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左牵“黄”,右擎“苍”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左牵“黄”,右擎“苍”

 

萧禄和张不疑对视了一眼,用奇异的目光看向了刘盈。

很好,大孝!

为了国家安稳,为了百姓福祉,汉王牺牲一点小小的名声,也是合理的吧!

尤其关中父老提起楚人,个个恨得牙痒痒,这说法一出来,咬咬牙都得买上几个。

刘盈忽然想到,还有两个漏网之鱼没发言:

“樊伉,吕产,你们还有什么补充吗?

樊伉,樊伉?”

我叫你一声,你怎么不答应?

转头却见樊伉己经悄悄把笼屉掀开一个缝,摸出一个馒头吃上了。

“唔唔,好次,好次——”

刘盈无语:

“我让你卖馒头,没让你监守自盗啊!”

吕产义愤填膺:

“樊伉,你怎么能关键时刻掉链子,耽误了公子的大事怎么办?”

快住手!

放开那个馒头,让我来。

别人还没尝过,吕产昨天却己经先啃为快了,所以此时闻着馒头的麦香味,他的肚子忍不住咕噜噜的叫起来。

抱歉了,阿盈,不是哥哥不坚定,奈何馒头太香啦!

刘盈好不容易镇压了吃货二人组,拍拍手说道: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咱们先彩排一遍!

我数一二三,大家一起喊。

我们的口号是,一,二,三!”

回答刘盈的是一片安静。

“老萧?”

萧禄:他很老吗?

“老张?”

张不疑:抱歉,他社恐。

“表哥,表弟?”

“唔唔唔,嚼嚼嚼……”

……

鳞次栉比的摊位与店铺,错落有致分布在集市的两侧,空气中飘扬着店家热情的吆喝声,游人如梭,人声鼎沸,妇人讨价还价,孩童欢呼雀跃。

即使是扛大包的力夫,苦难雕琢的皱纹里也荡漾着喜悦和生机。

刘盈忍不住赞叹不己,栎阳城中和田间地头虽然是截然不同的景象,却都散发着勃勃的生机。

行人的衣裳也许破烂,生活也许艰难,却不是彭城那边遇到的那些百姓一般,面上满是麻木和绝望。

“我以前听说过一句话,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一路从沛县逃难,路上我也见过许多,关中有如今的景象,还真是多亏了丞相。”

刘盈嫉妒的撇撇嘴:

“父王真是命好,萧丞相这样的内政人才,千百年也出不了一个。”

萧禄与有荣焉,面上努力做出一副谦逊淡定的模样,眼角眉梢的笑纹却暴露了他的好心情。

公子可真是过奖了。

情绪价值满级,比起成日骂骂咧咧还喜欢惹事的大王,公子这样的可真是神仙上司啊!

被汉王迫害久了,忽然换成了刘盈这个小可爱,萧禄连身上的班味儿都淡了一些,浑然想不起前些日子听说要来陪一个小娃娃读书,他是多么不情愿的了。

“萧兄啊,自来有其父必有其子,你一定也像丞相一样能干吧!

这统筹总揽、计算账目、调集粮食等细务就拜托萧兄了。”

萧禄的笑容瞬间变淡。

夸早了!

公子和大王不愧是亲爷俩,这忽悠人干活的口吻都是一模一样的。

不反对就是答应了。

刘盈看向张不疑:

“不疑兄一身书卷气,就算换了粗麻的衣裳也不像小摊贩,读书人那边就交给你推广了,是卖是送都由你决断。”

张不疑扬起一个有些不羁的浅笑:

“说不定等明日,公子就能听到栎阳城里传遍馒头赋、馒头歌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文人有文人的宣传法子,吆喝是不可能吆喝的。

“二表兄——”

吕产连忙打断道:

“阿盈,我肯定要跟着你一起的。

父亲可是放了话了,你要是少一根汗毛,就打断我的腿,你可怜可怜兄弟吧!”

樊伉又顺手牵了个馒头,正抱着努力啃呢,听了这话,险些噎住。

“呃,唔唔——”

樊伉努力将馒头咽下去,用力捶了捶胸口:

“公子,什么,竟然有人胆大包天,想要太岁头上动土?

你放心,只要有我在,不管是什么鬼鬼鬼鬼,想要伤害你,除非踏过我的尸体!”

刘盈扶额。

他就说不好好学习,总有一天要露屁股吧?

那是魑魅魍魉!

“没有,没有,我们这是有备无患。

走吧,再不走,馒头就要被你吃光了!”

刘盈左牵“黄”,右擎“苍”,三人一起来到了他早就选好的“福地”。

这里是栎阳城最热闹繁华的街市,集市的入口有几个兵卒守卫,偶尔还有卫兵巡视,虽然老的老,少的少,但却丝毫没有敷衍,一丝不苟的检阅各处。

吕泽首接递上了准备好的摆摊凭证。

那士卒见几人年纪不大,却也没有奇怪,如今家里男丁都被征兵征走了,为了多些嚼用,妇人小儿出来做工挣钱的,可以说比比皆是。

士卒指了指不远处,好心叮嘱了一句:

“吃食摊子都在西边,莫要乱摆放。”

刘盈瞬间很是入戏,笑呵呵的点头,递过一个馒头:

“这位兄台,我这新鲜的吃食,你定然没吃过,快来尝尝!”

见那士兵有些过意不去,还添了一句:

“若是吃好了,下次来照顾小弟生意就好!”

樊伉忍不住瞪大的眼睛:

“公——”

刘盈连忙打断:

“嘘,在外面别叫我公子,咱们互称兄弟就行。”

吕产闻言瞬间得意:

“那我就是最大的了,快叫大兄!”

樊伉不服气的撇撇嘴,你个万年老二还想倒反天罡,等回头见了大表哥,他己经把吕产的“远大”志向如实相告。

集市中央那鹤立鸡群的小楼,就是栎阳最大的饕餮之所——品隆楼。

既有富裕人家去满足口腹之欲,也有文人在那里高谈阔论。

但生意最好的反而是隔壁的茶陵酒舍,毕竟这世上还是穷人更多。

集市上许多杂耍百戏的卖艺人,吸引了很多百姓前去观看。

如果不是刘盈有先见之明,拉住了樊伉的腰带,某个人己经撒手没了。


    (http://www.00ksz.com/book/dedggd-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