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袁术几人谈得热火朝天之时,袁则从外面进入。
“叔父,您回来啦?”
袁则恭敬的向袁术行了一礼。
袁术看到袁则,立即将笑容收敛,装出一副很悲伤的样子。
“则儿啊,告诉你一个坏消息,董贼残杀了我们袁氏留在洛阳的族人,这其中包括吾兄长,也就是你的父亲。”
谁知,袁则听到这消息一点表情都没有,好似早知道了一般。
“叔父,侄儿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也做好了心理准备,只恨自己现在还没有能力为父报仇。”
袁术闻言稍有惊讶,说道:“放心,叔父定会为袁氏报仇的。”
袁则随即接话道:“若叔父真的能为我父亲报仇,那叔父就是这袁氏的新任族长,吾父亲己故,现在叔父就是袁氏嫡长子,则儿还得依靠叔父。”
袁术闻言,内心一阵激动,刚才还悲伤的表情一下子再也不装了,竟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则儿放心,有叔父在的一日,必不会让你受委屈,嗯,自今日起,你就在叔父身边多多学习,将来可为一将才。”
袁则见袁术如此说,知道此时袁术对自己放下了戒心。
忙抱拳恭敬道:“多谢叔父,则儿定不负叔父所望。”
话音刚落,一士卒匆匆进来禀道:“主公,外面有一人自称荆州刺史的使者,前来求见主公。”
袁术一听,下意识的看了看杨弘,“杨公,刘表此时派人来,是何意?”
杨弘微微一笑,“刘荆州此时刚占了南郡,自顾不暇,能派使者前来,定是交好主公,绝无坏事。”
袁术闻言,点了点头,“既如此,那就将使者带进来。”
顷刻后。
刘表的使者进入县衙内,是一位二十一二岁的年轻文士。
“在下荆州刺史帐下使者蒯祺拜见后将军。”
“嗯,原来是荆州蒯氏的长公子啊!”袁术说着走回主位,一屁股坐了下来。
“不知刘荆州此次派蒯公子前来,所为何事啊?”
蒯祺不急不忙的一拱手道:“回后将军,我主刘荆州欲表您为南阳太守,不知您意下如何?”
袁术闻言,一激动站了起来。
“此言当真?”
蒯祺斩钉截铁道:“千真万确!”
袁术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好好好!如此就多谢刘荆州了。”
一连叫了三个好后,杨弘却拱手道:“主公,如今孙坚盘踞在宛城,刘荆州之意就是想让主公与孙坚互斗啊。”
袁术闻言立即收住了笑容,仔细一琢磨,好像确实是那么回事,随即眉头一皱,看向蒯祺。
蒯祺见状略显不安,忙道:“此乃我家主公有意想结交后将军,并无其他意思。”
袁则上前一步,正声道:“叔父,如今您很需要南阳,既然刘荆州欲让您做这南阳太守,侄儿以为先做了再说,至于他孙坚是虎也好,是狼也罢,断不敢与我们袁氏作对,相反,叔父应该想方设法收降了他,如此,叔父便多了一员冲锋陷阵的大将。”
“如今讨董联盟,关东各诸侯纷纷推举叔父袁绍为盟主,可见在他们那些人眼中叔父不如他也,这是为何?就是因为叔父如今只有一座鲁阳城而己。”
“够了!”没想到袁术听完大喝一声,“他一庶子,岂能与本将相提并论,若不是曹阿瞒主动带头推举他为盟主,本将也可成为盟主。”
“哼,曹阿瞒自以为是,带着鲍信在荥阳差点全军覆没,如今灰溜溜的回谯县了,说是要再招募青壮回来再战。还提议让本将从武关进入关中,攻打董卓后方。”
“哼,本将攻打董卓后方,那庶子袁绍岂不是正好可以攻入洛阳,这讨董的功劳全成了他的了。本将准备首接从广成关杀入,首逼洛阳。”
杨弘微微一笑,捋了捋花白的胡须,提议道:“若是能让孙坚为先锋,定能一举攻破广成关。”
袁术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
“蒯公子,你速回襄阳,就说本将多谢刘荆州,这南阳太守本将接了,不管他是不是针对孙坚,这孙坚,本将定帮他收拾了。”
蒯祺闻言,心中激动,成了。
随即对着袁术恭敬的行了一礼,告退了出去。
待蒯祺走后,袁术看了看袁则,心中暗道:本以为这最大的威胁是这小子,可没想到此次会盟竟然发现袁绍才是我最大的威胁,居然连袁遗,袁叙这两位族兄都站到了他的那一边,看来我也要拉拢一些袁氏族人支持自己才行。
随即开口道:“则儿,想不想带兵?”
袁则被这一问,心中一阵疑惑,看着袁术的笑容,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杨弘立即阴阳怪气的说道:“主公,则公子在你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偷偷招募了两百人,如今呐,正在军营内训练呢!”
袁则闻言,心中暗骂,这老登,迟早有一天得弄死你!
谁知袁术突然高兴的大叫一声,“很好,这是好事啊,本将临走前就准他自行招募,如今这么快就有了。”
说着,来到袁则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则儿,你好好训练,将来随叔父一起纵横沙场,叔父定让你做我麾下的统兵大将。哈哈哈!”
“你与叔父都是袁氏嫡系,那袁绍只是一庶出,袁遗,袁叙更是旁支,没有家父的举荐,他们怎么会做到太守,如今却不支持本将,反而支持一个庶子。”
杨弘闻言,一时语塞,好像这情况不太妙,袁氏貌似要分裂了。
袁则为了进一步得到袁术的信任,忙拱手道:“叔父,侄儿以为,我们也可以团结其他袁氏族人,侄儿记得伯父袁忠任沛国相,叔父可书信与他,并拉拢他,站在叔父这一边。”
袁术一听,一拍掌,高兴道:“对对对,还有汝南老家的袁胤一族,都让他们来投靠本将。”
说着袁术快速走回主位,让人快速写了两封书信,然后分别派人送去沛国和汝南。
半月后,南阳太守的印绶终于送到了鲁阳。
鲁阳上下一片欢呼,袁术正式就任南阳太守。
这下南阳各大士族纷纷派人来送钱送粮还送人。
袁术麾下人马月余内增加到了两万余人。
袁术此时开始膨胀了,但是也没忘记袁则,竟破天荒的给他升到军司马,并补足一千人。这是让袁则没想到的意外收获。
而汝南老家的族叔袁胤也拖家带口的赶到了鲁阳投靠袁术。
沛国相袁忠更是回信,愿与袁术保持关系,并支持袁术为袁氏掌舵人。
(http://www.00ksz.com/book/behhha-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