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汤氏怎么说,大丫和二丫也不听,气得汤氏一下一下的捶打着她们。
每一下都是咬牙切齿,好像是多狠似的,结果落到她们身上都是轻飘飘的,看的两个孩子憋不住想乐。
“大伯母,你就别比划了,被子我们是不会退的。”
“这是干啥呢?”村长好奇地走了过来。
老远就瞧见一堆人围着,也不知在干啥。
“当家的,你看这几个孩子给咱每人都买了一床新被子,多能糟践钱!”汤氏还是一脸的肉痛。
哪有一下子买这么多被子的,都够娶一个新媳妇的了。
“买这干啥?有那钱多买点粮食不好吗?”村长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这么老多得不少钱,这几个孩子咋不知省着点花,到时候多买点粮食也省得挨饿。
“大伯,您放心吧,我们今年的粮食够吃了。”大丫笑了笑。
他们家今年地里的庄稼长得是最好的,收的粮食足够他们吃了。
即便不够吃的话,他们也有银子买粮食了。
生怕大伯和大伯母再絮叨个没完,赶忙将给他们买的棉花和被面子塞了过去。
“大伯,大伯母,我们回家了。”
“你们咋……”汤氏还想再说点什么,就被村长给打断了。
“行了,既然孩子有这孝心,买就买了吧,粮食若是不够,咱还能让他们饿着吗?”
既然几个孩子有这个孝心,那就受着了,若是粮食真不够吃了,也不可能让他们饿着肚子。
一看当家的都这么说了,汤氏这才不纠结了。
“那啥?你们把东西都拉回来,我给你们做吧!”
“不用了,大伯母,我们现在有时间了,可以自己做的。”大丫开心的抿着嘴笑。
如今他们不用去县里卖菜了,时间富裕,就想着自己做。
大伯母还要忙着两个哥哥成亲的事情,就不麻烦她了。
一听他们要自己做,汤氏也就没在勉强,毕竟两个孩子的针线活不比她差。
摸着手里软绵绵的棉花和被被面子,汤氏是又心疼又高兴。
“村长,这几个孩子孝顺,你们可捡到宝了!”潘婆子一脸的羡慕。
到底是人善有好报,当初村长收留这几个孩子,如今几个孩子这么孝顺,真是太让人羡慕了。
一回头,就见景婆子首首的盯着汤氏他们手里的新棉花和被子,又撇着嘴笑了。
“有些人呐,就是眼瞎,错把凤凰当成山鸡给丢了,还总吹牛逼跟这个享福跟那个享福的,我看就是那穷命。”
“就是,那几个孩子不但孝顺,长得还个顶个的好,一看就是有福的。”
秦嫂子也跟着附和了起来,这老景家都是瞎眼的,把这么好的孩子赶出去。
如今可倒好,便宜了村长一家,这景婆子指不定得咋后悔呢。
“我呸!孝顺个毛!一窝子灾星,倒大霉的时候在后头呢!”景婆子狠狠地啐了一口。
那几个小崽子连他们爹娘都磕死了,鸡毛福星,谁挨他们谁倒大霉。
“嗯呐!我就得意这样灾星,多少我都不嫌多!”汤氏得意的摸着手里的棉花。
这景婆子就是嫉妒她,心里指不定得咋后悔呢。
“当家的,帮我把这些东西拿回去,我得赶紧都做好了,这里还有咱两个儿媳妇的呢!”
汤氏开心的不行,这年头哪家成亲也舍不得做这么多新被子,还都是棉花的。
这下两个儿媳妇指不定得咋高兴呢。
瞧着村长两口子扛了那么多棉花和被面子走了,大伙又羡慕的议论了起来。
景婆子就坐在一旁听着,眼珠子首首的盯着村长两口子扛着的那些东西。
尽管嘴硬,但心里也是心疼的不行。
“……”
白白送人家那么多棉花和被面子,一窝虎犊子。
大丫和二丫他们并不知晓送大伯家的被子,让村里人好一顿羡慕。
接下来一段日子可有的忙了,每日除了晒干菜之外,所有的时间都做针线活了。
每人都做了一双厚厚的棉被,一身夹袄和一身厚厚的棉袄,但不包括丫丫的。
因为这些丫丫都有了,是云氏给买的,不但夹袄和棉袄都有。
就连外衫都好几套,帽子和手套都是缎子面带着绣花的,因为没给她做,就省下了一些布料。
大丫他们又做了一个棉帽子和棉手套,还给每人做了一双厚厚的棉鞋。
等把这些东西都做完时,己经是一个月后了,瞧着床上一大堆崭新的被子和棉衣,大丫和二丫都高兴坏了。
“大姐,这回咱们冬天不会再挨冻了。”二丫抱着新棉衣舍不得松手。
每年他们冬天没有棉衣穿,冷得狠了,就钻进被窝里眯着。
如今他们有了新的棉衣,这下不用担心会那么冷了。
“嗯。”大丫也是开心的不行。
做梦都没敢想,他们能有这么好的棉衣棉被的。
“你们都干啥呢?”村长和唐氏走了进来。
瞧见了床上这一大堆崭新的棉衣,也是开心的笑了。
“哎呀!都做完了!”
之前还想着没做完,过来帮他们做做,没想到这都做完了,不愧是绣女教出来的,这针线活真不错。
“大伯,大伯母,你们咋来了呢?”
大伯和大伯母都来了,一定是有事要说。
“哦,我瞅着你们地里的高粱都成了,就想着先收回来,免得过段时间我们忙,就没有时间帮你们收了。”村长指了指旁边的二亩地。
今年这地多下了一场雨,高粱成熟的不错,就想着先收回来。
要不然等家里的粮食开收,就没有时间帮这几个孩子弄了。
“行。”大丫点头。
要不然她也想把高粱收回来呢。
第二日一大早,村长一家早早的就过来了,二亩地本来就不多。
再加上都是年轻力壮的,没用上两日,就把所有的高粱都收了回来。
就连壳也脱完了,足足有三百一十多斤。
“大丫,要不你把这些粮食都放在大伯家吧?”村长指了指鼓鼓的高粱袋子。
这里住的地方太偏僻了,那么多粮食放在这儿,实在是不放心。
若是来了贼,那就连窝端了,就想着先放在自己家里,他们随时吃随时过来取。
毕竟这粮食可是保命的东西,还是要多上点心思的。
“成,大伯,那就放在你们家吧。”大丫点头。
(http://www.00ksz.com/book/gbgeef-3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