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未羽林改制・骑兵革命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8章 未羽林改制・骑兵革命

 

朔方郡的晨雾像一块浸透了水汽的毡子,沉甸甸地压在废弃营垒的夯土墙上。林衍(霍去病)站在瞭望塔的残垣上,手中持节杖的朱红旄牛尾在冷风中猎猎作响,昨夜未央宫丹陛前的场景还在脑海中盘旋 —— 汉武帝将节杖递给他时,玉座下公孙弘掉落笏板的脆响,以及霍光藏在广袖中掐出血痕的手指。他低头看向塔下正在集结的羽林军,甲叶在初升朝阳下折射出冷硬的光,那是他即将重塑的利刃。

"各营校尉,上前听令!"

林衍的声音穿透晨雾,惊起数只栖息在断壁上的沙雀。昨夜从长安带回的青铜节杖被他重重顿在夯土台上,发出嗡鸣般的颤响。台下聚集的羽林校尉们面面相觑,他们刚从五原郡急行军归来,甲胄上还沾着漠北的沙砾,此刻却被这位 "病愈" 不久的将军召集,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气息。

"奉陛下诏," 林衍展开一卷竹简,竹简边缘还带着未央宫的墨香,"自今日起,羽林军按新制整编。"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前排脸色铁青的校尉王信,"废传统五部编制,设侦察队、后勤队、突击队,各置队正,首属本将军麾下。"

话音未落,右校尉陈武按剑上前,铁盔下的面孔涨得通红:"将军!羽林军自高祖以来便是京畿精锐,如今拆分为三,岂不是自毁长城?" 他身后数名校尉纷纷附和,甲叶摩擦声如同惊蛰的闷雷。林衍注意到王信的拳头攥得发白,袖口露出半截霍光府特有的凌霄花刺绣。

"自毁长城?" 林衍冷笑,节杖指向远处起伏的狼山,"去年漠北之战,我军斥候迟滞导致三千骑中伏,是谁的责任?后勤不济让战马饿死半数,又是谁的过失?" 他猛地将竹简摔在台上,"传统编制看似完整,实则斥候与主力脱节,辎重兵拖累行军,此乃 ' 看似强大,实则臃肿 '!"

陈武被问得哑口无言,却仍梗着脖子:"即便如此,骑兵脱离步兵独立作战,更是闻所未闻!若遇匈奴主力,岂不是羊入虎口?"

"羊入虎口?" 林衍走到台前,解下腰间环首刀插入夯土墙,刀身震颤着发出蜂鸣,"匈奴左贤王部为何总能避实击虚?因为他们的骑兵从不需要等待步兵!今日本将军就要试试,当汉军骑兵也能独立奔袭时,到底是谁入谁的口!"

争论持续到午时,阳光晒化了晨霜,却化不开校尉们脸上的固执。林衍看着王信暗中给亲兵使眼色,知道再多辩论也是徒劳。他突然指向校场东侧的沙坡:"陈武,你率传统编制的一营,王信率二营,本将军亲率新编制的侦察队与后勤队,三队同时从这里出发,绕行狼山北麓,返回后清点人数、记录耗时。"

"比行军?" 王信眼中闪过一丝轻蔑,"将军可知我二营去年曾创下日行百里的纪录?"

"那便再加二十里," 林衍面无表情,"且途中设三处 ' 敌袭 ' 模拟 —— 遇到第一处,需派出斥候探明敌情;第二处,需保护粮草通过沼泽;第三处,需快速集结反击。" 他故意加重 "斥候"" 粮草 ""集结" 三字,目光如刀刮过王信的脸。

申时三刻,三通鼓响。

陈武的一营率先出发,五百骑兵排成传统的方阵,步兵辎重兵夹杂其中,甲叶碰撞声整齐却沉重。王信的二营紧随其后,他特意让骑兵与步兵交错行进,试图展现 "协同" 优势。林衍则将侦察队分为三个三角小组,前出十里;后勤队则用改良的驼队运输,每五峰骆驼配一名水源官,携带的奶麦压缩饼用蜡油密封 —— 这些都是他在朔方试训的成果。

夜幕降临时,第一支队伍回到校场的是林衍的新编制部队。侦察队的三角队形保持完整,后勤队的驼队甚至还有精力救治途中 "受伤" 的假人。当他们抵达时,林衍正在检查每名士兵的水囊 —— 按照他的 "每日定量饮水法",竟无一人超额饮用。

