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芯片量产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4章 芯片量产

 

凌晨的微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星辰科技总部,沈铭站在窗边,望着远处天际线上泛起的一缕晨曦。昨晚的新闻风暴仍在持续发酵,舆论的浪潮一波接一波地冲击着宏远集团和神秘组织的防线。但此刻,他的思绪己经从那场信息战中抽离出来,投向了另一条战线——芯片量产。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突破,更是一场商业博弈的关键转折点。

“总裁,生产线那边准备好了。”助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沈铭点头,拿起西装外套,迈步走向地下三层的晶圆制造车间。

晶圆切割机在低频嗡鸣中稳定运转,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离子化金属气息。程野早己等在主控台前,手指快速敲击键盘,屏幕上不断刷新的数据流显示着设备状态。

“良率还是70%。”他抬头看向沈铭,“冷却系统延迟导致晶格结构出现细微偏差。”

沈铭没有说话,取出随身钢笔,在空中轻轻一划。一道微不可察的蓝光闪过,他的“商业洞察之眼”悄然启动。

视野中的设备参数如瀑布般涌现,每一项数值都带着清晰的波动趋势与异常预警。很快,他锁定了问题根源——一组传感器因长期运行而产生数据漂移,误导了冷却系统的响应节奏。

“更换传感器,调整冷却时间序列。”沈铭开口,语气冷静,“把第三段切割角度调高0.3度。”

技术人员迅速执行指令,十几分钟后,良率提升至85%,并趋于稳定。

“成了。”程野松了口气,嘴角微微上扬,“‘星核1号’可以正式投产。”

沈铭看着监控画面中整齐排列的晶圆片,目光沉静:“通知生产部,今天开始全线运行。”

会议室内的气氛比往常凝重许多。高层们围坐在长桌两侧,神情各异。有人满脸兴奋,也有人眉头紧锁。

“这是我们的机会。”沈铭将一份文件放在桌上,翻开其中一页,“‘星核1号’的性能测试数据你们都看到了,能耗比、算力、稳定性,全部优于市面上主流产品。现在,是时候让它进入市场。”

“可国际巨头不会坐视不管。”一名高管低声提醒,“三星、英特尔、AMD,他们都有庞大的渠道网络和供应链体系,我们贸然推出,恐怕会被打压得连生存空间都没有。”

沈铭轻笑一声,缓缓翻到下一页:“那你有没有看过他们的财报?”

他指向屏幕上的三份财务报表,详细标注了各家公司的研发投入、产能利用率以及库存积压情况。

“他们的问题比我们想象的严重得多。”沈铭继续道,“尤其是宏远集团,内部供应链己经开始紊乱。我们可以借助这个窗口期,先攻占中小厂商市场,再逐步向上游渗透。”

“你打算开放合作?”另一位高管皱眉。

“没错。”沈铭点头,“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构建一个生态。我们要让其他厂商看到星辰科技的价值,而不是威胁。”

会议室内陷入短暂沉默。

最终,大多数人选择支持沈铭的战略部署。只有一个人,在会议进行中悄悄打开了手机,拍下了投影内容,并发送到了一个加密邮箱。

财经频道的摄影棚内,灯光明亮,镜头对准了坐在访谈椅上的沈铭。

主持人微笑开场:“沈总,星辰科技刚刚宣布‘星核1号’实现量产,您认为这次发布会对整个行业带来怎样的影响?”

“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沈铭语调平稳,“过去几年,我们在芯片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终于实现了从设计到封测的全链路自主化。这意味着,我们不再依赖外部供应商,能够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主持人点头,随即话锋一转:“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宏远集团可能会采取技术封锁或其他手段来限制星辰科技的发展。您对此怎么看?”

这个问题显然经过精心设计,试图引导出紧张感。

沈铭却只是笑了笑,从容地从公文包中抽出一份文件:“我这里有一份宏远集团内部备忘录,里面提到他们正在紧急调整供应链结构,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技术缺口。换句话说,他们自己也在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准备。”

镜头扫过那份文件的封面,虽然无法看清具体内容,但“宏远-2024Q3战略调整”几个字己足够引发联想。

采访结束,沈铭起身整理衣领,助手递来外套。

就在他走出摄影棚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来电者是程野。

“沈铭,有点奇怪。”电话那头声音低沉,“我们的服务器刚才被一个未知信号扫描了一次,频率很特别,像是……某种探测程序。”

沈铭脚步一顿,目光微敛:“继续监测,别打草惊蛇。”

挂断电话后,他登上返回总部的专车。窗外的城市依旧繁华,霓虹灯映照在车窗上,闪烁不定。

他知道,这场战争还未结束,甚至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星辰科技,正一步步走向舞台中央。


    (http://www.00ksz.com/book/befegd-6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