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牧羊人的突击:淬火(2)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牧羊人的突击:淬火(2)

 

凌晨西点的集合号像生锈的刺刀划开夜幕,我在第三声号音未落时扣上战术腰带。队列里谢老板的绷带换成了黑色战术护具,臂章上"牧羊人"的绣线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冲我挤眉弄眼时,眼角的弹片疤痕牵扯出一道银线——那是前两年在缅甸老街时替我挡下的流弹。

"全体都有!"连长的新国旗臂章在探照灯下反射出刺目光芒,作训服上还沾着昨夜沙盘推演的红蓝油彩。"负重五十公斤,目标三十公里外的鹰嘴崖。"他的战术靴碾过操场上结霜的枯草,"沼泽地段十公里,给你们八十分钟。"

谢老板不知从哪摸出两包沙子,哗啦灌进我的水壶:"生死看淡的平常心是吧?先把这壶'信仰'喝了。"他肩头的单兵电台突然噼啪作响,夹杂着摩尔斯电码的短音:"右翼悬崖有诡雷区"——这是连长的暗语,只有突击组听得懂的战场密语。

队伍冲进芦苇沼泽时,晨雾正浓。阿江的作训鞋陷进泥炭沼,背包带突然断裂,九五式步枪摔进黑水里。"操!"他趴在腐殖质上挣扎,迷彩服迅速被泥浆浸透。我拽住他的战术背带往上提,突然闻到浓烈的硫化氢气味——这是沼泽下暗流的征兆。

"所有人,横向移动!"邓班甩出战术绳,钩子挂住对岸的红柳。他的护膝在苔藓石上擦出火星:"跟着我的脚印!"月光下,他后背的"牧羊人"臂章被冷汗洇成深色,像一只展翅的猛禽。

十公里沼泽行军结束时,炊事班老班长王永成的军犬黑子突然狂吠。它盯着三班长的水壶猛扑,爪子扒出里面的压缩饼干——这家伙居然偷偷减重。连长的望远镜反光扫过队列:"全体,再加十公里!"他的搪瓷缸里飘出枸杞的甜腥,"记住,你们身上的每一两重量,都是边境线上的界碑!"

最后的十公里山路,谢老板唱起了侦察连的老调子:"钢枪挑落边关月,热血浇开雪莲花......"他的嗓音沙哑,跑调的旋律却让所有人牙关咬得更紧。当朝阳染红鹰嘴崖时,我看见自己映在战术镜里的脸——胡子茬上结着冰碴,瞳孔里跳动着未熄的战火。

当野外生存进入第三天,烈日高悬,将无名河谷烘烤得炽热难耐。河谷两岸怪石嶙峋,河水蜿蜒而过,在日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我和战友们隐匿在茂盛的灌木丛中,斑驳的树影洒落在身上,为我们增添了几分掩护。

此时,傣鬼正蹲在一旁,手中紧握着三棱军刺,眼神专注而坚定。面前是一只刚捕获的野兔,它还残留着些许生命的温度。傣鬼深吸一口气,手腕发力,锋利的军刺精准地刺入野兔胸腔,瞬间,鲜血涌出,野兔的挣扎也随之停止。在这荒野之中,每一次捕获都是生存的希望。

而我,正趴在对岸的高地上,透过茂密的枝叶,紧紧盯着远处升起的袅袅炊烟。那炊烟看似平常,却引起了我的警觉。仔细观察后,我发现那是伪装成牧民的营部炊事班。他们穿着朴素的少数民族服饰,行为举止却带着军人特有的干练。我小心翼翼地从战术背心里掏出卫星电话,将音量调到最低,对着话筒低声说道:“东经97°32',北纬27°15'。”同时,另一只手的指尖在摊开的地图上迅速移动,精准地在相应位置标出三个热源点,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了解营部的部署至关重要。

“尝尝。”傣鬼走过来,递上一块半生不熟的兔肉,兔肉的表面还带着些许血水,肠子上甚至还沾着草根。在这野外,没有精致的烹饪工具,能有这样的食物己经实属不易。我接过兔肉,咬了一口,粗糙的口感和淡淡的腥味在口中散开,但饥饿让我顾不上这些,迅速吞咽下去,补充着身体所需的能量。

就在这时,傣鬼突然伸出手指,指着河谷对岸,急切地说:“看,山羊。”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三只灰褐色的山羊正敏捷地跃过乱石,它们的身影在河谷间显得格外灵动。但我很快发现了异样,在山羊的蹄印里,隐约闪烁着金属的光泽,那是营部的红外追踪器。“陷阱。”我心中暗叫不好,立刻伸手摸向腰间的排雷器。当我握住排雷器,打开开关的瞬间,金属探测针突然疯狂震动起来,尖锐的蜂鸣声在寂静的河谷中显得格外刺耳。果然,地下埋着模拟诡雷的震爆弹,一旦触发,后果不堪设想。

夜幕降临,乌云迅速聚集,将整个河谷笼罩在黑暗之中。很快,暴雨倾盆而下,豆大的雨点砸在地面上,溅起层层水花。我们匆忙躲进一个山洞,利用降落伞布搭起了简易的帐篷。山洞里弥漫着潮湿的气息,谢老板从贴身的口袋里掏出全家福,那是他最珍贵的宝贝。然而,雨水还是浸湿了照片,他的妹妹穿着洁白的护士服,胸前的红十字在闪电的映照下忽明忽暗,仿佛在跳动着生命的火焰。

“她上个月去了墨脱边防站。”谢老板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又夹杂着些许担忧,他的指尖轻轻抚过塑封膜上的水痕,仿佛在触摸着远方的亲人,“昨天打电话说,看见界碑上有新刻的‘牧羊人’。”听到这句话,我们心中都涌起一股暖流,那代表着我们的坚守被人看见,我们的付出有了意义。

黎明前的黑暗总是最深沉的,整个河谷仿佛被一层黑色的幕布紧紧包裹。突然,一阵轻微的嗡嗡声从头顶传来,是营部的无人机。它仿佛就像一只幽灵般的飞鸟,在夜空中盘旋,寻找着我们的踪迹。我立刻按下激光指示器,红色的光斑在岩壁上迅速组成箭头,这是突击组约定好的紧急信号,向队友们传达着危险的信息。

就在这时,谢老板突然伸出手,用力按住我的手腕,神色紧张地说:“听。”我屏住呼吸,侧耳倾听,在风雨声的掩盖下,隐隐约约传来履带声。那声音沉闷而有力,由远及近,是升级版的“红箭 - 10”模拟发射车。我们对视一眼,毫不犹豫地同时滚进排水沟。泥水瞬间灌进战术靴,冰冷刺骨,但此刻我们顾不上这些。在泥水没过身体的瞬间,我听见谢老板哼起了家乡小调,那跑调的歌声在风雨中显得有些突兀,却又给人一种莫名的安心。每次生死关头,他都会用这种方式给自己壮胆,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http://www.00ksz.com/book/g0gafb-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