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预言颍川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预言颍川劫

 

建安八年的一个仲夏夜,谯县的观星台上万籁俱寂,只有铜壶滴漏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铜壶滴漏上的刻度显示,此刻己经是子时三刻。

荀恽站在观星台上,他的长发随意地披散着,手中紧握着一把算筹。他的目光专注地落在面前的星图上,算筹在星图上快速地移动,仿佛在寻找着什么重要的线索。

突然间,“咔”的一声脆响打破了夜的宁静。荀恽手中那根用了十年的紫檀算筹竟然从中断裂,断成了两截。他惊愕地看着手中的算筹,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荀恽缓缓抬起头,望向夜空。他的瞳孔骤然收缩,仿佛看到了什么可怕的景象。在东方的天穹上,火星(荧惑)正停滞在心宿二附近,形成了一种罕见的天象——“荧惑守心”。这种天象被古人认为是一种极其不祥的征兆,往往预示着天下将有大的变故。

然而,更让荀恽感到恐惧的是,代表死亡的舆鬼星官此刻正被一团血色云雾笼罩着。那团云雾如同一只狰狞的巨兽,张牙舞爪地吞噬着舆鬼星官,使得整个星空都显得异常诡异和压抑。

荀恽的手指颤抖着,他艰难地在星图上划过,最终停在了颍川郡的位置。他的声音嘶哑得几乎不声,仿佛被一股巨大的恐惧所笼罩:“颍川郡……三日之内,颍川必遭劫难!”

他跌跌撞撞冲下观星台,在石阶拐角处与夜巡的李典撞了个满怀。油灯滚落在地,火光照亮荀恽惨白的脸。

"荧惑入舆鬼,主大丧!"他死死抓住李典的甲襟,"颍川荀氏祖坟...他们要动颍川荀氏祖坟!"

李典望向西南方向,那里是颍川郡的方位。他突然想起去年在葛陂山洞看到的壁画——上面就画着火星照耀下的屠城景象,而领头之人腰间挂着的,正是荀氏家传的青铜罗盘。

"备马!"李典厉声喝道,"立即派人去颍川示警!"

但传令兵刚出城门就折返回来——所有战马都莫名躁动不安,拒食水草。兽医检查后发现,马槽里被人掺了能致癫狂的莨菪籽...

次日黎明,谯县西门值守的士卒听到急促的马蹄声。一匹浑身是血的河西骏马冲入城门,马背上的驿卒只剩半截身子,肠子拖了一路。他腰间的铜筒里,装着颍川太守阴修的亲笔血书:

"五月廿三,西凉轻骑三千突袭,己破阳城。城中荀氏学堂起火,子弟三十余人被困...贼首持郑浑手令,专掘名士祖坟..."

李典立即点兵,却发现城内半数守军被"夏侯惇"调往葛陂。更蹊跷的是:

武库中的强弩弓弦全被虫蛀

战马蹄铁内侧暗藏尖刺,长途奔袭就会刺入马腿

粮仓新到的粟米中混着大量砂石

"这是调虎离山!"荀恽翻检着《汉书·天文志》,手指停在某段记载上:"'荧惑守心,舆鬼主丧,其应在颍川名门'..."他猛地合上竹简,"他们要的不是城池,是荀氏祖坟里的东西!"

李典当机立断:

轻装简从,只带三十青州剑士

征用民间驴车,车轮包铁皮急行

每人携带双份箭矢与三日干粮

临行前,荀恽从祠堂请出家族秘藏的《星历考原》。书中夹着一页发黄的丝帛,上面画着荀氏祖坟的详细布局——在第七代家主荀淑墓下方,竟标注着个隐秘的地宫入口!

当李典率领着他的部队风驰电掣般地赶到颍川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瞠目结舌。只见荀氏祖坟所在之处,熊熊烈火腾空而起,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火势凶猛异常,仿佛要将这片土地都吞噬殆尽。

而在这片火海之中,三百名西凉精兵却显得异常镇定自若。他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挖掘工作,每个人都各司其职,没有丝毫的混乱。其中,有二十人手持青铜罗盘,仔细地定位着每一座坟茔的位置;五十人则专门负责破除墓道中的机关,他们手法娴熟,动作迅速,显然是经过了专业训练;其余的人则分散在西周,警惕地注视着周围的动静,以防有人前来干扰。

为首的将领更是引人注目,他戴着一副青铜面具,只露出一双眼睛,透露出一股神秘而威严的气息。他手中紧握着的那只青铜罗盘,正是荀氏家族的祖传之物!这只罗盘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仿佛拥有某种神秘的力量。

然而,更让人感到诡异的是,这些西凉兵似乎对荀氏祖坟的布局了如指掌。他们专挑历代家主的墓穴下手,而对那些陪葬品却视若无睹,完全没有丝毫的贪婪之心。这与一般的盗墓贼行径大相径庭,让人不禁心生疑惑。

"保护碑林!"李典长剑出鞘。三十青州剑士如猛虎下山,但刚冲入坟地就陷入苦战:

地面被提前撒了铁蒺藜

墓碑后藏着弩手

燃烧的松脂里掺了毒烟

混战中,王虎发现一个西凉兵撬开了荀淑墓的石椁。那人从椁中取出个青铜匣子,匣身刻着二十八星宿图案。当匣盖打开的瞬间,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一阵眩晕——里面竟是半幅残缺的《洛书》!

张牛趁机射杀持匣士兵,却被青铜面具将领拦住。两人交手十余回合,张牛的环首刀竟被对方用罗盘格挡——那根本不是罗盘,而是件奇门兵器!

荀恽拼死抢回青铜匣,发现《洛书》背面用针尖刻着西句谶语:

"荧惑现,金刀出。洛书合,天下覆。"

正当他苦苦思索其中含义的时候,突然间,地面毫无征兆地剧烈震动起来!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人猝不及防,荀氏祖坟也在这震动中摇摇欲坠。

就在众人惊愕之际,只听得一声巨响,荀氏祖坟的中央竟然裂开了一道三丈长的巨大缝隙!那裂缝犹如一张狰狞的巨口,无情地撕裂着地面,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进去。

透过那道缝隙,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底下似乎隐藏着一个石室。借着火光的映照,人们惊讶地发现,石室内竟然整齐地摆放着三十具黑漆棺椁!

这些棺椁看起来年代久远,但棺盖上的字迹却清晰可见。仔细一看,每具棺盖上都刻着当世大儒的名字,显然这些棺椁的主人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

而最让荀恽震惊的是,在这三十具棺椁的最中央,有一具棺椁上赫然刻着“荀彧”二字!

“这是……”荀恽的声音颤抖着,他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的表情,“他们要杀尽天下名士!”

突然间,一支冷箭如闪电般疾驰而来,准确无误地射中了他的肩膀!箭杆上绑着一块绢布,在风中猎猎作响。李典定睛一看,只见那绢布上用鲜血般的红字写着:“以洛书换荀爽棺”。

李典惊愕地抬起头,目光穿越黑夜,落在远处的山岗上。月光如水,洒在山岗上,照亮了一个身影——郑浑!他那只铁手在月光下泛着令人胆寒的寒光,仿佛是来自地狱的使者。

在郑浑的身旁,有一个囚笼,里面关着一个人。李典定睛细看,心中猛地一震,囚笼里关着的竟然是真正的颍川太守阴修!而阴修的手中,正捧着另外半幅《洛书》!

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郑浑的铁手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与《洛书》完全一致的纹路,那些纹路如同活物一般,在他的铁手上缓缓蠕动着,仿佛在诉说着某种不为人知的秘密……


    (http://www.00ksz.com/book/bifbfj-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