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砖大瓦房内,沈淑仪见自己家老头子和外孙说完了。
走过去拽着陆战峰的胳膊穿过堂屋。
新铺的水泥地还泛着淡淡的石灰味,混合着窗台上晒干的艾草香气。
她反手关上漆成军绿色的木门,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正午的阳光透过新装的玻璃窗,在光洁的地面上投下规整的方格光影。
老太太快步走到崭新的五斗柜前,朝正在整理文案的薛文杰使了个眼色。
老爷子立即放下钢笔,起身帮忙。
两人合力从最底层拖出个樟木衣箱——这是去年建新房时特意找老木匠打的,箱角包着黄铜防撞片,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你仔细看看这个。"
沈淑仪压低声音,手指利落地拨开铜扣。
随着"咔嗒"一声轻响,箱盖被掀开,一股淡淡的樟脑味混合着某种说不清的幽香飘散出来。
陆战峰的瞳孔骤然紧缩——
箱内整整齐齐地垫着块洗得发白的军用床单,上面赫然堆着小山般的财物:
十几根黄澄澄的金条码得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每一根都泛着沉甸甸的光泽;
五六个银锭子错落有致地摆放着,表面氧化形成的包浆透着古朴的韵味;
各式玉器首饰用红绸布仔细包裹,隐约可见温润的轮廓。
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那对翡翠镯子,通体碧绿如水,在阳光下竟能清晰地映出人影——
这分明是旧时大户人家压箱底的宝贝。
"这是......"陆战峰的声音有些发紧。
"小悦参给的房钱。"
沈淑仪用食指关节轻轻敲了敲箱沿,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的声音里带着当年的干脆利落,
"来家的第二天,她就把这包东西撂在八仙桌上,说不能在家里白吃白住。"
老太太说着眯起眼睛,目光不自觉地飘向堂屋方向,阳光透过窗棂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她仿佛又回到了三个多月前的那个清晨——
林悦参穿着一身翠绿衣裙翩然而至,那衣料像是把春日森林最鲜嫩的叶子织就而成,在灰扑扑的山村里格外扎眼,活像一株误入尘世的仙草。
两条乌黑油亮的麻花辫垂在胸前,辫梢系着几片人参花叶,随着她轻快的步伐微微摇晃,散发着若有若无的药香。
少女抱着个鼓鼓囊囊的蓝布包袱跨过门槛时,正在收拾屋子的沈淑仪差点把手里的洗衣木盆扣在她头上。
那包袱看着不大,却沉甸甸的,在林悦参纤细的臂弯里显得格外突兀。
"沈奶奶,"少女的声音软糯清甜,带着不谙世事的天真,
"这些是我的房租!"说着就把包袱往八仙桌上一放,包袱角散开的瞬间,几个银锭子"咕噜噜"滚落在地,在青砖地面上砸出清脆的响声。
屋外菜园里,薛文杰正弯腰拔着杂草。
虽然昨晚突发心绞痛把他折腾得不轻,但今早林悦参给他扎了几针后,老爷子竟觉得浑身轻快得像年轻了十岁。
沈淑仪本不许他劳作,可他实在闲不住,就找了点轻省活计。
听到屋里的动静,他连忙拍掉手上的泥土,三步并作两步往堂屋赶。
等他扶正滑到鼻尖的老花镜看清桌上的物事时,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丫头,这太......"
"不够吗?"林悦参困惑地眨眨眼,浓密的睫毛在阳光下像两把小扇子。
她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袖口露出的一截手腕白得晃眼,"我、我山上还有些......"
"快别说了!"沈淑仪一把按住她的手,声音都变了调。
最让她心惊的是,这丫头浑身上下纤尘不染,连鞋帮子都干干净净的,根本不像是翻山越岭取来的这些东西。
要知道靠山屯到最近的镇子也得走二十里山路,更别说这些分明是旧时候的物件,如今市面上根本见不着。
......
沈淑仪"啪"地一声合上崭新的樟木箱盖,清漆的木质表面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她粗糙的指尖轻轻抚过箱面上雕刻的祥云纹路——
这是村里老木匠特意雕的吉祥图案,每一道云纹都透着匠人的巧思。
"我们分文没动。"
老太太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她转头看向陆战峰,眼神里藏着复杂的情绪:"一来这些东西太贵重,那丫头却似乎根本不知道它们的价值——
要知道这里面价值最低的一块玉佩,都够修一座不亚于我们这座房子的青砖大瓦房了。"
窗外的阳光透过玻璃窗,在箱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沈淑仪的手指无意识地着铜锁,继续道:"二来..."
她的声音柔和下来,"自打她来了以后,天天上山采药给乡亲们免费看病,夜里还给你外公针灸调理,给我按摩。
这样的好孩子,我们哪能还真要她的房租?"
薛文杰在一旁点头,镜片后的眼睛闪着温和的光。
"留着是想替她保管。你是不知道,上次大队里王婆子腰疼,她随手就要把当天的收到的诊金送人,让人家去买点好东西回家补补。
还是旁边的人劝了好久,她才没有送出去..."
老爷子摇摇头,"这些东西,等将来给她当嫁妆最合适。"
薛文杰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镜,在一旁轻声补充:"而且这丫头啊,给村民看病从不主动提钱的事。"
老爷子说着,嘴角不自觉地扬起温和的弧度,"她的药材都是自己翻山越岭去挖的,有时候天不亮就出门,回来时裤脚都被露水打湿透了......"
陆战峰的眼前忽然浮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
草棚下,林悦参娇小的身影端坐在一张老旧的木凳上。
晨光透过茅草屋顶的缝隙洒落,在她周身勾勒出一圈柔和的光晕。
她纤细的手指轻轻搭在社员们粗糙皲裂的手腕上,那对比鲜明得几乎刺眼——
一边是养尊处优般的莹润如玉,一边是常年劳作留下的沟壑纵横。
大多数老实巴交的村民看完诊后,都会局促地从怀里摸出个还带着体温的鸡蛋,或是从菜篮子里抓一把新摘的青菜。
有几个特别实在的,甚至会塞上一小包珍藏己久的红糖。
只有那几个出了名爱占便宜的,看完病就嚷嚷着"先记账上",脚底抹油似的溜得飞快。
(http://www.00ksz.com/book/g0jjih-9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