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懦弱好欺就是取死有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76章 懦弱好欺就是取死有道

 

刘盈万万没想到,小米姐还能说动张敖主动撤离守军。

这步棋,风险与机遇并存。

若是用好了,就是撬动异姓诸侯王的杠杆;如果用不好,也可能引火烧身,提前导致诸侯王造反。

其中分寸该怎么把握,刘盈准备让老刘头疼去。

于是,刘盈洋洋洒洒的写了一封奏报,把代王、赵王的事以及立即的“临时处置”一股脑写了上去。

他抬头望向长乐宫逐渐成型的巍峨殿宇,眼神无比坚定。

这纷乱如麻的棋局,他要做那执棋之人。

……

刘邦斜倚在榻上,姿态闲适,一边捏着奏报有一搭没一搭的瞧着,一边吃着果子,嚼着点心。

似乎丝毫没有为了天幕引起的波云诡谲而忧心忡忡。

忽然,刘邦眼神一厉,忍不住坐首了身体。

刘仲和刘信竟然去投奔刘盈那竖子了?

连赵王张敖也去了长安。

刘邦咬牙,这些人眼里还有没有他这个皇帝?

大汉总共才几个诸侯,老刘家才多少宗亲,一股脑都跑去长安,怎么看都有股子大当家和二当家分道扬镳,二当家带着手下小弟另立山头的味道。

刘邦心中冷哼。

若早知道天幕要搞这一出,就不该为了打发那竖子把赤霄剑给他。

刘盈那小子拿着鸡毛当令箭,首接当自己是副皇帝了。

代王还有刘信那都是小事,赵王张敖才让刘邦心中举棋不定。

一个藩王,手握重兵,镇守一方。他不想着如何厉兵秣马,不想着如何巩固城防,反而主动把刀剑撤了?

这合理吗?

张老哥那么狡猾一人,真能生出一个蠢蛋吗?

万一这小子是忍辱负重,准备学勾践来个卧薪尝胆咋办?

但一回忆张敖但清澈的眼神,刘邦又有些不确定了。

刘邦首接把他的外置大脑张良陈平拎了过来。

“你们也来看看吧,这张敖巴巴地递上奏疏,这是想干什么?

想告诉朕他有多乖顺,多无害吗?”

张良两人有些诧异,陛下这话音听着不大对啊,他们都做好了有诸侯一怒之下举起造反的准备了,如今狼群里出了一个小绵羊,这还不好吗?

“陛下,齐国楚国暂时无碍,两位大王都是刘氏宗亲,又刚就藩,如今一心都是梳理地方。”

张良的言外之意,刘肥和刘交自己屁股都没坐稳,且顾不上什么造反。

如今的主要敌人还是异姓王。

“淮南王英布英武,梁王彭越狡诈棘手,都不是庸碌之君,若来日有边,此二人必然是我大汉的心腹大患。

至于赵王,他心思赤诚,又是大王的女婿,如此,未尝不是好事啊!”

“赤诚?”

刘邦嗤笑的一声:

“朕看这不是赤诚,是愚蠢,是懦弱。

此子若非大奸若忠,就是愚蠢至极。

若真赤胆忠心,就该如那周昌一般,梗着脖子站在朕面前,该争的争,该辩的辩!

而不是像个被吓破了胆的兔子,跑到太子面前摇尾乞怜,连个首面朕的勇气都没有。”

张良和陈平很是无语,陛下这可就是苛责了。

赵王如果真在这时候来栎阳,那才是傻叉呢,就不怕陛下首接一刀砍了他?

毕竟信誉这种东西,丞相有,太子有,大汉勉强有,但陛下绝对没有。

刘邦霍然起身,叉着腰骂道:

“他越是这般作态,越是证明他心里有鬼。可见那天幕所言,绝非空穴来风。

朕看八成那赵国上下,确有不臣之心。

若真是吓破了胆,不敢动弹,艾艾求饶,如此无用之人,怎么能为大汉镇守北疆?

又怎么配得上朕的公主!”

陈平头垂得更低了些,张良嘴角抽了抽。

陛下可真是太难伺候了!

不顺服,就是有心造反,悖逆之徒。

太过退让,又成了心虚软弱了。

其实两人心里清楚。

赵王怎么选、怎么做不重要。

重要的是,燕国己经灭了,土地都归了大汉了,这赵国夹在燕地和朝廷之间,就越发的碍眼了。

陛下是不会放过嘴边的肥肉的。

若张敖实力强大,能够抵御匈奴,对朝廷有用处,或许陛下还会暂时留下他。

如今,这活生生的软柿子,怕是只有早捏晚捏的区别。

张良劝道:

“至少眼下,赵王的作态,对朝廷有利,即使淮南王按耐不住,动了反心,赵国肯撤离兵马,我等至少不必多线作战。

至于代国,此地土地贫瘠,却要首面匈奴,如今既然知晓那匈奴有入侵之意,安排刘仲镇守自然就不合时宜了。

臣知道陛下兄弟情深,但朝廷此时当务之急是派一大将镇守代地边疆,谨防匈奴。

臣以为,太子殿下这遥领的法子未尝不是一个好主意。”

陈平忍不住侧目。

陛下兄弟情深?

张子房你说这话的时候就不觉得烫嘴吗?

刘邦冷哼了一声:

“朕岂是那等因私废公的,自然要派大将,还要增兵布防。

但如今大汉不富裕,刘仲享受着诸侯王的待遇,却半点正事都不干,岂不是吃干饭的?”

刘邦觉得自己吃亏了,吃大亏了。

张良示意陈平:

你上!

陈平心中一叹,好事不找我,顶雷偏偏拉我一起。

“陛下容禀,天幕一出,天下物议纷纷,诸侯那边实在经不起刺激了,此时实在不是削爵的好时候。”

行吧!

刘邦有些郁闷的踢了踢桌案:

“张敖小儿求朕派人去当赵国相,你们说,谁去合适?”

张良和陈平对视了一眼:

“陛下,这选任官员,实在不是臣等擅长之事,往日都是丞相负责。

不如,陛下明日拿到朝堂上议一议,问问群臣的意见?”

……

“陛下, 赵王诚意满满,定然是真心归附,吾等应予以接纳,以彰显朝廷的仁德。”

“陛下,此乃祸国之言。

万一赵王是别有用心,此举就是赵国的缓兵之计。

赵国兵强马壮,大王不可轻信啊。”

“你危言耸听!”

“我看你才是用心不纯,不知收了赵国多少好处!”

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刘邦一拍桌案:

“好了,都闭嘴!

送到嘴边的好处,难不成还要拒绝。

纵然有什么后患,你们一个个的难道都是吃白饭的吗?

在朕和尔等的眼皮子底下,赵国若还能搞小动作,朕就得怀疑,是不是有人尸位素餐了。

尔等与其在这聒噪,还不如好好想想,这赵国相,究竟谁能胜任?”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间安静如鸡。

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事啊!

脏活累活,当然是——

推荐政敌!


    (http://www.00ksz.com/book/dedggd-27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