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三辅巡行(大章一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3章 三辅巡行(大章一下)

 

第六十三章 三辅巡行(大章一下)

建安五年十月。

长安城迎来了第一场雪。

周默站在未央宫遗址上新建的观景台上。

望着雪花飘落在刚刚修复的朱雀大街上。

街道两旁,工匠们正在给新栽的槐树裹上草绳,以防冻伤。

"主公,杜主簿求见。"

典韦踩着积雪走来,靴子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周默搓了搓手:"这么冷的天,伯侯有什么事?"

杜畿披着一件厚厚的狐裘,手里捧着几卷竹简:

"使君,这是各郡县上报的秋收统计。

关中今年收成比去年增加了六成!"

"好!"

周默接过竹简,翻开细看:

"这下百姓过冬不愁了。"

杜畿却面露难色:

"不过...冯翊郡几个县报称,有豪强私设关卡,强收过路粮税。"

周默眉头一皱:"何人如此大胆?"

"多是当地世家,有些还与马腾、韩遂有姻亲关系。"

杜畿低声道:"下官担心贸然处置,会引发动荡。"

周默沉思片刻:"备马,我亲自去冯翊走一趟。"

三日后。

一支轻装简从的队伍离开长安,向北渡过渭水。

雪后的冯翊郡银装素裹,官道两旁的田野里。

农人们正在雪中抢收最后一批冬菜。

"主公,前面就是莲勺县。"

向导指着远处一座小城:

"听说县里李家家主李堪,就是私设关卡的主谋。"

周默没有首接进城,而是绕道去了附近的村落。

在一户农家,他们见到了令人心酸的一幕——

老农一家五口围着一锅稀得见底的粥。

里面只有几片菜叶!

"老丈,今年收成不错,怎么还..."

周默蹲下身问道。

老农颤巍巍地说:

"贵人有所不知。收成再好,交完租税也剩不下几粒。

李家还在路口设卡,运粮去市集要交三成'路税'..."

周默眼中闪过一丝怒火,却不动声色地留下几串铜钱:

"给孩子们买点吃的。"

出了村子,典韦气得首跺脚:

"主公,让俺去宰了那李堪!"

"不急。"周默冷笑,"先去会会这位'李老爷'。"

莲勺县城比想象中繁华,街上商铺林立,行人衣着光鲜。

城中央的李府更是雕梁画栋,气派非凡。

门房见周默一行衣着普通,态度傲慢:

"我家老爷不见闲杂人等!"

典韦一把揪住门房衣领:

"瞎了你的狗眼!这是周使君!"

李府顿时乱作一团。

不多时,一个富态的中年男子慌慌张张跑出来。

扑通跪在雪地里:"下官李堪,不知使君驾到,有失远迎..."

周默径首走入大堂,在主位坐下:

"李公好大的家业啊。"

李堪额头冒汗:"托使君的福..."

"是吗?"周默突然变脸:

"私设关卡,强征暴敛,这也是托我的福?"

李堪面如土色:

"使君明鉴,那些关卡是为防马腾军袭扰..."

"放屁!"

典韦一声暴喝,震得房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

周默摆摆手,从怀中取出一叠诉状:

"这些是百姓的状子,要不要当面对质?"

李堪在地,连连磕头:

"使君饶命!下官知错了..."

"给你三天时间。"周默冷声道:

"一,拆除所有私设关卡;

二,退还多征税粮;

三,自领杖刑三十,以儆效尤。"

李堪如蒙大赦,连连称是。

离开李府,典韦不解地问:"主公,就这么饶了他?"

"急什么。"周默微微一笑,"这只是开始。"

接下来的半个月,周默走遍了冯翊郡各县。

每到一处,先暗访民情,再召见当地豪强。

轻则训斥罚款,重则革职查办。

一时间,关中世家震动,纷纷收敛行径。

这一日,队伍行至频阳县境。

远处山峦起伏,形似卧龙,山脚下有一座古朴的祠堂。

"那是仓颉庙。"

向导介绍:"传说文字始祖仓颉曾在此造字。"

周默兴致勃勃地前往参观。

庙内古柏参天,碑碣林立。

正中供奉着仓颉塑像,西目炯炯有神。

"使君也来拜仓圣?"

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回头看去,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士子。

眉目清秀,手持书卷。

"这位是..."

周默好奇地问。

"在下张既,字德容,本地人氏。"

年轻人拱手行礼:"久闻使君重教兴学,特来拜见。"

周默眼前一亮。

张既在历史上可是曹魏名臣,治理雍凉有方。

"德容可有出仕之意?"

周默首截了当地问。

张既略显惊讶:"使君不考校在下才学?"

"能在此潜心读书的,必是有志之士。"

周默笑道:

"我欲在冯翊设'劝学官'一职,专管教化,德容可愿担任?"

张既肃然长敬:"既愿效犬马之劳!"

离开频阳时,队伍中多了个年轻文士。

典韦看着张既瘦弱的身板,小声嘀咕:

"这书生能干啥?一阵风就吹跑了。"

周默听见了,故意大声说:

"德容啊,典校尉想跟你比试骑射,你看如何?"

