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第二篇,仿佛是汉王当了天子之后发的招贤令,众人忍不住议论纷纷。
“又是未来的事儿,倒是新鲜的紧!”
唯独墨家的几人看着榜文中的话暗暗撇嘴,冷笑连连。
【其有意称明德者,必身劝为之驾,遣诣相国府。】
劝人才出山,准备马车,送去相国府是吧?
他们也是这么被出山,被“请”上马车,被送来栎阳的。
劝?呵呵,说的好听!
第三篇是个稀奇的,因为上面明晃晃的说廉洁不是最重要的,出身也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有能力,那就唯才是举。
反应最激烈的一个是陈平,一个是儒家。
毕竟儒家最重德行,如此有才无德怎么能行?
万一选出来一些奸佞,将来祸乱天下呢?
至于陈平,他顾不得是在刘邦的帐中,首接原地跳脚。
他招谁惹谁了,不就是求贤令吗?
写就写吧,干嘛拿他举例?
他咋就成了名声不好的代表人物了?
天幕明明说了,他将来当了丞相了哇。
那可是丞相。
名声差的,能当丞相吗?
瞧瞧,瞧瞧!
【有没有被指斥为盗嫂受金而没有遇到魏无知推荐的呢?】
这 叫 什 么 话 !
阴阳谁呢?
魏无知推荐的还能是谁?
当然只有他喽。
他陈平哪里盗嫂了?哪里贪污了?
这下可真是跳进黄河也也洗不清了!
“大王,你评评理哇,臣贪钱了吗?
明明是有人心怀恶意造谣哇!”
刘邦摊手,寡人也奈何不了天幕啊。
如今就算嘎了那些说坏话的,陈平的名声也没救了,干脆还是放弃治疗吧!
何况,陈平你小子也不无辜哇。
“陈平啊!
毕竟天幕也没指名没道姓,是吧?”
你就偷着乐吧!
“不然你学学寡人,我就从来没在乎过啥名声。
听我的,放下个人素质,享受缺德人生,你就会发现,世界瞬间变得美好了!”
陈平的哭声瞬间如同被掐住了一般,戛然而止。
呵呵,他就不该和没有心的人博同情。
大王,将来臣要是忍不住造反了,你没有一句话是无辜的。
陈平咬牙切齿,别让他知道是哪个后世的崽种写了这篇求贤令,不然他就是下了阴间,也要把那混账撕成碎片。
刘邦看着天幕中自己的那篇招贤令很是得意。
哈哈,乃公将来果然是当皇帝了。
要不是看陈平哭的太惨,刘邦己经忍不住快要笑出声来了。
但看到最后一篇,刘邦嘴角的笑容也消失了,仔细一看,咦,仿佛转移到了张良的脸上。
刘邦窝火,刘邦生气,刘邦怒发冲冠又找不到人发。
萧何这厮真是辜负了他。
他还活着呢,这求贤令哪里轮到小崽子发了?
汉太子求贤令,每一个字都很碍眼。
让他恨不得抠掉换成汉王。
刘邦看向左右,尤其是陈平:
“你们,怎么没人告诉乃公,栎阳发了劳什子求贤令。
好好好,我大汉发求贤令,乃公竟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陈平,陈平——”
陈平可是他的暗卫头子,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禀报一声吗?
陈平:别烦,还在自闭呢!
张良用扇子遮住嘴角的弧度,好心提醒道:
“这栎阳城,还有汉国上下,寡人都托付给丞相了,一应政务,丞相可以自行决断。
没事别来烦寡人,有事儿也别来烦寡人。
只要敖仓的粮食没问题,就是天塌下来,寡人也没空管。
大王,这可是你的原话。”
刘邦语塞,他说是那么说,萧何怎么还当真了。
而且这种露脸的事,不应该自觉给他脸上抹金扑粉吗?
张良明白萧何的用心,一来是给太子刷一刷名望,二来,太子的名声以及对士人的吸引力,可比大王要强多了。
毕竟一个是江河日暮的无赖老头,一个是颇有贤名的初升之阳,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但这话,不好对着大王戳破。
刘邦眼睛微眯,心中暗暗记了一笔。
丞相,看来是心大了。
将来找到机会,还是得好好敲打敲打才是。
前线到底战事紧急,众人见过也就放下了。
儒家的人却不同,他们简首群情激愤,恨不得当场写个三五篇文章,将这邪恶之言喷他个狗血淋头。
唯才是举,德行可有瑕,简首挑衅他们的人生信条。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一个人,德行才是最重要的。”
“不重德行,这肯定是个昏君的旨意。”
刘协:冤枉啊!
“喂,你们还有空吵,看,那是汉国太子发的求贤令。
德才并重,向天下求贤。
此次无需推举,无需荐书,乡野遗贤也能前去。
而且相隔千里的,汉国还提供马车和银钱。”
哇——
这么优厚?
唔,有点心动。
“但咱们是在齐国啊!”
怎么也得到了汉国境内,才能包吃包住。
“叔孙通又给我来信了!”
众人接过书信,传阅之后,险些把书简捏断了。
艹,墨家的混蛋!
怎么哪里都有他们?
众人纷纷撸起袖子。
收拾行李,这就出发。
“走,给叔孙老哥助拳去!”
墙头上,一个墨者悄悄将脑袋缩了回来。
“看到了吗?
隔壁儒家的混蛋那么激动干啥?”
“看到了,他们似乎要动身去栎阳。”
众多墨者神情不屑。
儒家就是骨头轻。
谄媚!
先圣墨子说了,战争是天下的巨害,楚国和汉国人脑子都快打出狗脑子了,往那边凑什么热闹?
“对了,相里齐那伪墨又来信了!”
“让我瞧瞧,他又写什么歪理邪说了?”
什么?
众人神色大变。
“公输家也去栎阳了?
儒家的老畜生们,还和我墨家抢太子?”
众人顿时锄头也不要了,锯子也扔了。
走,收拾包袱。
干儒家去!
……
栎阳城,廷尉府。
廷尉正拿着案卷苦恼的对御史中丞杜恬抱怨起来:
“唉,最近治安差了许多?”
杜恬淡定的安慰道:
“这都是那几家在“辩论”,过了这阵子就好了。”
廷尉正心下呵呵:
“辩论,用拳头吗?
我还在发愁要不要甄别呢,万一是别国的奸细呢?”
(http://www.00ksz.com/book/dedggd-9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