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挖通水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9章 挖通水渠

 

第159章挖通水渠

看着小丫头泛红的眼眶,林正茂心疼到了骨头里。

忙安抚的在小丫头的手背上拍了拍,在面对这些狗东西的时候,那算的上是不假辞色了。

“谁说的虞丫头是孤儿了?你们难道不知道我这个周末即将举行盛大的认亲宴,要将小丫头收为干孙女了?”

“我今天倒是要看看,是谁想要欺负我孙女了!”说着,林正茂顿了顿手里的拐杖。

而这会的关山已经从疼痛中醒过来了。

连忙起身,想要看看到底是谁这么大口气,等看到是林正茂的时候明显的愣住了。

上次不是没听说林正茂要认虞妤,但是他压根没往心里去,以为那不过是客套话。

毕竟林家可是富贵人家,哪个有钱人会脑壳有包,认养一个没什么人脉也没什么利益可图的亲戚呀!

所以他没当回事。

谁能想到林正茂竟然是当真的。

他想也不想就要破坏这件事,将疼痛的抽搐的嘴角压住,道,“林老,您可千万慎重呀,这个死丫头她有巨额资金来来历不明,而且涉嫌为他国购买无人机从中谋求不当得利,若是情况属实,很快就要锒铛入狱了,您可千万不要在这种时候惹祸上身。”

林正茂顿时看向小丫头,但不是为了撇清关系,眼底潮涌而出的都是担忧。

那是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关心。

虞妤对林老摇头。

“林爷爷,这件事我可以交代的很清楚。”

“绝没有他指控的那些事情发生,我的一切资金的动向,相信您一定清楚。”

林正茂自然清楚了。

毕竟虞丫头不少钱都是从他这里过去的。

他还帮着虞丫头介绍了不少的大客户呢。

如果仔细算算,虞丫头手里的资金的确挺不少的。

但关山嫉妒也没用!

这是人家虞家不知道几代的祖宗基业,人家虽然明面上破产了,但是祖宗给子孙后代存着福德呢!

心里有底了,林正茂老爷子面对关山就更厌恶了。

“有事就说事,我相信虞丫头干什么事情都有分寸。”

关山没想到林正茂这么不识时务,既然如此,他的眼神就冷下来,眼角勾出几分狠毒,看向虞妤,“既然如此,那就请虞女士交代一下资金的动向吧!”

“好。”

虞妤在家里之所以不交代,就是因为清楚,即便她交代清楚,但是没人当靠山的话,也会被人用各种理由刁难。

所以她干脆就装傻。

这会既然林老来了,她就干脆当着警察的面,将自己的资金动向,以及那一批无人机的动向都交代清楚了。

在一开始绑定拼夕夕,给秦砺之采购大批粮食的时候,她就想过这个问题。

并且对拼夕夕系统提出了疑问。

于是拼夕夕系统在幸运大转盘的时候,给她加上了这个功能。

那就是保证她在这个世界的资金动向以及购买的物资动向都是绝对没有瑕疵,挑不出半点毛病的。

现在林老在,是时候证明自己的清白了。

直到交代清楚,关山才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再看看虞妤唇角那一丝淡淡的笑,只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一股无名火蓦地从胸膛里冒了出来!

好啊!

原来虞妤从一开始就给他设下了一个陷阱,设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他跳呢!

他瞬间崩溃了。

想到和虞妤谈判的时候,他说的那些话,顿时觉得头顶上的乌纱帽已经摇摇欲坠!

不!

他绝不能就这么被搞下去!

他急了。

“可是你之前和我不是这么说的,你一定是在撒谎,你的资金流向不可能这么清白!”

关山神情透着一股焦灼。

虞妤笑了下,“关先生是调查组的组长,如果对我交代的动向不信任的话,大可以动用一切手段来求证真假。”

“至于你的诋毁我会保留追诉的权利,等调查的事情结束,证明我的清白之后,我会上诉告你侵犯我的名誉权。”

关山咬紧了后槽牙,看向一旁呆呆愣愣的属下,“还不赶紧调查,还等什么?”

属下回过神来,赶忙点头。

虞妤交代清楚情况之后,对警官说道:“警察同志,现在情况已经交代清楚了,我能回家了吗?”

