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洪湖水,浪打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洪湖水,浪打浪

 

晨雾像一层薄纱,轻柔却又固执地笼罩着边陲训练场。哨所顶端,八一军旗迎着微风肆意舞动,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光荣与今日的坚守。我背着沉甸甸的三十公斤装具,加入队伍,踏上那条满是砂石的武装十公里之路。每迈出一步,脚下的砂石都发出细微的摩擦声,和着沉重的呼吸,奏响一曲艰苦训练的乐章。

西月的骄阳刚刚攀上东山头,暖烘烘的光线便迫不及待地洒向大地。不多时,后背的作训服己然被汗水浸透,干涸的地方渐渐结出白色的盐花。行军途中,水壶撞击弹匣,发出清脆的哐啷声,一下又一下,和着我的喘息,在胸腔里敲出沉闷又有力的鼓点。

“调整呼吸!”排头的老班长扯着沙哑的嗓子吼道,声音穿透了晨雾与嘈杂,首首钻进每个人的耳朵。我抬眼望向蜿蜒曲折、如银蛇般的公路,思绪却不由自主地飘回到昨夜战备值班时。那时,我紧盯着边境监控屏,屏幕上那片墨色的芦苇荡在夜色里影影绰绰,神秘又苍茫。我忍不住暗自思忖,这和大爷故事里的洪湖芦苇荡,该是一样的苍茫辽阔吧?

终于,折返点的界碑遥遥在望。就在这时,我的右腿毫无征兆地突然抽筋,一阵剧痛袭来,我一个踉跄,差点摔倒,赶忙伸手扶住路边的杨树。粗糙的树皮刺进掌心,带来丝丝刺痛,却也让我瞬间清醒。抬眼间,透过层层芦苇丛,我看到了波光粼粼的水面,原来是老龙口水库。常听钓友们说,这里的鲫鱼有洪湖的血脉,没想到此刻,水库边柳树下,果然有个戴草帽的身影安静地坐着,专注于手中的钓竿。

悠悠的《洪湖水》调子乘着水汽,轻柔地飘了过来。我走近几步,看清老人手中的钓竿是青竹所制,历经岁月,透着温润的光泽。竿梢微微下弯,恰似一张蓄势待发的弓,钓线在水面上轻轻颤动,激起细密的鳞纹。“哗啦!”就在银鳞跃出水面的刹那,我不经意间瞥见老人腕间的旧伤疤,那月牙形的痕迹,竟和三个月前,我们牧羊人突击组从缅甸走私团伙手中救下来的姑娘腕间的伤疤一模一样。

“解放军同志!”老人察觉到我的靠近,竹椅发出吱呀一声轻响,他放下钓竿,站起身来,钓竿上的两条鲫鱼还在不停地扑腾挣扎。老人掀开草帽,露出古铜色的脸膛,岁月在上面刻下了一道道深壑般的皱纹,我瞬间认出,他正是三个月前在镇政府见过的护边员张德贵。

“张大爷!”我条件反射般立正,抬手敬礼,沉重的装具带紧紧勒着锁骨,生疼生疼的。老人颤颤巍巍地从帆布兜里掏出一个布包,双手小心翼翼地层层打开,里面是晒干的荷花茶,叶片虽己干枯,却依旧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上次你救的秀秀,非要我把这个塞给恩人。”老人一边说着,一边从茶叶梗里抽出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三个穿着红裙的姑娘站在洪湖边,笑容灿烂,最小的那个怀里抱着一把吉他,仔细一看,正是那天在激流中紧紧抱住树干,眼神满是恐惧与坚毅的少女。

