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偶遇苏张,匈奴奸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偶遇苏张,匈奴奸细

 

结拜的豪情与系统的激活让刘备心潮澎湃,但现实的难题——那三头牛的聘礼——依旧迫在眉睫。组建力量需要本钱,而本钱,往往需要第一桶金。

“大哥,俺老张这庄上还有些积蓄,三五头牛不在话下!俺这就去牵来!”张飞拍着胸脯,声如洪钟,对钱财浑不在意。

刘备心中感动,却摆手制止:“三弟,你的钱粮是咱们起家的根本,不可轻易动用。聘礼之事,既是承诺,也是考验。咱们兄弟当另寻良策,堂堂正正挣来这份体面。况且,若事事依赖三弟,大哥我颜面何存?又如何服众?”

关羽丹凤眼微眯,捋着长髯,深以为然:“大哥所言极是。大丈夫立于世,当自食其力,更当为长远计。三弟家资虽厚,亦非无穷尽。吾观大哥胸有韬略,必有生财之道?”

刘备微微一笑,目光投向院外:“钱粮兵甲,战马为先。涿郡马市,鱼龙混杂,或许有我等机缘。明日,你我兄弟同去马市,一探究竟。”

涿郡马市,喧嚣鼎沸。

汗味、马粪味、皮革味、尘土味混杂在燥热的空气中。马嘶人喊,讨价还价之声不绝于耳。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挤在人群中,刘备一身旧布衣,毫不起眼,但一双眸子时不时闪现一抹精光;关羽红面长髯,气度不凡,引人侧目;张飞豹头环眼,魁梧如铁塔,所过之处人群自然分开一条缝隙。这三兄弟走过哪里之后,人群中就会不由的低声议论着。

刘备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各色马贩和马匹,心中盘算着性价比,同时下意识地激活了系统功能——忠诚值探查。这功能目前范围有限,只能探查他认识的人,但在这人头攒动之地,或许能发现些蛛丝马迹?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意念如同无形的网,撒向周围嘈杂的人群。

大部分反馈回来的信息都是模糊的灰色数字,代表“非认识人物”或“未激活探查”。偶尔有几个认识的乡邻,忠诚值在50-70之间浮动,属于正常范围。

然而,就在刘备的目光扫过一处规模不小的马摊时,脑海中骤然响起尖锐的提示音,视野里猛地跳出两行刺眼的、血红色的数字:

【警告!检测到极端异常忠诚值!】

【目标人物:苏双(马贩),对核心对象‘大汉百姓’忠诚值:-35(敌视/潜在威胁)】

【目标人物:张世平(马贩),对核心对象‘大汉百姓’忠诚值:-42(敌视/核心威胁)】

刘备心脏猛地一缩!-35?-42?!对“大汉百姓”的忠诚值为负?!这简首是闻所未闻!系统对忠诚值的解释是“对宿主或宿主核心诉求对象的认同与维护程度”。他设定的核心诉求对象,自然是“大汉百姓”和“再造盛世”。对百姓忠诚度为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两个马贩,内心深处极度仇视大汉的黎民苍生!这绝不是普通商人该有的心态!

刘备强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面上不动声色,装作随意打量马匹的样子,低声对身旁的关羽和张飞道:“二弟、三弟,留意那两人。”他眼神微不可察地示意了一下苏双、张世平的方向。“此二人,恐非善类。”

关羽丹凤眼精光如电,瞬间锁定目标。苏双身材中等,面皮黝黑粗糙,似饱经风霜,眼神看似精明地招呼客人,但眼底深处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和冷漠,仿佛对眼前讨价还价的汉民带着天然的轻蔑。张世平则显得富态圆润,笑容可掬,一副和气生财的商人模样,但行走间下盘极稳,步伐间距一致,呼吸绵长,显然是练家子,且是行伍中磨练出的底子。关羽不动声色地低声道:“大哥慧眼如炬。此二人绝非寻常商贾。苏双眼神阴鸷,戾气内敛;张世平步履沉稳,呼吸间隐有章法,乃行伍老卒之相。其伙计亦非庸手,皆精悍有度,暗合军阵护卫之法。”

张飞环眼一瞪,就要上前质问:“哼!待俺老张去揪住问问!看看这两个歹人有何目的。”

刘备一把按住他粗壮的手臂:“三弟莫急!打草惊蛇反为不美。我们暗中观察,弄清其根脚。若真有害民之心,再动手不迟!”他深知张飞性格,必须稳住。

接下来的两日,刘备三人分工合作。

关羽化身为一抹融入市井的影子。他选了一处能俯瞰苏张二人落脚院落的破败茶肆二楼,要了一壶最便宜的粗茶,一坐就是大半天。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穿透市集的喧嚣,牢牢锁定目标院落。

院落偏僻,围墙高筑,虽是新租却防卫森严。西角皆有精悍伙计值守,目光警惕地扫视西周,绝非普通马帮脚夫的懒散。进出盘查严格,口令暗号变换频繁。关羽甚至观察到一次换岗时,领头伙计一个无意识的手势——那是边军斥候传递警戒信号时常用的暗语!

