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小院那场“丰收尝鲜节”首播的余温,如同夏末的晚风,带着醉人的甜香,久久不散。平台后台的数据曲线,在经历了最初的爆量脉冲后,并未如常回落,而是稳稳地站在了一个令人瞠目的高位平台上。河西李老栓的精品草莓,在智能仓“黑科技”加持的背书下,成了全网爆款,订单排到了下个月;冯家小院的“阳光葡萄”限量预售,三秒抢空,评论区成了大型“求补货”和“晒单返图”现场;青林板栗、柳林山核桃、平山冷水芹……所有带着“春晓优品”标识、贴着“本地首采”、“冯工土法保鲜”标签的农产品,都成了品质和良心的代名词。
这股汹涌的“尝鲜”潮,带来的不仅是订单和口碑,更是一股沉甸甸的、源自市场的巨大信任。这份信任,如同初秋最澄澈的阳光,照亮了“春晓”前进的道路,也引来了资本巨轮更深远的锚定。
启明资本追加投资的协议,在省城最顶级的金融大厦顶层会议室签署。没有镁光灯闪烁,没有冗长的仪式,只有王浩、李清然与启明张总三人沉稳的落笔。协议金额远超A轮,资金将专项用于三块基石:其一,在临川建立永久性的“春晓农业技术研究院”,冯正阳担任首席科学家,拥有独立预算和研发决策权;其二,“春晓优品”平台的全国化供应链深度整合与智能化升级;其三,设立“春晓惠农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合作县域的冷链基础设施普惠化建设。
“王总,李总,”张总放下签字笔,笑容诚挚而带着一丝敬佩,“启明这次追投,看重的不是短期的GMV(成交总额),是‘春晓’己经跑通并证明价值的‘本地化+技术下沉+平台链接’的生态闭环。冯工的技术研究院,是护城河;惠农基金,是扎向更广阔泥土的根系;而平台,是链接这一切、释放价值的主动脉。我们相信,这才是未来。”
王浩与之握手,目光沉静:“张总,信任无价。‘春晓’的根在泥里,枝叶向光生长,但结出的果子,必须是所有参与者都能尝到的甜。”
临川县物流中心东侧,一片曾经堆满建筑材料的空地,此刻被平整出来,围上了崭新的围挡。围挡上,是醒目的效果图——一座设计现代却不失朴拙的建筑,主体是简洁的钢结构和大面积落地窗,屋顶却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大面积的太阳能板和雨水收集系统,建筑一角延伸出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里面似乎有模拟的农田场景。效果图下方,一行大字:“春晓农业技术研究院(筹)奠基仪式”。
奠基仪式没有邀请媒体,只来了“春晓”核心团队和启明资本的代表。王浩、李清然、张总手持系着红绸的铁锹,象征性地为奠基石培土。冯正阳也来了,穿着李清然特意给他准备的、明显不太合身的崭新西装,别扭地站在一旁。他看着效果图,又看看脚下刚刚挖开的、散发着新鲜泥土气息的基坑,厚厚的镜片后,眼神复杂得难以言喻。
“冯工,”王浩将铁锹递给工作人员,走到冯正阳身边,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那片基坑,“这是你的新战场。以后,不用再钻库房,也不用背着帆布包满山跑了。实验室、分析仪器、助手,都会配齐。”
冯正阳沉默了片刻,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西装的衣角,那里很快沾上了一小块不起眼的污渍。他抬起头,看向王浩,声音有些发干:“王总……那些瓶瓶罐罐……是好。可我的‘土法子’,是在泥地里、在驿站里、在茶山上,跟李老栓、王桂花他们一起,摔打出来的。关进亮堂的实验室……那点子灵光,会不会就没了?”
他的担忧首白而质朴,像一块未经打磨的原石。
王浩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指向效果图上那个巨大的玻璃温室:“看见那个了吗?那不是摆设。里面会模拟不同地域的农田、山地、水源环境,给你种真的草莓、板栗、茶叶!你的实验室,一半是精密的仪器,另一半,就是那片‘微缩的田野’!你需要上山,随时可以上山!研究院的课题,就是解决农户地头最疼的问题!你的根,还在泥里。”
他又指向基坑旁边特意保留下来的一小片空地,那里堆着一些从河西、青林驿站拆下来的、己经完成历史使命的“土设备”部件——老旧的循环水泵、变形的水槽、斑驳的保温板……“这些‘老伙计’,会放在研究院的门口,当‘镇院之宝’。提醒每一个进去的人,‘春晓’的技术,是从哪里长出来的。”
冯正阳看着那片空地,看着那些沾满油污和泥土的“老伙计”,再抬头看看效果图上那座充满科技感的建筑,镜片后的眼睛渐渐亮了起来,一丝属于“土专家”的狡黠笑意爬上嘴角:“那……我的辣椒苗、大蒜汁试验田,也能搬进去?”
“当然!”王浩肯定道,“你的‘植物源营养液’,就是研究院的第一个重点课题!给它配上最先进的成分分析仪,搞清楚它为啥能驱虫增香,让它从‘土方子’变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金钥匙’!”
冯正阳终于咧开嘴,重重地点了点头,那身不合体的西装似乎也不再那么别扭了。
奠基仪式结束,人群散去。夕阳的金辉洒在围挡和新鲜的基坑上。王浩独自站在那片特意保留的空地前,看着那些沉默的“老伙计”。李清然走了过来,递给他一瓶水。
“浩哥,研究院的框架搭起来了,平台全国化的步伐也在加快,”李清然看着远方正在建设中的智能仓二期工地,语气带着兴奋也有一丝凝重,“摊子越来越大,感觉肩上的担子……也更沉了。”
王浩拧开水瓶,喝了一口,目光依旧落在那堆斑驳的“土设备”上。“清然,你看这些,”他指着那些部件,“它们丑,笨,甚至简陋得可笑。但就是这些东西,在最艰难的时候,帮李老栓保住了草莓,帮王桂花存下了板栗,帮我们扛过了宏远的围剿,在北山救过冯工的命。”
他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清然:“研究院再亮堂,平台再宏大,供应链再智能,都不能忘了,我们是从这里爬起来的。根扎得深,树才能长得高,才能经得起更大的风。研究院的课题,平台的选品,供应链的优化,最终那把尺子,得是农户账本上增收的数字,是消费者嘴里尝到的‘真味’。这把‘土尺子’,就是我们‘春晓’的金科玉律,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李清然顺着王浩的目光,看着那些在夕阳下仿佛镀上一层金边的“老伙计”,心中那因快速扩张带来的些许浮躁,渐渐沉淀下来。他重重点头:“明白!浩哥,这把‘土尺子’,我刻在心里!”
夕阳沉入地平线,将天边染成一片壮丽的金红。基坑的轮廓在暮色中隐去,唯有那些堆在空地上的“老伙计”,依旧沉默而坚定地矗立着,如同大地本身生长的脊梁。远处,智能仓的灯光次第亮起,如同星辰落入凡间。
车轮碾过初秋坚实的大地,身后是深扎于泥土的根脉,前方是科技与信任铺就的、通往金秋的广阔通途。序曲己响,丰收在望。
(http://www.00ksz.com/book/bhigab-7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