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下狠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下狠手

 

向阳村黄中华?

提到熟悉的人名,秦曼垂下眼睛。

仔细回想剧情,她发现自己还是漏了一段。

黄中华是《飞扬年代》的小配角,前期在原主隔壁村生产队当知青,与周怀民早就认识了。

眼下,周怀民坚持求证,打电话到公社邮电所找人,黄中华绝对会帮着周怀民,给她泼脏水。

毕竟,承认了对黄中华来说,没多大的影响。

秦曼低头不说话,周巧红来劲儿了:“我大哥忍让,是看在你爷爷救命之恩的份上,但是你也不能这么欺负老实人啊!”

有相好的,还死皮赖脸找到省城,说不定肚子里,己经有了野种!

“再说了,咱俩家早就撕破脸不联系了。”

大哥周怀民和田丹黄了,周巧红工作鸡飞蛋打。

牛己经吹出去,让她怎么抬得起头来?

周巧红一脸刻薄,只想把秦曼挤兑走。

田家人站在原地,半信半疑。

如果是周家背信弃义在先,周怀民应该说不出知青的名字。

深吸一口气,田金荣像是相信了周怀民,谨慎地道:“解决好。”

不管怎么说,订婚宴闹一出,肯定会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田金荣有心把田丹拉走,看着女儿一脸倔强,还是心软了。

形势再度扭转。

田丹的妈陈玉秀是妇联主任,经常干调解工作,有耐心。

陈玉秀安抚田金荣,不紧不慢地对秦曼道:“姑娘,你既然有了心上人,应该知道感情的事不能强求,怀民他一首遵守婚约,是你悔婚在先,而且他在去年夏天救过我家小丹,我们田家认可他。”

一句话,说的滴水不漏。

看似在调解矛盾,实则字字句句在指责秦曼。

同时,又把田丹摘出去了。

陈玉秀说的明白,田丹和周怀民去年夏天偶然认识,并没有插足过。

秦曼来闹,连累田丹遭人指点,女儿很无辜。

“姑娘,你爸妈不在了,在村里过的不容易,既然你爷爷救过怀民,我看不如这样。”

当着所有宾客的面,陈玉秀平和地道,“以后怀民每个月的工资,我做主给你十块钱。”

“亲家,这不行啊!”

十块钱!

这么一算,一年就是一百二十块。

刘阿妹一下子懵了。

她在棉纺厂当临时工,每个月才十八块钱。

儿子周怀民刚当上连长,虽然工资涨到六十二块五毛,拿出十块钱不费劲,但是凭啥啊!

陈玉秀皱了皱眉,小门小户出来的,就是眼皮子浅。

要不是看好周怀民,陈玉秀不会开这个口。

看刘阿妹肉疼的和挖了心肝一样,陈玉秀态度强硬:“你要是出不起,这个钱我来出。”

“亲家,我也不是这个意思。”

面对陈玉秀,刘阿妹矮半截。

余光看到周怀民点头,刘阿妹仔细一琢磨,痛快地道:“每个月给十块钱,我替怀民答应了!”

反正给不给钱,周家说的算。

现在最重要的,先保住婚事,尽量让田家人满意。

有陈玉秀从中调和,秦曼在宾客眼里,来闹这一趟,就有了目的性。

农村姑娘进城,为的是要钱。

这么看,周家的做法足够厚道了。

杨晓芸一脸着急,小声地道:“小曼,怎么办?”

一个月十块钱,的确不算少了。

秦曼在村里当赤脚医生,也是有工分的。

但要是真拿钱,等于承认和知青有染,对名声有影响。

陈玉秀提了给秦曼补偿后,一时间,国营饭店大堂鸦雀无声。

就连饭店大师傅都从后厨探出半边身子,扯着脖子看热闹。

“婶子,我不要钱。”

秦曼面色坚定,一口回绝陈玉秀的提议。

陈玉秀面上露出诧异来,提高音量:“你是嫌少?”

“姑娘,不少了,见好就收吧。”

有人做起和事佬,劝说秦曼。

秦曼闭上眼,忍住心底的恶心感。

田家这一家子,在书中下场凄惨,不是没有原因的。

仗着自己出身好,骨子里有优越感,高高在上。

陈玉秀口口声声说是弥补,实则一首在挖坑。

那就别怪她不给田家留脸,下狠手了。

秦曼站在椅子上,一旁的宋青松紧张起来,原地跳起扯下房梁的麻绳。

秦曼的手捞了个空,顿住。

宋青松预判了她的预判。

再哭哭啼啼,也会被人认为贪心想要更多的钱,效果大打折扣。

“悔婚这么大的事,你们不会以为每个月给我十块钱,就能糊弄过去吧?”

秦曼面色惨白,凄惨一笑。

她看向陈玉秀,坚定地道:“婶子,我知道你是好心,但你有没有想过,田家人也可能被周怀民骗了呢?”

这么说,是给田家一个台阶下。

秦曼对付的人,从始至终,只有周怀民和见死不救恩将仇报的周家人。

没有给周怀民说话的机会,秦曼翻了翻随身的小包,拿出一叠泛黄的信封。

“周大娘和周巧红都说我和知青好上了,两家撕破脸,己经没有联系了。”

秦曼把信封打开,“你们看看,这些都是什么?”

“前些年的书信太多,我没有带过来,这些都是最近一年的,总共二十八封。”

秦曼递给陈玉秀一封,把剩下的塞给宋青松和杨晓芸。

“去年七月十六,周怀民和田丹是不是刚认识?”

秦曼用帕子点了点眼角,“信中说城里供应紧缺,吃不到肉,让我在农村弄一些风干的鸡肉鸭肉,邮寄到棉纺厂。”

“收件人是刘阿妹同志,不就是周怀民的亲妈?”

不仅仅是邮寄东西,周巧红也给秦曼写过信,信中说她在家里找不到工作,希望秦曼把卖草药的钱邮寄给她。

“汇款单我都留着,收款人是周巧红同志。”

昨晚秦曼看了原主带来的书信,这些都被油纸包着仔细珍藏起来。

原主满怀期待的进城,却怎么都想不到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这几年,村里条件过得去,我爸妈在世时,每年都要邮寄大米和白面。”

秦曼真的代入原主的情绪中,委屈,失望,心寒。

周怀民看到信封,面上一紧:“妈,巧红,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


    (http://www.00ksz.com/book/gf0h0f-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