我们并肩坐在青苔斑驳的石墩上,石墩透着丝丝凉意,和暖烘烘的阳光形成鲜明对比。老人缓缓开口,讲起1950年的洪湖。他微微弯下腰,卷起裤管,小腿上的弹痕赫然映入眼帘,像一枚枚褪色却依旧荣耀的勋章。“那年剿匪,我们赤卫队在芦苇荡里藏了七天呐。”老人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浓浓的岁月痕迹,“湖水喝起来都是腥的,芦苇根嚼得满嘴血泡,可大家都咬着牙坚持,没有一个人当逃兵。”说到这儿,老人像是陷入了回忆,眼神变得悠远而深邃,突然,他轻轻哼起小调,苍凉的嗓音惊飞了芦苇丛中停歇的白鹭:“洪湖水呀长又长,太阳一出闪金光……”

远处,战友们整齐有力的口号声隐隐传来,打破了片刻的宁静。老人像是想起了什么,伸手从渔具箱底层摸出一个铁皮盒,盒盖有些生锈,他费了些力气才打开,里面是一枚生锈的五角星。“这是老队长牺牲时攥在手里的。”老人的声音有些哽咽,“那年他才十八岁,和你们一般大,正是大好年华,却为了保家卫国,把热血洒在了那片土地上。”我轻轻接过五角星,指尖抚过星芒,脑海中忽然浮现出秀秀被救时的画面,她怀里紧抱着那把浸满泥水的吉他,眼神中满是对生的渴望。后来听说,她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音乐的热爱,正在准备着考军艺的声乐系呢。

“前年去洪湖寻亲,”老人顿了顿,往我水壶里添了一把荷花茶,动作轻柔而认真,“湖水还清得能照见云彩,岸边新修了烈士纪念馆。你看!”说着,他掏出手机,点亮屏幕,屏保是秀秀在纪念馆前的留影,背景浮雕正是当年的芦苇荡战役,画面里,战士们英勇无畏,眼神坚定,仿佛在向后人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就在这时,集合号突然尖锐地响起,划破了长空。老人急忙站起身,硬塞给我两条用荷叶包着的鲫鱼,荷叶上还带着清晨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带给炊事班,洪湖的鱼熬汤最养人。”老人笑着说,转身时,他腰间的护边员证件晃出一抹红光,和我肩章上的星徽相互映衬,交相辉映。

返程的路上,原本沉重得让人难以承受的装具,此刻似乎轻了许多。我戴上耳机,正准备听点音乐缓解疲惫,突然,熟悉的《洪湖水浪打浪》旋律传了出来,是秀秀发来的语音:“解放军哥哥,爷爷说你们今天跑老龙口!我新歌录好了,给你们当冲锋号!”歌声激昂有力,带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夕阳的余晖把水库染成了一片金色,波光粼粼,美不胜收。远处的芦苇荡在微风中摇曳,翻涌着血色波浪,仿佛是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我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五角星,指尖触碰到那有些粗糙的表面,仿佛触到了七十年前的硝烟战火,感受到了先辈们的热血与牺牲。前方,战友们正喊着响亮的号子奋力冲刺,我深吸一口气,加快脚步追了上去。我心里清楚,我们奔跑的这条路,一头连着洪湖的芦苇荡,那里承载着革命先辈的热血与奋斗;一头通向永远年轻的界碑,那是我们守护祖国边疆的神圣使命。

暮色渐渐浓重,像一块巨大的幕布缓缓落下。炊事班的鱼汤香气悠悠飘进营房,那浓郁的香味瞬间勾起了大家的食欲。炊事班班长王永斌捧着搪瓷碗,笑着骂道:“你们这些臭小子上哪儿弄的鱼?你们不会训练偷懒捞鱼去了吧?”我望着碗里舒展的荷花茶,热气腾腾,茶香西溢,忽然间恍然大悟——有些传承不必言说,就像洪湖水永远不知疲倦地拍打着洪湖岸,岁岁年年,从未停歇;就像此刻年轻的心跳,跨越了时空的界限,永远和七十年前的枪声同频共振,热血与使命,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熠熠生辉,永不磨灭 。


    (http://www.00ksz.com/book/g0gafb-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