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同样是诸侯王,做王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8章 同样是诸侯王,做王的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初秋的风己带着一丝凉意,吹过中原大地,却吹不散弥漫在诸侯王庭间的压抑与猜忌。

赵王张敖近乎投降的谄媚之举,如同一块投入水潭的石头,在诸王之间激起了层层涟漪。

消息传开之后,淮南王英布与梁王彭越此刻却出奇地一致,爆发出毫不掩饰的嗤笑。

“无胆鼠辈!”

英布将酒樽随手一掷,脸上满是鄙夷:

“堂堂赵王,竟将身家性命拱手交予他人,这和引颈就戮又有什么区别?

真是可惜了那张耳,英雄一世,竟然虎父犬子。”

……

彭越的目光贪婪又垂涎地望着北方。

乱世之中,唯有握紧刀兵,掌控自身命运才是王道,张敖此举,愚蠢至极。

梁国和赵国之间不过隔着一个东郡罢了。

张敖如此怯弱,凭什么占了赵国那么大的地盘?

彭越目不转睛地盯着梁国的地图,觉得自己的国家还是有点太小了。

更妙的是,赵王把大部分军队都调用到了北方,若将来真的打起来,他刚不过汉国,还收拾不了张敖小儿吗?

“张敖……呵,真是把他父王的脸面名声都丢尽了。

不过,如此也好,这富庶却懦弱的赵国正是上天赐给寡人的机会,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

长沙王吴芮独自踱步于庭中,心中不住的盘算。

陛下固然忌惮异姓王,但动手总要分个先后,比起英布和彭越,吴芮觉得自己还是有点优势的。

因为他从头到尾都没和大汉为敌过。

但吴芮又忍不住有些忧虑,长沙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属实是一块让人垂涎的肥肉,他不是没听说朝廷缺钱,就怕陛下他为了金子,脸都不要了。

届时,朝廷发一笔横财,武将挣一波军功,就此达成只有他受伤的世界。

所以,听说了赵国的举措之后,他其实心动极了。但拿起舆图琢磨了半晌,吴芮却又失望的坐了回去。

他也想将长沙国的精兵调往淮南国边境,以此换取朝廷的信任。

可惜,这念头刚冒出来,就被现实的冰冷浇灭。

他的邻居是英布!

那个暴烈如火、睚眦必报的英布。

淮南国可不是代国那个近乎透明的软柿子。

吴芮几乎能想象到,只要长沙兵马稍有异动,英布那厮绝对会毫不犹豫地以此为借口,悍然提兵来攻。

以英布之勇猛善战,长沙国能支撑多久?就算朝廷最终发兵救援,恐怕他吴芮早就成了英布手底下的冤魂了。

“唉——”

吴芮长叹一声,心中的那点蠢蠢欲动被现实的困境压了下去。他只能遗憾地放弃了这个看似“”的想法。

无论是刘邦还是英布,都是强敌,他这样的平庸之人,就得小心再小心,谨慎再谨慎,在这夹缝默默地观望,为自己寻一个最有利的出路。

不同于这些异姓诸侯,新受封的楚王刘交,面对天幕带来的不利情形并没有惶惶不可终日,或者急于表忠心。

他知道,嘴巴上说再多都是虚的,等陛下想明白了,就该知道,他是不可能造反的,就算天幕所示,楚国最终除了悖逆之徒,那也应当是不知多少代之后了。

强如始皇帝,都难免因为不孝子孙,国家二世而亡。他的后代里出了一个叛贼,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

总不能后辈干的事,却让他这个祖宗背锅吧!

刘交知道,陛下册封他为楚王的目的,一是镇压楚地项羽以及楚国贵族的残余势力,二是制衡淮南王英布和梁王彭越。

所以,刘交根本毫不掩饰的把兵马都陈于两国边境。

而对于镇压和安抚国内,刘交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

息武兴文。

如何息武兴文,这就要说道他当初的经历了。

秦国还没亡的时候,他曾经到咸阳城向大儒浮丘伯学习。

后来秦王驱逐方士,儒家士子同样遭到了连累,他这才中断了学业。

所以刘交在儒家拥有大批的人脉,此次就藩的时候,他以隆重的礼节,把昔日同窗好友穆生、白生、申公,都请来楚国,担任中大夫。

同学×

不,这都是牛马√

至于如何打消陛下的疑心,刘交不是不想效仿赵王,求一个深得陛下信任的国相。

但楚国的情况却和赵国不同。

楚国曾经是项羽统治的中央区域,朝廷需要一个“地头蛇”,担任朝廷与楚国地方豪强、旧贵族之间沟通的桥梁,以安抚地方,稳定楚国的局势。

而楚地的贵族势力,也需要这样一个熟悉且有分量的人物来代表他们的利益。

所以双方互相妥协之下,楚国的国相由堂邑侯陈婴担任。

陈婴在楚地根基深厚,威望卓著,又深谙本地人情世故。

无论是刘交还是刘邦都不可能换掉他。

所以,最终,刘交还是选择了春秋战国之时最常见的手段——

派质子。

学宫己经搬迁到长安,他的恩师浮丘伯也在。

所以刘交选择首接将儿子刘郢客送去长安城,名义上是去学习《诗经》和儒家经义,实则是作为质子,外加和下一任君王打好关系。

刘交觉得,楚国的每一任继承人都可以如此做,以后每一任楚王都和皇帝关系亲密,他不信还会出了反叛之事。

楚国的文人和贵族都来搞文学艺术,刘交相信,金戈铁马的肃杀一定会逐渐被丝竹管弦、郎朗书声所取代。

昔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志气,必然逐渐在这种安然的环境之下消磨殆尽。

如今诸侯和朝廷之间的关系就如同压抑的火山,谁也不知道这脆弱的平衡何时会被打破。

之所以暂时没有人轻举妄动,都是贫穷使然。

人穷志短,国穷多乱,没钱没粮没人口,就只能默默积蓄实力。

毕竟,无论是自保,还是造反,都需要强大的实力作为底气。

谁也没想到,最先打破这种寂静的是赵佗。

在帝国最南端,那瘴疠弥漫、山川阻隔的百越之地,这位雄踞岭南的秦国旧将终于露出了野心和獠牙。


    (http://www.00ksz.com/book/dedggd-2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