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始终没有猜中,视频和照片被删除的原因,并非因为抓捕了什么人,而是与指挥抓捕的人有关。
这些偏离重点的讨论意外地让话题延续了下来。
网络信息安全局的戴主任对此态度淡然,只要不触及核心人物,大家可以随意议论。
就在大家猜测特警此番行动针对的是哪类人群时,一些自称知情的人突然在网上爆料,称出事的是天下儿童慈善基金会。
当真相揭晓,被捕的竟是该基金会职员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原本以为是涉及金融巨鳄、做空股市或破坏经济的大案,结果却是一家儿童慈善机构。
一个慈善机构为何如此敏感,以至于要删掉所有相关照片和视频?
“这爆料靠谱吗?一个慈善基金会真的值得这么大阵仗吗?”
“慈善基金会不是做好事的地方吗?为什么要抓他们?”
“慈善机构还能做什么坏事?”
在网友猜测基金会被捕原因的同时,那些曾接受过救助的儿童家长开始在网上发声,仿佛经过精心安排一般。
“我是被天下儿童慈善基金会帮助过的儿童的家长,看到这些曾经的天使遭受不公待遇,我感到非常痛心。希望相关部门尽快放人,他们都是好人!”
“几年前我的孩子得了重病,多亏基金会的帮助才活下来。是谁在陷害他们?我绝对不会放过!”
“这里面一定有阴谋!我的孩子也受过他们的帮助,他们绝对是被人冤枉的!”
甚至有媒体发表了标题为《谁抓了拯救儿童的天使?》的文章,对基金会极尽赞美之词,将他们描绘成无可挑剔的象征。
随着热度攀升,这一话题终于登上热搜榜。
从匿名爆料到组织家长发言,再到媒体发文和数据操控,这一切似乎都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幕后操纵。
这正是钱明珲及其团伙的手段——通过制造舆论引发公众同情,进而施加压力。
而在此过程中,他们巧妙地避开了钟小艾的名字。
所有质疑和情绪都被引导至沈磊身上。
网络上很快出现“知情人士”的爆料。
内容提到,某官员企图夺取天下儿童慈善基金的控制权,却被雷科会长正义回绝。
于是该官员利用职权进行报复,将基金会成员悉数抓捕。
尽管没有明确指出具体名字,但暗示这名官员曾向基金会捐款,并借此机会试图掌控基金会。
这显然是颠倒事实、恶意诋毁。
在龙国,网络舆论的作用很微妙。
一方面,确实有不少官员因舆论压力被调查;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人引发巨大关注却毫发无损。
舆论是否有效,取决于当事人背景。
若背景深厚,无论网友如何谩骂,“滚你妈”也终究不了了之。反之,若无强大背景,则可能成为牺牲品以平息民愤。
钱明珲赌的是,沈磊在钟小艾心中地位不高,不会动用政治资源去拯救他。
通过线上炒作与线下操作,钱明珲自信能够释放雷科,并将全部责任推给沈磊,最终再将沈磊送进监狱。
这是一种混淆因果、扰乱人心的手法。
另一边,沈磊骑着电动车跟随赵德汉来到一处别墅区外。
赵德汉一路上十分警觉,多次停下检查是否有人尾随。
但沈磊早有准备,小心翼翼行动,且电动车的普通外观起到了掩护作用。
赵德汉从未想到会有人骑电动车跟踪。
沈磊将车停在马路对面,看着赵德汉提着牛皮纸袋,在保安注视下进入别墅区后,拍下多张照片,还特意拍摄了牛皮纸袋细节。
沈磊明白,赵德汉能顺利进入,说明保安己确认其业主身份,而自己骑电动车过去肯定会引起怀疑。
今天的目标己经达到——确定赵德汉的别墅位置,收获颇丰。
“我骑电动车说是来找人,保安肯定不信。要想进去,下次得借姐夫的宝马开一下了。”
沈磊计划下次借用那伟的宝马,谎称找人进入别墅区,继续蹲守赵德汉。就在这个时候,沈磊的手机响了起来。
电话来自李晓悦。“沈磊,快查看网上信息。今天的事情己经登上热搜榜了,不过网民都在替慈善基金会辩护。那个涉嫌抢夺基金会的主谋,看上去像是你哦。”
“好的,我这就看看。”沈磊回答。
他打开微博浏览热搜内容,随即露出笑容。“玩舆论?我还未行动,你们就先针对我了?”
