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小琴接到祁同伟的电话后,便于第二天暂时抛下手头上的所有工作,亲自来到吕州。
为表示对于政府工作的支持,高小琴收购了当地开发商建设的现房,并和政府签订了协议。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企业自行收购符合条件的存量商品房,通过无偿捐赠形式转移至政府指定机构,由政府统一分配为保障性住房。”
“没有政府,就没有我们三生集团的今天,这也算是我们一点小小的心意,为回馈社会做一点个人的努力。”
当她让集团采购200套存量商品房,根据政府的需求,通过定向捐赠的方式回馈社会时。
石孟和田国富这两位吕州方面的政治主官,都不免感到了惊喜,也感到了惊讶。
对于政府而言,这是绝对的好事,他们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而高小琴来说,既然想在汉东进行可持续性的发展,和省内的各地方政府维护好双边关系,进行深度绑定,自然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更何况现在的她,并不在乎那点小钱,也还能借此机会提高品牌形象和集团影响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同一时间,祁同伟近期什么都不做,在进行日常的工作之余,似乎完全忘记了吕州的工业大学。
如此过了几天,《国家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高校扩招后的教育行业乱象及经济发展下的居民保障问题》,文章一经发出,马上引来了全国十二家媒体的集体转载。
同一时间,在互联网论坛上,之前描述吕州工业大学盘剥保洁等外包人员,对留学生和本地学生在住宿问题上的区别对待的帖子,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这一举动引发了吕州工业大学大部分学生的不满,更不用说当他们知道保洁被单方面辞退,发帖学生被学校责令退学时,愤怒的学生自发的组织起来,开始了一场强而有力的反击。
他们的声音虽然微小,可汇聚在一起,却也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洪流。
先是国内有名的BBS高校论坛【水木清华】上,全国各地的高校的学生利用互联网的先发优势,组织起学生同盟,要求相关部门彻查。
其次,《青年报》和各大媒体的跟进,导致吕州工业大学所引发的一系列教育及更为核心的种种不公平问题,彻底的被揭发出来。
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下,吕州工业大学方面的领导肯定是坐不住的。
“现在新闻报道满天飞,虽然没有指名道姓的冲着我们来,可我还是感觉事情有些不太对劲。”
院校内部会议,杨俊力脸色难看,愁眉不展,心里始终感到惴惴不安。
会议室内的校方领导,人人面前都摆着一份报纸,正是《国家青年报》的批评和指责。
同时,互联网上的帖子更是如同一把把利剑,首刺众人的心脏。
虽然大众批评的是整个教育行业,但也不能将其当成小问题来看待。
校长梅盛开也不复之前的嚣张姿态,却也感到很不能理解。
“总不能真的因为一个保洁,他就来砸了我们教育行当的饭碗吧?为什么?凭什么?”
“我们在座的哪一个不是社会精英、国家人才?一个保洁而己,她自己都默认了自身的处境和待遇是合理的,那位祁书记却非要为了这么一个人,来扰乱教育大计,未免也太霸道了一些!”
梅盛开很是不忿,她们先前之所以的有恃无恐,并非是因为有靠山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原因。
仅仅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自己没有错。
“区区不过一个保洁,一个农村来城里务工的农民,文化水平低下才被人骗,我们学校也是受害者。”
“何况我们大发慈悲,为她提供工作和住宿,她应该心怀感恩。”
“待遇低怎么了? 没保障、没住房、工作时间长,归根结底,还不是怪她不够努力。”
“她年纪也不是很大,为什么不去一天打三份工,为什么不把村里闲置的田地租出去?”
“说来说去,还不是吃不了苦,想着保洁轻松,这才上了劳务公司的当,我校在这其中,也属于受害者。”
“恰恰相反的是,我们收留了她,为她提供了工作和住处,她自己也同意了,现在反倒是我们成了恶人?”
梅盛开抱怨个不停,也引起了场上不少人的附和,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有错,反倒都认为自己是遭受了无妄之灾。
而且他们都坚持认为这是祁同伟在背后搞鬼,没有他,哪里能组织起这么大的声浪。
“这位政府领导实在是太过分,也太恶心,我看他根本不是冲着我们来的,是要毁掉国家的教育行业!”
气急败坏的梅盛开也不装了,气得在会上大骂不止。
杨俊力弯曲指节敲了敲桌子,不耐烦的打断了他们。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关键是如何应付这次的公关危机,眼下十几家媒体的记者都在跟进报道,网上那些人更是多次提到我们学校的名,他们要干什么?”
“我校一向遵纪守法,以德育人,万一要是被人蓄意抹黑和造谣,影响了来年的招生,未免损失太大。”
“另外,上级教育部门的压力也不小啊,我们可不要在这个时候,去给他们增加负担。”
话音落下, 梅盛开再是不情不愿,也下意识的拍了个马屁。
“杨书记这话深刻,我看这样好了,关于那个保洁的问题,校方再去把她重新聘请回来,大不了就给她让点利,算我们吃亏一点。”
“至于那些个在网上发帖的学生,先让各科老师做口头警告,让他们马上删帖!若是再犯,就让他们卷铺盖回家,永远也别想毕业了!”
“学校是教育人的,我们可没有这种到处惹是生非的学生,只要他们肯听话,媒体那边能撤稿,其他的什么都好说。”
梅盛开的话得到了众人的一致赞同,杨俊立在思考了片刻后,只能先选择点头答应。
“这样最好,吃点亏就吃点吧,帮助穷人嘛,弘扬我校传统美德,也是应该的。”
“除了这个问题,还有留学生的新校舍,你们要提提速了。”
“这些海外学子千里迢迢的来到我们国家,对我们而言是一种莫大的帮助,更别说他们看得起我吕州工业大学,我们可一定不能让他们失望啊。”
说起这件事,梅盛开倒是想起来了,神色再度变得愁苦起来。
“本校的学生对这件事意见不小,认为校方应当一视同仁,也应该提高他们的住宿条件。”
“一视同仁?”
杨俊力听到这话,心情更加恶劣。
“现在的年轻人都是怎么了?这么点苦都吃不了?我们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德,不就是吃苦耐劳吗。”
“当下多吃点苦,对他们有好处,先苦后甜不知道吗?他们眼下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悬梁刺股,未来出了社会,日子才会越过越甜!懂吗?!”
(http://www.00ksz.com/book/gh0f0i-37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