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番话,他说得断断续续,极其费力。
陈禾捧着碗,热水透过粗瓷传递到手心,却觉得心里某个地方微微发凉。
他明白陈太公的意思。
这位孤僻倔强的老人,在用他自己的方式,试图“成全”他,不让自己成为他前程的负累。
这份“成全”,带着一种近乎残忍的疏离。
他放下碗,站起身,对着陈太公,深深地作了一揖。
“太公的话,行舟明白了。您老放心,行舟定当专心读书,不敢懈怠。也请您老......保重身体。若有任何需要,一定让里正公带话给我。”
陈太公看着陈禾恭敬的姿态,浑浊的眼睛里似乎有什么东西闪了一下,快得让人抓不住。
他点了点头,只说了两个字:“好。回吧。”
没有多余的客套,没有挽留。
这就是送客了。
陈禾首起身:“那行舟先回去了。太公您歇着。”
他转身,轻轻退出了堂屋,走到院子里。
冷风立刻裹了上来。他走到院门口,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
陈太公依旧坐在那张旧圈椅里,背对着门口,面对着供桌和那方乌木牌位。
昏暗中,他那佝偻的身影显得格外瘦小、孤寂,像一尊凝固在时光里的石像。
只有那只放在扶手上、布满老年斑的手,似乎还在无意识地、极其轻微地着光滑的木头。
陈禾轻轻带上那扇吱呀作响的旧木门,将那个清冷孤寂的小院和那个沉默的背影关在了身后。
他沿着来路往回走。
天空依旧是灰蒙蒙的,冷风卷着地上的细沙土,打在脸上生疼。
手里还残留着一点温热。
陈太公那几句“不会拖后腿”、“不用惦记”的话,像冰冷的石头,沉甸甸地压在他心头。
路过村里的小河沟,冰面冻得结实实的。
几个半大的孩子正在冰面上抽着陀螺,嬉笑声在冷风中传得很远。
陈禾看着他们,脚步没停。
回到张里正家院门口,那股熟悉的、带着烟火气的暖意和喧闹声立刻涌了过来。
柱子正蹲在院子里,用小树枝在地上划拉着什么,看到陈行舟,立刻丢了树枝跑过来。
“禾哥哥回来啦!太公家好玩吗?”他仰着小脸,鼻头冻得通红。
陈禾弯腰,揉了揉他的脑袋,笑了笑,笑容里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复杂:“太公挺好。就是......有点冷清。”
“哦。”柱子似懂非懂,注意力很快转移,“禾哥哥快看!我在学写‘大’字!”他拉着陈禾去看他在地上画的歪歪扭扭的痕迹。
堂屋里,张婶把蒸好的年糕往盖帘上拾,热气腾腾。
张里正坐在火塘边,往里面添着柴火,抬头看见陈禾:“回来了?太公还好吧?”
“嗯,挺好的。东西都送到了。”陈禾走过去,在火塘边坐下,伸出冻得有些发僵的手烤火。
张里正看了他一眼,吧嗒了一口旱烟,烟雾缭绕中,声音低沉:“太公......就那性子。一辈子没儿没女的,独惯了,心里头......苦。他跟你说了啥吧?”
陈禾沉默了一下,把陈太公那番“不会拖后腿”、“不用惦记”的话,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
张里正听完,重重地叹了口气,烟锅在火塘边沿用力磕了磕,发出“梆梆”的闷响。
“唉!这倔老头!一辈子要强!他是怕啊,怕自己老了没用了,成了你的累赘,耽误了你!
他这是......把他自己那点念想都掐断了,就为了让你轻装上阵,没牵挂!”
他的语气里带着无奈,也带着深深的感慨,“你心里头......别怪他。他这辈子,不容易。能说出这话,不容易。”
陈禾看着跳跃的火焰,轻轻摇了摇头:“张伯,我不怪太公。我明白他的意思。就是......心里头有点......堵得慌。”
他无法准确描述那种感觉,不是委屈,也不是埋怨,而是一种沉甸甸的、带着酸涩的体谅。
“明白就好。”张里正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很沉,“太公的心思,咱们知道就行。该尽的孝心,咱们照尽。
他孤零零一个人,咱们多跑几趟,多看看,比啥都强。你也别想太多,太公说得对,你现在最要紧的,就是把书读好!
这才是对得起他,对得起里正,对得起你自己!”
张婶也端着拾好的年糕走过来,听到对话,把盖帘放在桌上,叹了口气。
“太公那人,是块捂不热的石头!可这石头缝里,未必就真没一点热气儿。行舟啊,别往心里去。来,尝尝婶子新蒸的年糕,刚出锅,热乎着呢!”
她拿起一块热气腾腾、雪白暄软的年糕,不由分说地塞到陈禾手里。
年糕烫手,散发着浓郁的米香。
陈禾捧着,咬了一口,软糯香甜,暖意一首熨帖到胃里。
他用力嚼着年糕,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含糊,“嗯,我知道。婶子做的年糕,真好吃。”
正月里的风,带着残冬的凛冽和爆竹硝烟的味道,刮过村里高低不平的土路。
积雪被踩踏得泥泞不堪,混着红色的炮仗碎屑,黏糊糊地粘在鞋底。年过完了,书院开学的日子也近了。
张里正家院门口,停着一辆雇来的、铺着厚厚稻草的骡车。
陈禾的书袋和简单的行李己经放在了车上。
张婶正把一个沉甸甸的蓝布包袱往陈行舟怀里塞,里面是新蒸的、切成厚片的黄米年糕,还有一小罐她熬的、凝成冻状的猪油。
“拿着拿着!书院灶上清汤寡水的,饿了就垫吧点!”张婶眼圈有些红,絮絮叨叨地叮嘱,“天还冷着,衣裳穿厚实点!晚上抄书别熬太晚,灯油该添就添,别省......”
张里正站在一旁,抽着旱烟,看着陈行舟,眼神里有欣慰,也有不舍。
“到了书院,安心读书。家里......柱子,还有太公那边,有我跟你婶子照应,不用你操心。”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要是......要是那边再有人找不痛快,别忍着,该告诉山长就告诉山长,该回来跟我说就回来跟我说!咱们村里出去的娃,不兴受窝囊气!”
(http://www.00ksz.com/book/bhb00i-6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