警察反应过来。

“可以。”

别说虞妤已经交代清楚资金动向了,就凭着有林正茂先生做保,谁也不敢拦着呀。

虞妤点头。

跟着目不斜视的挽着林爷爷的手腕离开警局。

离开大厅门口,夜晚的清风轻轻的吹拂在虞妤的脸颊上,虞妤看向一旁的林正茂。

“林爷爷,谢谢你,要不是你过来救我,我都不知道会有什么下场。”

林正茂满眼的心疼,“傻丫头,说的这叫什么话,你现在孤身一个人,往后的人生难免会遇到坎儿,我们这些老头子难得和你投缘,这些事情对我们来说就是顺带的事情,你可千万别放在心上。”

他顿了顿,语锋一转,“你要是实在过意不去的话,那就多给林爷爷倒腾一点奇珍异宝,让我在那一群老头子面前也能涨涨面子。”

虞妤看着老爷子那狡黠的模样,“扑哧”一声笑了。

告别老爷子,回到了自己的别墅之后,虞妤这才有时间查阅关于民国期间河南大饥荒的相关资料。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虞妤这才知道为什么刻在河南人骨子里有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是为什么。

这条原则无论河南人是富裕还是贫穷,都会践行一生,那就是:绝不能浪费粮食。

原来一切的缘由都来自那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

从此之后,河南人的基因里面刻印下了不浪费粮食的基因,一代代的耳提面命,烙印到了骨血里面。

这是集体付出了血的教训之后,才生出来的经验。

看着看着虞妤的眼角酸了。

于是她又开始发挥自己人脉圈的作用了。

她很快就开始动员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们,问他们有没有关于农学院的学生。

神通广大的朋友圈很快给她推来了一个朋友。

虞妤加上好友之后,开门见山的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她依旧还是披着那个马甲,声称自己正在写一本穿越到民国时期的小说。

在小说里面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难题,如果撞上了河南大饥荒,有没有什么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才能尽快的让河南的老百姓从饥荒中解脱出来。

提起这个,这个农学生可就有话说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建议第一,尽快的解决好水源的问题,导致河南大饥荒的根源问题是大旱,解决大旱之一的方法就是挖掘深井。

最好是组织一支军队来挖掘,因为哪怕是在饥荒中,军队的粮食问题是不会短缺的。”

“据我所知,哪怕百姓饿死了成批成批的,但是军队中被饿死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虞妤听到之后立刻就掏出小本本记下来。

说的不错,她在看电影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之余,也看出造成这场悲剧的缘由是多样的。

什么军队,政府,天气,甚至连倭国的侵略都在造成这场悲剧,催化这场悲剧。

想要阻止这场悲剧发生,就要从多方面入手,多手都要抓,多手都要重。

“第二方面呢,就是要从经过河南或者挨着河南边境的一些河流入手,尽快的使用军队来挖通水渠,引入水源,这样干旱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不过我看这个建议你最好还是忽略。”

农学生为难的说道。

虞妤,“为什么?”

“因为那个时期军阀混战,别说是为民谋福利的军队没有了,便是他们自身都还在绞尽脑汁的想着争地盘,扩大自己的势力,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军队”

虞妤对这一点没有赞同。

因为她秦砺之身处的是一本书内,简而言之就是一个架空的民国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的确是有这样一支为民服务的军阀,那就是秦砺之所带领的晋三旅。

晋三旅不但带着山城的百姓们从倭寇的包围圈中突围出来了,甚至还在陕北打下了一场场的胜仗。

想到这里,虞妤的心中就油然生出一股自豪感来。

为秦砺之自豪,为晋三旅自豪,为有这样一支为人民服务的军队而自豪。

农学生见到虞妤沉默,以为她吸取了建议。

很快又针对河南大饥荒提出了另外的建议,

“所以我主要还是建议打深井,在解决好了水源的问题之后,我比较建议种植一些生长周期比较少的食物,又能解决果腹的问题,还有一定的营养,最好是比较抗饿的主食类,或者淀粉类。”

虞妤对这些实在不了解,于是就开始认真的回复。

“如果是你的话,你会建议种植什么比较好。”

农学生琢磨了下,很快给出回复,“土豆吧,这是我想过的第一选择。”

“因为土豆是根茎类的蔬菜,因为淀粉的含量比较多,而且还比较抗干旱,所以是最能在河南干旱的基础上生长的植物,而且土豆的生长周期还很短,在扛过最初的饥饿之后,百姓们不至于青黄不接,只要接上了茬,这场危机很容易过度过去。”

虞妤立刻掏出本本记下来。

从前的她对农业这门课程不屑一顾,现在她恨不得逐帧学习!

与此同时,民国位面的秦砺之也连夜制定出来了,解决民生大问题的方法。

这会邢兴文正在和他站在沙盘前。

秦砺之骨节分明的手指着其中一条河流。

“这条河流流经这个县的边界,只要在这附近的位置挖掘一条水渠,大约有三十公里,绕弯经过县附近的农田,最终还汇入这条主干道,那水源的问题就能得到很大的缓解。”

“挖水渠?”

“那可是大工程”

邢兴文有些担忧的看着秦砺之,他的目光是复杂的,既为自己跟对了人,为秦砺之是为民谋福祉的好军官而庆幸,但是身为好友和兄弟,他又开始深深的为秦砺之的前程担忧!


    (http://www.00ksz.com/book/dhf0da-15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