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大明劫(十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6章 大明劫(十七)

 

徐弘基的老脸就在朱慈炅对面,很难看。

一老一幼目光相对,俱是沉默不言。

一旁的吴良辅都差点叫人将徐弘基拿下了,徐弘基才回避小皇帝的目光,低垂着脑袋,蔫了似的回到座位,直接坐下。

当真是狂妄无礼,吴良辅大怒,就要招呼人把魏国公大卸八块。

朱慈炅摆摆手,目光始终聚焦在徐弘基身上。

“陛下想要什么,只要国公府有,陛下尽管拿去吧。”

徐弘基有些颓废,但终于开口,心里涌动着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信王殿下,你要不要靖难?徐家这次买你。

“魏国公刚刚说诸王都到国公府打秋风,朕还要告诉魏国公一个可能不好的消息。诸王大祭后,不会归藩,他们都会留在南京,以后不走了。”

朱慈炅的目光充满戏谑。

徐弘基冷笑着抬头,“陛下要改祖制?”

朱慈炅猛点头。

“诸王可以为朕提供了超百万石粮草,朕在南京的精兵已经超过十万,稍加训练,朕有信心将江南重新犁一遍。或许当朕的犁铧碾过国公府,魏国公为朕提供的粮草就远远不止两万石。”

徐弘基笑容凝固,彻底惊呆了,后背丝丝凉意传来。

“臣非陛下之敌。”

“但你们却是大明之蠹,大明的栋梁已经被你们啃穿了!”

徐弘基有些仓皇的起身,当庭跪倒,将头磕在青石地板上。

朱慈炅无视他的无礼落座,自然也无视他的磕头请罪。

“你是聪明人,傻子也不会把朕的香水以大明御用的名义转手卖给西洋人。朕本来想和你好好商谈的,甚至准备给你补偿。但你不仅藐视于朕,还将朕当成白痴,朕都不知道大明这两百多年养了个什么玩意?”

朱慈炅看了看书橱边上挂着的永乐短剑,站起身来,将剑拔出,斜指徐弘基。

“徐弘基谋逆,夺爵,夺魏国公府所有田产。念中山王功绩,令徐仁爵袭魏国公。”

徐弘基抬起头,脸色惨白。

“陛下!”

“有问题?”

徐弘基迅速低头,“胤爵是神庙定下的世子,他无罪。再有,仁爵不过十岁。”

“呵呵,十岁怎么了?朕不是才三岁,朕就看你侄儿骨骼惊奇,觉得他不失中山王风骨。”朱慈炅冷笑。徐胤爵开城降清,徐仁爵奉朱以海以身报国战死沙场,虽然是另一个时空的故事,朕隐约还记得。

徐弘基迅速苍老了十岁,“陛下不若将臣赐死。”

“可以,明就会染疫。”

徐弘基惊恐的看着朱慈炅,御阶上的小皇帝剑光沁人。徐弘基重重在青石板上磕了下头,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在血光溅起的时刻冷静凝练。

他颤抖着开口。

“陛下,何至于此?

老臣无罪,即便有罪也只是今日之罪。陛下欲建新城,老臣全力配合陛下就是。老臣世居应天府,老臣知道的事恐怕不是仁爵这个孩子能掌握的。应天勋贵也唯老臣马首是瞻,老臣也可以影响他们配合陛下。

陛下若杀臣,随意将世爵转移世系,恐怕大明所有勋贵都会心寒恐惧。陛下尚幼,何必呈一时意气,臣固然不孝,自古明主皆有容人之雅量。

臣控有外洋船近百,仁爵仅为臣之幼侄,即便他袭爵恐怕也掌控不了这个船队,他们最终恐怕只能沦为倭寇海盗。

老臣半生协守南京,统领后军都督府,提督操江,未负国恩,不敢贪功,也有辛苦。陛下若定要议罪,也当召内阁六部,给臣留点体面。”

朱慈炅愣了半响,徐弘基的所有屁话他本来都没有耐心听的,但外洋船队这个词成功引起了他的注意和思考。

朱慈炅收剑归鞘,居然插不进去,人太小了,还是吴良辅帮忙。

“哼,给你这老蠹体面,大明就要没有体面了。”

皇帝态度软化,徐弘基赶紧补充。

“老臣不知谁人诬陷,但老臣并未违法,也不需要违法,还请陛下明察。”

“应天府六成土地直接间接都属于魏国公府,这是诬陷?你告诉朕,应天是你的应天还是大明的应天?”

徐弘基终于知道杀机从何而来了,一脸无奈,这是祖上一代代传下来啊,实际上在徐弘基手上,徐家的主要收入已经不靠土地了。一船丝绸,抵过百顷良田。

咬了咬牙,徐弘基抬头。

“应天当然是大明的应天,臣听闻吴淳夫捐银赎罪,臣若有罪,原奉上国公府所有地契赎罪。”

朱慈炅沉默不语,目光钉在徐弘基身上,在吴良辅搀扶下缓缓坐回御座。

书橱上满满当当的文书,旁边墙上挂了一副风景图,是倪元璐献的《运河夕照图》。画不怎么样,但“千载运河,联通南北”的题字颇见雄奇,旁边还有八字,圆润青涩,是朱慈炅御笔亲书的“万民仓廪,纤系春秋。”

御案上的破旧帆船没有人修补,从北京运到南京的途中,装载失误,最后一根桅杆也折了,但朱慈炅没有生气,依然将这破船摆在了案头,与牛雕并列。

“诸王留南京,会汇聚诸藩财力,成立一个皇家投资公司。实际上是一个大型商业集团,有多大想必你徐弘基能够估算。以诸王的财力,他们应该会很快垄断江南百业,千万人都会在这个公司下讨食。即便朕的北方皇店公司,恐怕也不能抗衡。

朕召你来,本意是联合所有勋贵,成立一家同样性质的皇勋投资公司,与之分庭抗礼,维系大明经济的平衡和竞争活力,避免垄断。可惜,可惜。”

徐弘基嘴唇蠕动,呆愣了半晌。诸王留京是真的?土地,真可笑,诸王留京后不想要土地?皇家投资,那其他人还有活路吗?南京会大乱的,唉,燕山大战后的皇帝和他的士兵恐怕最不怕乱了。

看皇店公司的规模和运营,全是大作坊大商贸,小门小户全部玩完。便是公侯产业,恐怕也没得比。诸王和公侯斗,不依靠皇帝,怎么斗得过?

妖帝!好手段啊,不跟,所有人最后都是死路一条。

徐弘基的额头还有血迹,却毫不在意的再度磕头,眼中甚至挤出泪光。

“陛下,老臣有罪。陛下切莫因老臣一人之罪而看轻所有勋贵啊。”

“他们和你有区别吗?巧取豪夺,制造流民,眼睛始终盯在那三寸黄泥,从小民口中夺食,根本不在意别人死活。朕也一度以为诸藩和你们一样,但人家那么多土地,说弃就弃了,朕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你既然在搞外洋走私,朕以为你还有些眼光的。呵呵。”

徐弘基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铿锵有力。

“陛下,臣愿意以倾家之力支持陛下成立皇勋公司,南直勋贵也必然支持,北京——北京臣也可以联络。臣等与国同休,无论何时都与陛下站在一起。”


    (http://www.00ksz.com/book/ge0gi0-2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