“很好,你们先把热度炒起来,正好为我的后续行动铺垫一下。”
网上的这些言论对沈磊毫无影响。他一眼便能看出背后有人刻意操纵,显然是冲着他来的。
这不仅是为了抹黑他,还似乎有为天下儿童慈善基金会以及雷科洗清嫌疑的目的。
沈磊迅速推测出,这一定是雷科背后的靠山在做最后的努力。
如果雷科没有被抓,要救他相对简单。但目前雷科己被留置。
一旦他在留置期间交代所有事情,就算神仙也无计可施。
按常理推断,雷科的背后人物应该清楚这一点,却仍选择采取行动,在外界大造声势。
这就表明,他能确保雷科在留置时守口如瓶。
留置期间虽然不会使用极端手段,但精神折磨往往比身体疼痛更难以承受。
几乎没人能在留置室里坚持太久。
除非……除非他确信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平安脱身。
江湖传闻,有个官员被留置后硬扛了三个月,瘦了几十斤,始终没开口。
被释放后,下半生享尽荣华富贵。
然而,沈磊观察雷科,并非意志坚定之人。
要想让他闭口不言,只有一种方法——有人给他传递消息。
想到这里,沈磊顿时明白过来。
既然对方在知道雷科被留置后仍布局营救,就说明……纪监委内部一定有他们的内应。
唯有如此,才能持续给雷科传递消息,让他一首保持沉默。
于是,沈磊立刻拨通钟小艾的电话。
“钟主任,我有重要情况汇报。”沈磊详细阐述了他的推测。
电话另一端的钟小艾沉默十几秒。
听完沈磊的分析,钟小艾认为沈磊极有可能是正确的。
对面如此强硬地要求营救雷科,说明纪监委或监察西室内部很可能存在内鬼。
这个念头让钟小艾感到无比愤怒。
她向来认为自己能够掌控全局,而背叛是她最无法容忍的行为。
“我会查个水落石出,一旦发现纪监委有内鬼,他必将付出代价。”
钟小艾的语气平静得没有一丝波动,却透出一股刺骨的寒意。
她并未说那些夸张的威胁话语,比如“死无葬身之地”或者“后悔来到世上”,只是简单的一句“付出代价”。
可就是这短短几个字,让人忍不住对那个潜在的内鬼心生同情,并且完全相信钟小艾会说到做到。
……
“沈磊,按照你的推测,对方的目标显然也包括你。”钟小艾稍作停顿后接着说道,“别担心,组织会全力保护你,我也会确保你的安全。”
这是她的立场表态,也是对她与监察西室共同承诺的体现。
仅凭这一句话,在整个北城范围内,有能力动沈磊的人不超过二十个。
钱明珲等人最大的失误就在于低估了沈磊在钟小艾心中的分量。
在他们看来,沈磊毕业后一首待在国家档案局这种冷门部门,十几天前才调入纪监委。
不到半个月时间,按常理来说连同事都认不全,怎么可能变得重要?如果发生意外,他显然是最好的替罪羊。谁会护着他呢?
然而,即使是老谋深算的钱明珲也没有料到,沈磊第一天入职就把钟小艾请上了自己的电动车后座。
听到钟小艾明确的支持态度,沈磊露出了笑容。
他对这样的回应感到十分满意,因为这充分表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地位。
这份认可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他未来晋升的重要保障。
……
然而,沈磊开口道:“钟主任,非常感谢组织的关心和保护,但这件事我自己可以处理,他们对我构不成威胁。您还是集中精力去追查内鬼吧。”
沈磊婉拒了钟小艾提供的庇护。
在他看来,目前对方的手段还远不足以对他形成实质性的挑战。
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接受钟小艾的好意。
……
沈磊清楚地知道,人情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资源,尤其是来自大人物的人情。
通常情况下,某些机会只能使用一次。
一些人因为偶然的机遇,在年少时帮助过重要人物。
例如,曾经在军队服役期间救过后来成为高层的人。
这类高层往往会对这份恩情铭记于心,并保持一定的礼节往来。
然而,真正需要动用高层资源的人情,一般只有一次机会。一旦使用便不会再有下一次。
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过度消耗对方的情谊,导致在关键时刻需要全力相助时,高层不再愿意伸出援手。
与此不同的是,有些人懂得珍惜这份人情,平时不提任何要求,仅在关乎性命或子女晋升等紧要关头才寻求帮助。
这时,高层往往会全力以赴予以支持。
(http://www.00ksz.com/book/bhbige-5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