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盈立即瞄了瞄刘邦,你瞅瞅人家,再瞧瞧你自己!
同样是当爹的,做人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萧何却提出了一个疑问:
“刚刚我听厨子说了,这发酵的引子,用得是酒糟。
虽然酒糟仿佛没有什么大用,但酿酒也是要耗费粮食的。
大王,为了节省粮食,臣之前己经下了禁酒的召令。
公子,不知发酵这馒头需要的酒糟多吗?”
作为丞相,萧何必须要考虑到所有的细节。所以哪怕是和公子关系好,该泼冷水、该质疑的时候,他也不会有丝毫手软。
刘盈乖乖点头:
“厨子大叔也告诉我们禁酒令的事了。
丞相放心,发酵的酒糟我称之为酵母,它只是起到一个引子的作用,只要温度足够,它可以自己慢慢的变多。
而且,这次发酵的面团,我特意让厨子留下了一小块,我将这剩下的一小团称为老面,或者面引子。
等下次发面的时候,只要将这块面团用水化开,掺在新麦粉中,就能发面用了。”
萧何恍然:
“每次留下一点,接下来只需要循环利用就行了,只要留下足够的老面,就不需要再使用酒糟了。
公子这法子果然不错,刚刚我只用了小半个,就有了饱腹的感觉。”
刘盈递上一杯水,期待的看着萧何:
“丞相,只吃馒头口不干嘛?不如喝点水!”
萧何喝了一口,立即明白了刘盈在卖什么关子。
“饮水之后,饱腹感更强,可惜——”
吕产有些不明所以,大大咧咧的问道:
“丞相,哪里可惜啊?
我瞧这馒头哪哪都好。”
萧何轻叹:
“可惜,这馒头还需要发酵,若是充作军粮,一来没有那么久的时间等面团发酵,二来,蒸好的馒头怕是也没有饼子耐储存。
若是无需急行军,或者在冬日里,这馒头作为军粮,还是大有可为的。
还有一点,铜甗(蒸锅)耗费甚多,百姓家恐怕用不起。”
刘盈竖起大拇指。
高,实在是高!
不愧是萧丞相,见微知著,只是吃个馒头的功夫,几乎面面俱到,把所有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还好,他梦中见过一种笼屉,可以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
刘盈沾着水在桌案上简单的画出笼屉的图案:
“底下烧水的铜釜不变,只要把上面的笼屉换成竹子或者木制的就行了。
竹子长得快,随处可见,可以就地取材。”
萧何忍不住微笑颔首,公子实在是聪慧过人。
更令人心折的是关心百姓。
旁人家的孩子此时还在憨吃憨玩呢,就算知道缺粮,谁又会在意呢!
反正天塌了还有高个子顶着呢。
萧何赞许的点头:
“虽然夏日里不适合用作军粮,但馒头这食物若是推广开,对百姓可是大有裨益。
既然麦粉可以做馒头,想来换成其他谷物也可以。”
刘盈有些不确定:
“咱们大可以试试,可行不代表好吃啊!
就算单单一种不行,咱们也可以几种掺着来。”
萧何笑道:
“公子心系百姓,躬行实践?,大王得此佳儿,真令我羡慕不己啊!
可惜我家中那几个孽障都愚钝的很,哪个都没有公子颖悟绝伦。”
刘盈脸红,刘盈得意。
嘿嘿,萧叔真不愧是丞相,就是会瞎说大实话。
刘盈转头看向刘邦:
“父王,我也就罢了,二表兄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你不给个赏赐吗?”
刘邦怒瞪,区区一个馒头罢了, 这两个竖子侥幸鼓捣出来一点成果,怎么就成了大功劳了?
吕产连连摆手,他可不想当馒头侯。
“不必了,不必了!
功名但凭马上取,才是大丈夫,真英雄。
等将来我打了胜仗,立下了大功,大王再封赏我也不迟。”
刘邦这才露出笑来,还是吕小二懂事。
不像某个竖子,成日里就琢磨怎么从乃公身上拔毛了。
萧何进言道:
“大王,咱们接下来大可在百姓之中推广这馒头的做法,也许可以缓和一些关中缺粮的问题。”
其实馒头只是引子,萧何的意图是提醒大王关中缺粮的问题,可惜刘邦仍然没有重视起来。
在他看来,打仗缺粮简首太正常了,从百姓手里搜刮也是诸侯的常态。
就算日子苦也没办法,忍忍也就过去了。
张良默默念叨着“馒头”这个名字,也颔首道:
“众人共食“楚蛮之头”,对关中父老来说,绝对是能提振士气,民心大振的好事!”
刘盈算是知道,项羽这家伙在关中是多么遭人恨了。
想想也对,谁要是把他的家烧了,把他亲朋好友父母兄弟给嘎了,那他绝对和那厮不共戴天。
每日啃一口楚国蛮子的头,虽然不能立时就报仇,但也能出一口恶气。
听萧何说要找人推广馒头,刘盈立即自告奋勇:
“丞相,推广馒头这活儿不如就交给我们吧!”
刘邦冷哼了一声,嗤笑道:
“你这竖子,还没剑长呢,就想办差了?”
刘盈不搭理这狗嘴里不吐象牙的。
你只是区区一个大王罢了,人家丞相才是做主的。
“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日日对着案牍穷首皓经,早晚成了书呆子。
那些征召来的伴读,这几日己经陆续到了。
我看他们每日飞鹰走狗、西处生事,倒不如给我们安排点差事。
不仅不用无所事事,还能了解一些民生之疾苦。”
知弟莫若兄,吕产早就看透了刘盈的小九九。
虽然他嘴上说的冠冕堂皇,但实际上就是想有了借口,光明正大的出宫去玩。
(http://www.00ksz.com/book/dedggd-4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