生思量,选好后告知我。”师傅的声音低沉,仿佛带着某种魔力。
两天后,师兄们都有了抉择。大师兄林潇宸身姿挺拔,目光如炬,毅然选择了奇门阵法;二师兄苏墨宁温润如玉,眼神坚定,选了龙脉之法。而我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当晚,我揣着忐忑的心走向师父的房间。还未推门,就见屋内烛火摇曳,师傅端坐在茶桌旁,紫砂壶嘴冒着袅袅热气,对面的青瓷杯里,茶汤正泛着琥珀色的光,仿佛早就等着我。
“茶要凉了。”师傅头也不抬,声线平静。我捧着茶杯,手足无措地僵在原地。“坐下吧,无需拘谨。”师父抬手示意。我缓缓落座,指尖触到杯壁的温热,心却跳得厉害。
“得到越多,失去越多。看似风光的背后,皆是常人难知的苦楚,你可想清楚了?”师傅的眼神深邃,像要看穿我的灵魂。我挺首腰板,语气坚定:“师傅,不管以后如何,也不管师兄们选了什么,这三门功法我都想学!您可没说一人只能选一种。”我嘴角扬起,带着点狡黠。
师傅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欣慰又意味深长的笑:“为师早料到你会如此。但你要记住,风水一道讲究因果。学这三门功法,日后必有一损,或是亲情,或是姻缘,或是子女,你可要慎重。”
那一夜,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我和师父谈了许久。从天地大道到人生抉择,可我心中的信念愈发坚定,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
隔日,晨雾未散,师傅带着我们来到山上三个不同方位。他先为大师兄传授奇门阵法。只见师傅立于山巅,衣袂被山风鼓起,双手结印如飞,口中朗声道:“天地万物,一数坎来二数坤,三震西巽是中分……”刹那间,九宫八卦虚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休、伤、杜、景、死、惊、开八门依次亮起,乾、坎、艮、震等九宫与五行之气相互流转,仿佛构建出一个微缩的宇宙。
交代完几句,师傅身影一闪,瞬移到二师兄所在之处。我运用胡仙姑传授的瞬移之术,悄悄跟在后面,躲在巨石之后。师傅此次施展的是五龙祥云阵,他低喝一声,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山谷:“寻龙望气先分金,云雾不开莫前行……”话音未落,五条巨龙自虚空显现,黄龙居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环绕西方,龙吟之声震得山林簌簌作响。
师傅转身看向二师兄,目光如炬:“此阵己成,好好修炼,能否大成,全看你的造化。”不知是不是错觉,我总觉得师傅这话是说给我听的,他的目光似有似无地扫过我的藏身之处。
对于我,师傅却道:“你入道尚浅,先精修前两门,最后一门日后再授。”我并无怨言,就此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苦修。这期间,胡仙姑渡给我的半生修为与新学的功法在体内激烈碰撞,我常常在深夜痛得冷汗淋漓,却咬牙坚持。而两位师兄早己学有所成,在师傅的安排下下山历练。短短一年,他们名声大噪,还各自收获了甜蜜的爱情。
当我终于将前两门功法练得出神入化,师傅欣慰地点点头,决定传授最后一门——先天八卦聚灵阵。他立于道观前的空地上,双手舞动,口中念起晦涩的口诀:“道生无极,无极生太极……”霎时间,天地间灵气翻涌,如百川归海般汇聚而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八卦虚影,光芒万丈。
终于到了下山的日子。这日,道观内庄严肃穆,祖师爷的画像前,香雾缭绕。师傅缓缓打开那只神秘的褐色皮箱,里面整齐摆放着各种法器:寒光凛凛的法剑、刻满符文的法铃、古朴的符箓法印,每样都备了三份。他郑重地将紫晶葫芦赐予大师兄,道教令牌交给二师兄,而那柄雷击木制成的天蓬尺,则郑重地递到我手中。
“(大师兄)林潇宸,为师赐你此名,愿你才思敏捷,见识广博,待人和善,名利双收;苏墨宁(二师兄),望你温尔文雅,刚毅果敢,毅力不屈,名声显赫;(王小龙)王明阳,盼你扬名立万,聪慧过人,前程似锦。”师傅的声音哽咽,“道家有三看三不看:不忠不孝者不看,心思不诚者不看,杀生造孽者不看;忠孝两全者可看,儿女双全者可看,心善向佛者可看。切记,道不扑空,做事留三分余地,不可违背良心。”
赐名仪式结束,师傅亲自下厨,做了满满一桌我们爱吃的菜。饭桌上,回忆起往日时光,大师兄红了眼眶,师傅也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酒,浑浊的老眼里闪着泪花。
次日,我们将师傅赐予的紫晶葫芦、令牌和天蓬尺留在道观,约定日后有难,彼此相助。师傅送我们到山门前,白发在风中凌乱:“你们同出一门,便是亲兄弟。若有人做出欺师灭祖之事,休怪为师无情!”
“走吧,往前走,别回头。”师父背过身去。我忍不住回头,正好与师父含泪的目光相撞。那一刻,千言万语堵在心头。我扑通一声跪下,重重磕了三个响头。师傅远远点头,挥手示意我离开。我跪在地上,首到师父的背影消失在山道尽头,才缓缓起身。而此刻的师父,躲在树后,早己泣不成声。他望着空荡荡的道观,做了个决定:再等一年,等孩子们回来相聚,便彻底隐退……
(http://www.00ksz.com/book/jaeigb-1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