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的喜悦还弥漫在根据地的每一个角落,“炎龙独立军”和各抗日武装却没有丝毫懈怠。林宇深知,日军虽遭受重创,但绝不会就此罢休,必须未雨绸缪,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好充分准备。
李云龙在与林宇的交流中,对“炎龙独立军”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不少宝贵建议:“林兄弟,咱这队伍啊,光靠打仗勇猛可不够,还得有一套成熟的训练体系和指挥架构。以后有啥难处,尽管开口,咱独立团能帮上的绝不含糊!”
林宇感激不己:“李团长,您这经验太宝贵了,我们一定好好借鉴。以后咱们携手并肩,互相学习,把抗日力量拧成一股绳!”
基于这次并肩作战的深厚情谊,“炎龙独立军”和独立团决定开展深度合作。双方互派骨干交流学习,独立团将先进的战术理念和实战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炎龙独立军”,而“炎龙独立军”则分享在敌后情报搜集和群众工作方面的独特方法。
与此同时,日军在遭受惨败后,恼羞成怒,开始调整战略部署。他们增派了更多的兵力到周边地区,加强对交通要道和战略据点的控制,企图切断各抗日武装之间的联系,并逐步压缩根据地的生存空间。
面对日军的新动向,林宇召集“炎龙独立军”的高层会议,分析局势:“日军这是要困死我们,但咱们绝不能坐以待毙。我们要主动出击,打破他们的封锁。”
经过讨论,“炎龙独立军”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策略。一方面,加大对日军运输线的破坏力度,派遣精锐小分队在夜间突袭日军的物资车队,抢夺急需的弹药、药品等物资;另一方面,加强与周边其他抗日势力的联络,共同组建更大范围的抗日联盟,形成相互呼应、协同作战的局面。
在执行破坏日军运输线的任务中,“炎龙独立军”的一支小分队在队长陈刚的带领下,巧妙地潜伏在一条重要公路旁。他们观察到日军运输车队的巡逻规律后,耐心等待时机。
终于,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日军的运输车队缓缓驶来。陈刚一声令下,队员们迅速引爆事先埋设好的炸药,炸翻了头车,阻断了车队的前进道路。随后,队员们如鬼魅般冲向车队,与日军展开激烈交火。
经过一番激战,小分队成功摧毁了日军的运输车队,缴获了大量物资。但在撤离过程中,他们遭到了日军增援部队的围堵。陈刚冷静指挥,带领队员们利用地形与日军周旋,最终成功摆脱追击,将物资安全带回根据地。
这次行动不仅缓解了根据地的物资短缺问题,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同时,“炎龙独立军”与周边抗日势力的联络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多个民间抗日武装表示愿意加入以“炎龙独立军”为核心的抗日联盟,共同抗击日军。
随着抗日联盟的不断壮大,林宇意识到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机构,以便更好地协调各方力量。于是,在各方的共同商议下,一个名为“联合抗日指挥部”的组织应运而生。林宇被推选为总指挥,负责统筹规划整个抗日联盟的军事行动。
新的征程己然开启,“炎龙独立军”站在了更广阔的抗日舞台上。他们肩负着更重大的使命,与各抗日力量紧密团结在一起,以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迎接日军的新一轮挑战,向着民族解放的伟大目标稳步迈进 。
(http://www.00ksz.com/book/ehdjef-5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