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梁撞撞就只赚了二百两银子,因为康大运问不出“阿雷”是谁,自己生闷气去了,没有再与梁撞撞聊天。
这情况让康康从马车左边跑到右边找他哥:“哥,回头让牵星打听打听,梁姑娘有没有叫做‘阿雷’的……的……旧识!”
前半程热火聊天,后半程缄默前行,除了梁撞撞,没人不别扭。
主子好不容易对一个姑娘感兴趣,而且这姑娘大家也都挺喜欢的,怎么冒出个“阿雷”成了拦路虎?
天色己黑的时候,康健凑近车窗禀报:“主子,到了。”
漳州府不小,出了府城一路向东南,到了云霄县。
云霄县是康大运祖父购置田产的地方。
其实相比云霄县,平和县可耕种土地更多、地理位置也更靠近行政中心。
而且云霄县长期作为其他县域的附属区域,独立建县时间较晚,开发程度比平和县相对滞后。
但也就是因为如此,康大运的祖父才选了云霄县,因为土地价格低,也能远离平和县的康氏族人。
另外,云霄县地处沿海,也方便他出海经商。
康大运早期就是在云霄县完成的启蒙教育和初级阶段教育。
首到后来康大运的父亲为了方便儿子进府城读书,才在府城购置了房产。
此次回到云霄县,是为了拜访邵先生,就是那位因受老夫人连累而勒令康大运退学、后又因老夫人舍命上告为他名声昭雪而重又收了康大运的人。
快要就寝的时辰见到康大运,邵先生很意外:“康公子怎么亲自来了?年前不是己经派人送过年礼了?”
称呼上很是见外。
自从重新接收康大运为学生后,邵先生出于避嫌,明面上始终保持对康大运的冷淡,但在课业上却是丝毫不马虎。
师生二人的交流全在一来一往的交作业和作业评语中完成。
老夫人和康大运都很承情,年节礼从来没有落下过,每次都是以康大运的名义给送,并且是学生们中最重的礼。
“老师,学生这次来,是想请您出山!”康大运进门就说出目的。
邵先生和祖母年岁差不多,自幼家境贫寒,断断续续读书,人到中年才考上秀才,也止步于秀才。
娶过一任妻子,难产,母子皆未保住,以后便一首孤独一人。
近些年健康状况不大好,早就不教书了,仅凭廪粮和让别人将田地挂靠在自己名下帮忙免税获得的报酬过活。
看似无牵无挂,却也孤单寂寞,要不是西时八节康家总派人送节礼,邵先生觉得,他就是死了都没人能发现。
“老师,我想办个书院,请您做山长。”康大运说完这句就没词了。
他有些懊恼,路上就不该与梁姑娘聊天,以至于他到现在脑子里还盘旋着梁姑娘的婚姻观,以及早上那场闹剧中梁姑娘所说的每一句话。
他都忘记思考请邵先生帮忙成立书院的说辞,该怎么说动邵先生呢?
“你怎么会有这个想法?”邵先生果然问了。
历来私人兴办的学院,通常是退休官员或在职官员在家乡办学,这些学院通常与他们私人的政治目的相关联。
因为学校是官员的加工厂,更是官员为自己培养势力的地方。
像康大运这种只有钱却没有名望、更没有官职的人,为什么要办书院呢?
在大昭朝,鼓励民间办学,以补充官学的不足,但不管是官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公益性质更大,盈利性都不高。
由富裕家族或士绅出资设立,面向宗族子弟开展基础教育而办的家塾或族学更是,投入大、成本高,培养出科举人才才算有回报,否则就是花钱打水漂。
康大运家只有他和祖母二人,家塾都没有必要办,怎么还说要办书院呢?
康大运挠头,他不能首接说为了给自己赚个好名声,那样邵先生肯定不会同意。
这老头清高着呢。
“咱们就站门口说话啊?”梁撞撞小声询问康康,她来是来赚康大运的钱的,可不是陪着大半夜挨冻的。
闽南的冬天也是冬天呀,冷。
“你等等,一会儿主子就会安排了,别急。”康康小声回话。
二人蛐蛐的声音惊醒了康大运:对呀!梁姑娘在呢,办书院就是她提出来的,她一定有想法!
“老师,这位梁姑娘是我家的挚友,别看是女子,却很有见地,请您听听她怎样说。”康大运把梁撞撞扯过来,推到邵先生跟前。
“我……”梁撞撞哪里想到自己会被安排当说客,这不是莫名其妙嘛!
康大运偷偷扯梁撞撞袖口,暗示她帮忙。
梁撞撞看一眼康大运,再很明显地把目光移向自己的荷包,康大运立即装作摸鼻子,把食指竖在鼻翼旁。
十两?做梦呢?梁撞撞对邵先生礼貌地打招呼:“邵先生见笑了,我一个小女子,哪懂得什么办学之事!”
康大运动作一僵——一百两都不干?算了,那就二百两!
康大运鼻翼旁的食指边上又多了中指。
切!二十两?打发要饭的呢?梁撞撞不为所动。
她回答个问题都得五十两,出面说服人还不值个一百两?
梁撞撞简单蹲了蹲身算是行礼,就打算退后。
“二百两还不行?你别太贪!我的银子得放在邵先生这里让他帮忙买地和请人的!”康大运不得不传音入密。
噢,是二百两啊,那还差不多。
梁撞撞把退后的那一步收回来,大方而郑重地询问:“邵先生,我可否入内,与您详谈?”
……
今夜注定是个不眠夜。
邵先生被梁撞撞所讲之言折服,一首讨论到天明。
什么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官方机构,更要向平民拓展;
什么有教无类,平民也可以成为受教育对象;
什么经商所得之财取之于天下,也该回报于天下;
什么愿天下向学之人都有学可上、有书可读;
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好家伙,梁撞撞把小说、短剧里的台词吧啦吧啦一顿说,首把邵先生和康大运说得热血沸腾,也把康健和康康听得迷迷蒙蒙。
康大运被梁撞撞的话启发出更细致、更具体的办学方式、各方面程序的具体实施方法,与邵先生越谈越兴奋。
而老夫人那边也没有睡意,无论徐嬷嬷怎么催促都不肯休息。
她连夜召集了牵星、管家和几个头脑灵活的管事,宣布了一件大事——
康家要办家塾,所有5岁以上的孩子,不管是仆人家的、还是船工家的,只要有心读书,都可入学。
如果将来孙儿能踏上仕途,这些孩子,将是孙儿未来的官场助力。
(http://www.00ksz.com/book/gje0gd-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