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仿佛完全没有注意到,一旁相里齐那因惊讶而略显呆滞的神情,仍旧虚心请教道:
“其实我本来对研究军械没什么兴趣。
我认为,这些机关术,改善民生,让百姓更加幸福,才是价值所在。
可惜,乱世不由人。
如今大战将至,我阿父己经去了前线,我很是担忧我父王,还有前线的那些将士。
这才有了研究军械的想法。
我人小力微,没法上战场,却想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如果能早点结束战争,就能少牺牲一些将士。”
多好的娃啊!
这哪里是好战!
这完美的符合他们墨家的精神呀!
秦墨的众人忍不住心中大为震动。
往日,其他墨家支脉一首指责他们违背了墨者的精神,他们虽然觉得问心无愧,但有时也理屈词穷。
他们这一支以前投靠了秦朝,支撑他们的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
秦国未来能实现墨家所期望的世界。
但这理想越来越渺茫,秦墨和秦国的分歧也越来越大,最后大部分人都和秦国分道扬镳,选择了离开,只有他们几个苦苦的支撑。
如今,他们仿佛忽然被打破了眼前的迷障。
对啊!
他们不是墨家的另类。
战争是为了更好的和平。
研究战争利器也是为了减少牺牲。
相里齐准备给其他的墨者写信,让更多的人来汉国。
他在汉国见到了希望。
他要证明,秦墨,相里一脉的选择,从来不是错的!
墨子先圣教导他们,要避免战争,追求和平。
所以后来的墨者,都致力于去阻止所有的战斗,于是,很多诸侯王都讨厌他们,墨家也越发的没落。
但相里齐这些年经历了许多,他明白了一个道理——
战争是避免不了的!
追求和平的办法有很多。
哪怕是研究了兵戈军械,也并非违背了墨家的精神。
相里齐仿佛隔着时空长河,看到了当初的先祖。
先祖是不是就是怀着如此的心境,才决定冒天下之大不韪:
归秦!
“不知殿下想要研究什么军械?
我知晓一些攻城的器械,不知能否派上用场?
我知晓一些散落在各地的墨者,我想要前去说服他们,一同为大汉效力、”
心中的桎梏一解,相里齐此时的精神状态大为不同,甚至主动开始为刘盈出谋划策,献人献物。
刘盈挑了挑眉,不会忽悠大发了吧?
他的嘴遁之术难道进化了?
相里齐如今怎么有点像陈平呢?
“我想要研制一种用来守城的连弩,最终目标是能够连发十支箭。”
连发十箭?
可是如今的连弩,最先进的也只能双矢并射。
这难度也不小啊!
刘盈一边描述关于连弩的设想,一边挥毫泼墨,化身灵魂画手。
不过片刻,一幅抽象的示意图就新鲜出炉。
“我还想要把这种连弩缩小到可以随身携带,威力不必如强弩那般强劲,却能出其不意,连续进攻。”
刘盈对了对手指:
“我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我这也是当初遭遇过刺杀,所以才想多一些防身的本事。”
什么,竟然有人刺杀这么大点的小孩子?
丧心病狂啊!
小太子只是想要点防身的小东西罢了,他有什么错?
安排,都安排!
哪怕点灯熬油,哪怕秃了,也得用最快的速度研究出来。
太子可是他们墨家的希望。
“殿下,我这里有一套墨子剑法,你如果不嫌浅陋,可以用来防身!”
还有这等好事?
刘盈大喜。
学,不学是傻子!
片刻之后,刘盈小心翼翼的问道:
“难吗?”
他还没忘记和吕泽还有樊哙练武的那些惨痛经历。
“殿下放心,我墨家的剑法以守待攻,且只有十招,招式也并不复杂。”
咦?
刘盈嘴角疯狂扬起,这个好!
就这么半日习武,半日讨论连弩。
刘盈的黑眼圈越来越浓烈,没想到这些墨者仍然精神奕奕两眼放光。
不行,再这么点灯熬油,他早晚个头缩水,头发凋谢!
放下手中的剑,揉了揉酸痛的手臂,刘盈委婉的问道:
“几位老哥也不要总是耗费心神,平日里也可以多出去走走嘛!
自从来了关中,诸位还没逛过栎阳城呢!”
相里齐闻言高兴的对刘盈发出邀请:
“不如咱们明日一起去帮助百姓种地吧!”
哈?
刘盈笑容有点僵硬。
好一个天生牛马。
他忍不住看抬头看了看太阳。
秋老虎正凶!
这种天气,不是应该在家里吃着梨子,喝着冰酪浆吗?
干啥自找苦吃!
此时,刘盈想要一巴掌呼死刚才的自己。
叫你多嘴!
“殿下,叔孙博士有事请见。”
刘盈如蒙大赦。
“孤有些忙,就先走了!”
……
汉王临走之前,给叔孙通安排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给太子授课。
叔孙通那是痛并快乐着。
虽然没师徒之名,但有师徒之实。
这对儒家来说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叔孙通本来底气满满,毕竟己经有了公子扶苏这个成功的经验,所以也不急着开始授课。
反而精心的策划起课程来。
但是刚刚得知的消息让他不由得大惊失色,心急如焚。
万万没想到,就在他一心忙碌的时候,竟然有人偷家!
道家也就罢了,人家张良名正言顺。
墨家这手下败将竟也敢虎口夺食!
谁给他们的勇气!
是可忍,孰不可忍。
叔孙通觉得不能等了!
……
“太子殿下,大王吩咐我给殿下讲学,不知殿下可方便?”
嗯?
上学?
哪有小孩子爱上学的!
刘盈一时竟不知道是去种地好,还是回来上课好!
一对一授课,老师全程盯着,那还怎么开小差?
“就我自己吗?”
叔孙通一愣。
“这,大王也没吩咐过有别人啊?”
不行,这种“好”事,怎么能不分享呢?
“叔孙博士,你仔细想想,当初父王召集各家子弟来栎阳的理由是什么?”
“为太子伴读!”
叔孙通恍然,这理由貌似说得过去呀!
“那,殿下的意思是?”
“咱们干脆建个宫学吧,让那些伴读,还有刘家其他子孙,都一起来上课。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这些都是汉国的重臣子弟,他们的父辈还在前线抛头颅,洒热血。
咱们也得照顾好他们,不能让他们不学无术哇。”
叔孙通巴不得更多的人学儒呢,哪里会反对。
望着眼前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叔孙通,刘盈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
嘿嘿,只怕此番,要让叔孙博士大失所望呢!
(http://www.00ksz.com/book/dedggd-9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