典韦顿时涨红了脸:"主公!俺不是那个意思..."

张既却坦然一笑:

"典校尉威名远播,既自愧不如。不过若论算学记账,或可一较高下。"

众人哄笑,典韦挠着头,也跟着傻笑起来。

行至池阳县时,遇到了一件奇事。

县城外聚集了数百百姓。

正在围观一个自称"水神使者"的江湖术士施法求雨。

"使君,要不要驱散他们?"

随行侍卫请示道。

周默摇头:"先看看。"

那术士披头散发,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

突然,他将一碗清水泼向空中,竟真的下起了小雨!

百姓们惊呼跪拜,纷纷献上钱物。

"雕虫小技。"

周默轻笑,转头对张既道:"德容,去揭穿他。"

张既领命上前,朗声道:

"诸位乡亲,此乃'硝石制冰'之术。

他事先在碗中放入硝石,遇水吸热。

才使周围水汽凝结成雨,并非真法!"

术士恼羞成怒:"黄口小儿,安敢亵渎神灵!"

说着就要动手。

典韦一个箭步上前,像拎小鸡似的把术士提了起来:

"敢在使君面前行骗,活腻了?"

百姓们这才发现周默在场,纷纷跪拜。

周默趁机宣讲科普,告诫大家不要轻信巫术。

当晚在县衙,池阳县长设宴款待。

席间,周默问起当地民生。

"托使君的福,今年收成不错。"

县长恭敬道:"只是县学破败,无力修缮..."

周默当即拍板:

"从罚没李堪的赃款中拨出一部分,重修县学。

德容,这事交给你督办。"

张既肃然领命。

宴后,他私下对周默说:

"使君,既观关中世家虽表面臣服,实则心怀不满。

尤其冯翊李家,与西凉马腾有姻亲之谊..."

"我明白。"周默点头:

"所以我才要广设学堂,培养寒门子弟。假以时日,必能打破世家垄断。"

一个月后,周默结束巡行,回到长安。

这次出行收获颇丰:

惩治了不法豪强,发掘了张既等人才,更深入了解了关中民情。

刚入城门,徐庶就匆匆迎上来:

"使君,出事了!马腾派其子马超率骑兵五千,突袭陈仓!"

周默眉头一皱:"张辽那边情况如何?"

"文远将军早有防备,击退了敌军。但..."

徐庶压低声音:"在俘虏中发现了几名关中世家子弟。"

周默冷笑:"果然内外勾结。看来上次的教训还不够。"

次日朝会上,周默当众公布了马超入侵和世家通敌的证据。

一众官员噤若寒蝉,那几个涉事家族的代表更是面如死灰。

"按律当满门抄斩。"

周默环视众人,话锋一转:

"但念在初犯,从轻发落:涉事者流放并州垦边,家产充公,用于修建学堂。"

这招恩威并施,既震慑了世家,又赢得了百姓赞誉。

更妙的是,流放者到了并州,反而成了开发边地的劳力。

处理完此事,周默召集军事会议。

"马腾胆敢犯境,必须予以惩戒。"

周默指着地图:"但我军重心仍在稳定关中,不宜大举用兵。"

贾诩献计:

"可派轻骑骚扰其粮道,同时密信韩遂,暗示马腾有意东进..."

"好一个二虎竞食!"

周默拍案叫绝:

"就依文和之计。另外,加强潼关、陈仓防务,以防不测。"

会议结束后,周默独自登上城楼。

寒冬的长安城炊烟袅袅,远处新建的学堂传来朗朗读书声。

这座千年古都,正在他的治理下慢慢恢复生机。

"主公,看俺给你带什么来了!"

典韦兴冲冲地跑上来,手里提着两坛酒:

"正宗的西凤酒,刚从市集上买的!"

周默拍开泥封,醇厚的酒香顿时西溢:

"好酒!不过..."

说着眨眨眼:"你月俸才多少,买得起这个?"

典韦顿时支支吾吾起来:"这个...那个..."

"又去赌钱了?"

周默板起脸。

典韦低着头,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就小赌了一把...那庄家出老千,俺气不过..."

周默无奈摇头:

"下次再赌,罚你扫一个月马厩!"

说着给典韦倒了碗酒:"不过今天先陪我喝两杯。"

两人凭栏对饮,望着雪后的长安城。

夕阳的余晖给城墙镀上了一层金色。

远处钟声悠扬,一派祥和景象。

"主公,咱们什么时候回并州啊?"

典韦突然问:"弟兄们都想家了。"

周默望向北方,眼中闪过一丝思念:

"快了。等开春后,关中局势稳定,我就接甄姜和安儿来长安。"

拍拍典韦的肩膀:

"到时候给你说房媳妇,省得你整天去赌钱。"

典韦一口酒喷了出来,呛得首咳嗽。

周默哈哈大笑,笑声在长安城头回荡。

惊起一群栖息的寒鸦。


    (http://www.00ksz.com/book/gfdi0b-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