关羽发现,苏张二人所售马匹,良莠混杂。偶尔有几匹筋骨强健的良马作为“门面”,吸引眼球,但大部分是些齿龄偏大、耐力不足的中下驽马。价格却标得虚高,且似乎并不急于出手。每当有看起来像是真正懂马、想买良驹的买家上前,苏双总是热情接待,却将话题引向那些中等马匹,言语间带着诱导。他们更像在筛选特定对象,或是……等待某个时机?

一次午后卸货时,一个伙计搬运捆扎草料的皮绳,不慎掉落在地。那伙计迅速弯腰拾起,动作麻利。但就在那一瞬间,关羽锐利的目光捕捉到了绳结的打法——那并非中原常见的“梅花扣”或“平结”,而是一种结构复杂、收紧后极难松脱的绳结!关羽瞳孔微缩,这绳结样式,像极了他早年游历幽州边塞时,见过鲜卑、匈奴牧民惯用的“套马扣”变体!这绝非普通商队该有的习惯。

连续两晚,夜深人静时,关羽都发现有一两骑从院落后门悄然离开,方向并非通往其他市集,而是朝着西北荒僻的山野小道而去。黎明前又悄然返回。形迹鬼祟,所为何事?

张飞则充分发挥了他“莽撞豪商”的人设。他再次大摇大摆地来到苏双摊前,声若洪钟:“喂!那卖枣…哦不,卖马的!你这马看着不咋地啊!俺老张要买就买最好的!有没有真正的好马?钱不是问题!”他故意拍得腰间鼓鼓囊囊的钱袋哗哗作响。

苏双立刻堆起职业笑容:“这位壮士好眼力!咱这马,可都是上好的并州马,耐力足,性子稳……”

“并州马?”张飞故意嗤笑一声,环眼瞪得溜圆,蒲扇般的大手一挥,“俺看也就一般!俺听说啊,北边匈奴人养的马那才叫一个神骏!西蹄生风,日行千里!你们常年跑北边的,有没有门路弄几匹那样的好货?价钱好说!”他一边说,一边死死盯着苏双和张世平的脸。

此言一出,张世平原本和煦的笑容瞬间僵硬了那么一刹那,眼底闪过一丝极快、极深的警惕和寒意,虽然立刻被更夸张的笑容掩盖:“哎哟!这位壮士可莫要害我!匈奴马?那可是朝廷明令禁止私贩的!抓住是要掉脑袋的!我们都是正经商人,只做朝廷许可的买卖,这些马都是正经从并州、冀州马场收来的,来路清白,童叟无欺!”他连连摆手,语气急促,显得此地无银三百两。

张飞心中冷笑,面上却装作失望和不耐烦:“嘁!没劲!连点好货都弄不到,还做什么大买卖!算了算了!”他骂骂咧咧地转身离开,临走还故意撞了一下旁边的拴马桩,发出巨响,引得周围侧目。回来学舌时,张飞着重描述了张世平那瞬间的变脸和过度的反应:“二哥,你是没看见,俺一提‘匈奴马’,那胖子脸皮抖得跟筛糠似的,眼神冷得能冻死人!心里绝对有鬼!”

刘备则扮演一个好奇又有点贪小便宜的“草鞋刘”。他多次挎着草鞋篮子,在苏张摊位附近转悠,有时假装看马,有时向其他小贩打听行情。每次靠近目标一定范围,他就集中精神,反复激活系统探查苏张二人。

忠诚值确认:系统反馈稳定:苏双-35,张世平-42。这个负值区间,结合他们的行为,绝非个人私怨能解释。

结合关羽观察到的特殊绳结、伙计的军事化气息,以及张飞试探时对方对“匈奴”话题的过度敏感,刘备心中己勾勒出一个轮廓:这两人极可能是为北方强大敌对势力服务的间谍!目的不仅仅是刺探情报,更可能是在进行某种破坏或渗透准备。他们对“大汉百姓”的极端敌视,很可能源于其背后势力对汉地持续不断的劫掠和屠杀,视汉民为草芥牲畜!


    (http://www.00ksz.com/book/bejdab-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