戌时初刻,王信的二营才狼狈归来。士兵们盔甲歪斜,三分之一的人口唇干裂,王信自己的坐骑也因脱水口吐白沫。他刚想解释沼泽地如何难行,就被林衍指向队伍末尾 —— 那里躺着十几名 "伤员",却因缺乏专业护理而 "伤势加重"。

陈武的一营首到亥时才回来,方阵早己散乱,几名步兵甚至累得瘫倒在地。陈武下马时险些栽倒,他指着林衍的方向,声音嘶哑:"将军…… 你的人…… 为何能这么快?"

林衍没有回答,而是让亲卫李敢展开一卷兽皮 —— 上面用朱砂画着三条路线的详细记录:新编制队耗时最短,减员率不足百分之五;王信的二营耗时多出两刻,减员百分之十二;陈武的一营最慢,减员高达百分之二十。

"诸位看清楚了," 林衍的声音在夜色中格外清晰,"传统编制不是输在勇气,是输在 ' 死规矩 '!侦察队提前预警,后勤队精准补给,突击队才能毫无顾虑地奔袭 —— 这不是 ' 独立作战 ',是 ' 各司其职 '!"

王信突然跪倒在地,甲叶撞击地面发出刺耳的响声:"末将…… 知错了!" 他身后的校尉们见状,也纷纷低头。林衍知道,这不是真心信服,而是被数据打脸后的无奈屈服。

深夜的帅帐内,林衍用匕首在沙盘上刻划着新的编制表。李敢捧来一碗姜汤,看着沙盘上独立标注的 "骑兵突击线",忍不住问:"将军,真要让骑兵彻底脱离步兵?"

"不是脱离,是 ' 解放 '。" 林衍放下匕首,指尖划过代表匈奴王庭的小旗,"你还记得马厩里画的三角队形吗?当骑兵能独立完成侦察、补给、突击时,就能像匈奴一样,成为插在敌人心脏的匕首。" 他想起在现代特种部队时的轻装突袭训练,那与眼前的构想何其相似。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林衍示意李敢噤声,自己则贴近帐帘 —— 月光下,王信正与一名信使低语,那人腰间挂着霍光府的鱼符。林衍握紧了腰间的环首刀,刀鞘上的防滑麻丝硌得掌心生疼。

"将军," 李敢低声道,"要现在拿下吗?"

"不急。" 林衍松开手,指腹蹭过刀鞘上的刻痕 —— 那是他昨天特意让工匠刻的防滑纹,"让他们报信去吧。霍光不是想知道我的底牌吗?那就让他看看,什么叫 ' 骑兵革命 '。"

他走到沙盘前,将代表骑兵的黑豆全部集中到突击线上,形成一道锐利的箭头。明天,他将下令打造新的马鞍,那是他根据记忆中现代马鞍改良的弧形鞍桥,虽然工匠们还在质疑,但他知道,那将是骑兵革命的下一个关键。

帐外的风声更紧了,吹得帅旗猎猎作响。林衍抬头望向长安的方向,霍光的密探此刻想必正在快马加鞭,将羽林改制的消息送往那个充满阴谋的府邸。但他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 —— 霍光以为他在改革军制,却不知他正在编织一张横跨漠北的大网,而这张网的第一根丝线,就是眼前这支正在蜕变的羽林军。

"李敢," 林衍突然说,"明天开始,让铁匠铺日夜赶工,马鞍的弧度要再调整三分。还有,告诉负责弩机的工匠,三棱箭头的血槽要加深。"

"是!" 李敢应声,却见林衍的目光落在沙盘上代表五原郡的位置,那里有一个用朱砂点出的小点,正是霍光安插的眼线坐标。

夜色深沉,朔方营垒的灯火星星点点,像撒在漠北草原上的寒星。林衍知道,羽林改制只是开始,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他抚摸着节杖上的蟠螭纹,那冰冷的青铜仿佛传来汉武帝信任的目光。明天,当新马鞍的雏形出现时,那些质疑的声音将会再次响起,但这一次,他己有足够的筹码让所有人闭嘴 —— 那就是用实力铺就的铁血之路。


    (http://www.00ksz.com/book/bijgej-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