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不好,风向不对,航程比康健和康大运预想的要慢。
夕阳将六横岛西岸的礁石染成血色,康大运的船队绕过佛渡岛。
梁撞撞依然趴在船舷呕吐——己经数不清是第几次把腌鱼干吐进海里。
咸涩海风裹着桐油味撞入鼻腔,让梁撞撞舒服了些。
有新的味道,代表她很快就能上岸休整了。
带着满心期待放眼望去,暮色中的双屿港像被嚼碎的鱼骨——三艘龙骨外露的老闸船歪斜在滩涂上,船板缝里钻出的牡蛎壳闪着冷光。
二十余间苇席棚屋蜷缩在峭壁阴影里,炊烟混着鱼腥味飘荡,仿佛一条垂死的灰蛇。
“我去!这也能叫港口?”梁撞撞用鱼叉戳了戳栈桥上的青苔,“连个避风坞都没有!”
话音未落,脚下腐朽的木板突然断裂,整个人朝海面栽去。
时刻关注梁撞撞的康大运及时出手,揽住梁撞撞的腰肢:“小心!”
康康在后面揽一把康健的腰:“哥,小心!”
康健顿了顿脚步,犹豫要不要把这贱玩意儿扔海里去——算了,亲弟弟。
栈桥吱呀作响,梁撞撞不等走完最后两步首接往岸上跳,却险些被暗沟里成堆的碎瓷片扎穿鞋底。
她弯腰拾起一个较为完整的青瓷盘,釉面云雷纹看起来很精致:“康大运,这盘子看起来比你船上的都好,怎么全碎在这儿了?”
康健将灯笼提高些,好让康大运细细端详。
康大运指尖在纹路上轻轻:“品相极好,这是……官窑贡瓷!”
说着便往周遭看去:“听说,能烧出这等品相的唯有龙江船厂的附属窑场。”
一片荒凉,并看不到什么人。
几人顺着碎瓷轨迹一路走,似乎听见前方有什么声音。
灯笼光照下,五个蓬头垢面的男人像河中被突然翻开的石头下的鱼虾,惊恐地要逃跑——他们原本正蜷在礁石旁啃食海带。
他们褴褛的短褐下,隐约露出官办船厂才有的靛青刺字:左臂"龙江",右臂"匠籍" 。
大昭朝廷为控制工匠,在官办船厂推行刺青制度,看来,他们应该是船厂的工匠。
“别动!”康健低喝:“好好回答我们主子问话,就不杀你们!”
康康则上前一步堵住他们的去路。
五个男人哆嗦着蹲在一处,不敢抬头。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躲在此处?”康大运问道。
五个人皆衣衫褴褛,脸上也乌七八糟,看不清楚长相,更难以分辨年龄。
他们沉默着,用眼角相互传递恐惧,谁也不敢答话。
康大运也不催,就那么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们。
片刻后,其中一个瘸腿的人站了起来,斗着胆子打量了康大运几人一眼,看到了梁撞撞。
有女子随行,让他多少没那么害怕,颤声说道:“官爷行行好,我们什么也没做,就是捡点海草吃,肚子实在饿得受不住了。”
“我们不是官爷,你不要害怕。”梁撞撞说道。
她听出对方年纪不小,至少也有五十岁以上,佝偻的身体和花白焦枯的头发,让他看起来似乎更年迈。
“不是官爷……”老汉重复了一遍,眼中泛起些许期望:“那……贵人们行行好,能给些粮食吗?
一斗、不,半斗糙米就成……我们不白要,我用这个与你们换。”
老汉说着,哆哆嗦嗦往怀中掏。
破烂的衣衫里塞着干草,想来是为了取暖。
他一边掏着,一边还小心地把带出的干草塞回去,可不管怎么塞,总有干草不是从这处破洞、就是从那处口子里钻出来。
掏了半天,总算掏出一卷桑皮纸:“这是改良福船的龙骨图,换半斗糙米就成!”
康大运的指尖刚触到图纸,瞳孔骤然收缩——波纹状隔舱设计与《天工谱》里的某一卷如出一辙!
“你是谁?你怎么会有图纸?”康大运一把揪住老汉的衣领。
若在往常,康大运这一提,就得把老汉给提得脚离地。
可眼下却是“呲啦”一声,老汉还站在原地,康大运手里却是一把破布,扑簌簌随风飘落的干草似乎在谴责他,为何要扯坏老人赖以保暖的衣物。
其余西名男子趔趄着站起,眼中皆是怒火:“你们想干啥?!”
若不是饿得太久无力气,怕是他们会霍然而起,与康大运打将起来。
“别……”老汉慌张地向西个男子摆手,又向康大运摆手:“别误会,别误会……”
看着老汉蜷缩着赤裸的上半身,康大运有些不忍:“给他件衣裳。”
康康瞧瞧自己的外衣,很不情愿,但依旧脱下来递给老汉。
老汉扑不敢接,只扑通一声跪下:“谢谢贵人!谢谢贵人!小的不敢领受,您给换半斗糙米就成!”
湿冷的海风将老汉吹得更加哆嗦。
康康状似不耐烦地把衣服披在老汉身上,喝道:“起来,好好回话!”
老汉这一站起来,梁撞撞赫然发现他肚子上的皮肤溃烂流脓:“你……这是怎么搞的?”
老汉像是豁出去了,将桑皮图纸再次往前递了递:“我本是龙江船厂的大工匠,因为揭发督造贪污铁料,反被安上'私通倭匪'的罪名……这是被拷打时烙铁给烙的;
我们受不住酷刑,更不想被冤死,便逃了出来;
为了躲避追捕,我们白天不敢露面,只敢在日落时出来寻些吃食;
我们一共逃出来九个人,如今就剩下了五个……”
梁撞撞再次感受到体内骤然升起的怒火,很炙、很烈。
那是梁姑娘的情绪。
定是几个褴褛汉子的遭遇,勾起了梁姑娘对父亲死因的执念。
“既是冤屈,怎不逃去南边?你们不是工匠吗?哪怕偷条小船也得跑啊!”梁撞撞说道。
换做是她,一定想办法往远了逃。
其余西名男子见康大运几人没有伤害他们,还给老汉衣服穿,也大了胆子,其中一人说道:“跑?往哪儿跑?
宁波市舶司的黑旗卫守着各航道,逮着流民就充作倭匪报功!
他们不敢与倭匪硬碰硬,专门拿流民充数!
上月老陈头想泅渡去琉球,被渔网捞上来时……”
(http://www.00ksz.com/book/gje0gd-7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