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省委会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7章 省委会

 

1990年7月2日,汉东。

上午九点,赵立春拿着李达康加班赶出来的材料找到了省委书记刘明波,眼下正在他的办公室做着相关的汇报。

“刘书记,具体的情况就是这样的。”二十分钟后,赵立春喝着茶,安静的等待着刘书记的发言。

刘明波今年五十五岁,身材中等,面相坚毅,却是一个处事圆滑的领导干部。

他听完汇报沉默了几分钟,这才抬头询问,“立春同志,你的意见呢?”

“刘书记,我的意见是在省委会上做具体的陈述,开会讨论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再由省里联合市里去执行。”赵立春毫不犹豫。

刘明波感到十分为难,“这样的事情,我们就不必拿到省委会上来说了吧?立春同志,我理解你想要肃清干部内部违法乱纪的决心,可我们也要注重干部班子里的团结,要注意政治影响。”

赵立春点点头,笑道:“刘书记考虑的比我全面,但这件事,我有不同的看法。”

“好,那就谈谈你的看法。”

赵立春得到首肯,也不再废话,“我今天来汇报的问题,往小了说,是个人维权却遭到多部门联手欺压、坑害,甚至是倒打一耙。可要往大了说,这是汉东司法行政的腐败。”

“祁同伟这个人的背景,刚才我也做了具体的陈述,汉大的才子、学生会主席,是个很有才干的年轻人,理应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干部,下一代的优秀人才。”

“可连他这样的身份,维权之路都如此艰难,普通人面对这些事,又该怎么办?”赵立春抛砖引玉,将自己的想法如实道出。

刘明波笑了笑,根本不相信他是为了给一个学生打抱不平,才来找的自己。

他要听的是,也不是祁同伟和普通人如何维权的问题。

“立春同志,今天的谈话可以再深刻些嘛。”刘明波隐晦的表达了自己不满的情绪。

赵立春这才不再装糊涂,而是选择了开门见山,“刘书记,义乌方面己经跟我打了招呼,如果这件事处理不好,他们就会启动正式的诉讼程序,到时候造成的影响,可就不可挽回了。”

“他们那边的态度很坚决?”刘明波皱眉问道。

赵立春不置可否,“异常坚决啊。”

李达康昨天让自己慎重,这证明李达康和刘明波之流是一样的思维,完全看不到问题的关键。

赵立春只好继续解释:“一个学生而己,我明白刘书记的意思,既然造成了冤假错案,只要及时止损就行,也没必要在会上小题大做。”

“可书记,目前问题的关键是,人家把这两条线并在了一起。现在不发难,是别人给我们面子,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拿出态度,后面还会有更大的麻烦。”

刘明波虽处事圆滑,但不代表他傻,他也是立刻就领会了赵立春想要表达的意思。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祁同伟这个学生是汉大的,汉大,是我们汉东的。自己的人,我们自己不护着,义乌那边诉讼一起,外界会怎么看我们?”

赵立春不住点头,“是啊,恰逢亚运盛会,如果事情闹大了,不说政府形象,就说那些计划来我们汉东进行投资的商人,我们拿什么给人家信心?”

刘明波见他说的情真意切,眼里也流露出几分赞赏,“立春同志,你的认识很深刻啊,至少.......要比我们内部的某些同志深刻多了。”

他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抬起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正好点在文件材料上,那里写着“梁群峰”三个字。

赵立春眼眸微动,但很快就收回视线,抬手看了下表,“现在是9点半,离开会还有半个小时,我向刘书记再做一遍详细的汇报.......”

.........

上午十点,汉东省委会议。

刘明波和赵立春先后走进会场,这一幕落在别人眼里,多了些不一样的韵味。

“刘书记。”省长王海率众起身,以表示对一把手的尊敬。

刘明波抬起双手往下压了压,嘴角含着温和的笑意,“大家都坐吧,又不是请客吃饭,用不着这么客气。”

他这话让众人脸上都露出笑容,虽然没什么好笑的,但总得给领导一个面子。

刘明波见大家都坐下了,也不多说什么,来到自己的位置上就宣布了开会。

官场会议上以左为尊,省长王海、省委副书记梁群峰都在左边,依次为二、三号。赵立春虽然也是省委常委,但排名较为靠后,因此坐到了右边去。

“今天的议题,本来是商讨一下未来几年,汉东的发展规划。但在开会前,请同志们允许我先说一件和会议内容无关紧要的事。”刘明波看了眼场上的十三位省委常委,先把调子定了下来。

接着,他便将主动权交给了赵立春,“立春同志,你比较了解情况,你来说吧。”

刘明波话音刚落,左边列席的王海和梁群峰,脸上就有了些细微的变化。

这时,赵立春缓缓起身,照例先缓和了一下场上的气氛,“刚才刘书记说,这件事和今天的会无关紧要,其实看似无关,却也息息相关啊。”

他卖了个关子,引来了所有人的高度关注后,才把事关祁同伟遭受“迫害”的案子,一五一十的说了个清楚。

赵立春说完后,场上鸦雀无声。

他环顾西周,严肃道:“同志们,什么性质?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法院,还涉及到一家国企,一家私营企业,区区一个学生,值得他们这么多机关、单位联合打压吗?”

话音落下,一片哗然。

常委们交换着眼神,交流着彼此的看法,也在猜测着赵立春的用意。

赵立春将一切尽收眼底,也看到了“祁同伟”三个字脱口而出时,梁群峰的脸上有那么一瞬间的难看。

果不其然,他才发完言,梁群峰就笑着问了一句,“立春同志,市里出了这样的案子,应该是京州市负责,没必要拿到会上来说吧?”

赵立春接过话,首击要害,“按理来说的确是这样,可这个案子很特殊,也很复杂。所以我和刘书记商议过后,认为可以拿到会上来进行讨论。”

“梁书记,事情因大风厂而起,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大风厂牵扯到汉东省人民检察院的常务副检察长。另外,汉大的学校里也有捕风捉影的传言,说祁同伟这名学生的遭遇,源于我们汉东的干部子女.......对他的打击报复。”


    (http://www.00ksz.com/book/gh0f0i-3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