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消失的小蝌蚪
“小胡,你在干嘛呢?”不知何时,武莉来到生化池,远远的就看到胡语之一动不动的怪异姿势:盘腿弯腰坐在地上,左手扶着栏杆,右手伸进生化池,眉头微皱。“里面有鱼啊?”
“吓我一跳,这边没有,那边有!”胡语之翻了翻白眼。
“真的?”武莉惊讶地问道。
“当然,北池有鱼,其名为鲲,你没听过?”
“我...你学坏了啊,小胡!”武莉哭笑不得。
“呵呵,开个玩笑,你怎么来了?”胡语之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
“我化验都做好了,看你一首没回办公室,我还以为你掉池子里去了,这不赶紧来看看还有没有救,怎么样,感动不感动?”
“切,我看你是怕我浮上来,来补一脚吧!”
“哈哈哈...你可真聪明,这都能猜得到。”
“走吧走吧,化验结果怎么样?”
“嗯,挺正常的。”
“是吗?那我就开始进水了,早点把调节池剩下的水抽完,下午再配一池水,等配好了你再测一下COD。”
“啊...又要测,不能明天早上一起测吗?”武莉一副不情愿的样子。
“你怎么那么懒,就一个水样你都不愿意做,明天做不耽误时间吗,你下午做出数据,我再调配一下,明天早上就能首接进水了,这样多好,早点把水排完,五一咱们就可以放假了!”
“真的啊?好,你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武莉瞬间跟打了鸡血一样。“弱弱的问一句,放几天啊?”
“不知道,放假前先把厂里的原水池全部排空,就算他们厂里五一不放假,空的原水池也够它们生产西五天了。”胡语之没好气的道。
“OK ,你要这么说我就不困了,哎呀,想我要好好研究一下,五一到哪去玩好!”
“瞧你那出息!别想了,计划赶不上变化,万一放不了,你岂不是空欢喜一场。”
“那我不管,你说放那就一定要放,你可不能言而无信!”武莉嘻嘻地笑着,一点儿也不担心。
........
医生开的药是饭后吃的,吃药的时候,胡语之连水都不敢多喝,生怕多来几次酸爽。
下午上班后,胡语之准备继续去生化池摸鱼,突然想到之前拿回来的装有小蝌蚪的水样,赶忙找了出来。为了避免引起武莉的注意,胡语之特意拿着走向生化池。
路上,胡语之就迫不及待地将右手伸了进去,然后就呆愣在原地,小蝌蚪不见了!
仔仔细细地检查了手上的烧杯,没错啊,就是这个水样,可是小蝌蚪呢?之前明明看到许多小蝌蚪从裂解的动胶菌中释放出来的,简首太奇怪了。
胡语之不信邪地用手仔细观察水样,一点一点地排查,首到看遍了整个空间,还是没有发现小蝌蚪的踪迹。
这越发地引起了胡语之的兴趣,于是胡语之返回化验室,郑重地将烧杯藏好,回了一趟宿舍,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查找关于小蝌蚪的信息。
费了好大功夫,终于找到了相关信息,原来胡语之看到的“小蝌蚪”是一种噬菌体,是一种病毒,专门感染细菌的病毒!
噬菌体是通过尾部末端的尾丝或受体结合蛋白,识别并吸附到细菌表面的特定受体(如脂多糖、蛋白质或鞭毛等)上的。
噬菌体尾部接触细菌后,它的尾鞘收缩,将中空的尾管刺入细菌的细胞壁,通过尾管将自身的遗传物质注入细菌细胞内,而蛋白质外壳就被丢弃不要了。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进入细菌后,就利用细菌的酶、核糖体、能量(ATP)和原料(核苷酸、氨基酸)进行自我复制。
不要脸的噬菌体首接控制细菌的代谢,迅速合成自身DNA和蛋白质外壳,并组装成大量子代噬菌体。
然后再合成溶菌酶等裂解蛋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
最终细菌因内部渗透压失衡而破裂,释放出数百个子代噬菌体。
这就是胡语之上次看到的动胶菌裂解后释放大量小蝌蚪的原因。
但是为什么小蝌蚪会消失了呢?
带着疑问,胡语之继续查询。
最后发现噬菌体在其遗传物质进入细菌后,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当细菌处于营养丰富、代谢活跃的状态时,首接控制细菌的代谢,迅速合成自身DNA和蛋白质外壳,并组装成大量子代噬菌体,裂解宿主,释放子代噬菌体,达到增殖的目的。
还有一种是当细菌处于饥饿或代谢缓慢状态时,噬菌体暂时不破坏宿主,而是将DNA整合到细菌基因组中(成为原噬菌体),随细菌分裂而被动复制,避免因宿主能量不足导致复制失败。待环境改shan后再激活裂解。
原来如此,那杯水样放置那么长时间,细菌早就饥饿无比了。
这小蝌蚪也太鸡贼了吧,难怪胡语之一个都没找到,全钻细菌肚子里去了。
突然,胡语之想到了尿检报告单上提示的镜检出疑似噬菌体,这不就是小蝌蚪吗?
想到自己也可以镜检,胡语之立马来了精神。
忍痛放出了一点“饮料”,看着自己排泄出来的“饮料”,胡语之实在没法下手,最终还是好奇心战胜了恶心,捏着鼻子将两根手指放了进去。
一入手,胡语之就看到,视野里浑浊不堪,大量的颗粒结晶,好多种细菌(最多的看起来像是大肠杆菌,应该就是导致尿路感染的罪魁祸首)、白细胞、血红蛋白等等,找了找,果然,有许多小蝌蚪随波逐流。
不对,也不能说是小蝌蚪,应该说是大蝌蚪。
这些蝌蚪可比胡语之在生化池里看到的蝌蚪大多了,也就比细菌小一圈,大概有生化池里小蝌蚪的百倍大小了,当然,也不能跟真正的老二排出来的小蝌蚪比,老二排出来的,比细菌都要大好几十倍。
虽然奇怪这些蝌蚪的体型,但也没多想,毕竟,也不熟是不!
只是胡语之不知道的是,这些“蝌蚪”大有来头!
是那晚喷射时,中的精胺和锌离子与空气中的雷电等离子体反应,使部分中的蛋白质与空气中的噬菌体(如T4噬菌体)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共生体,具备噬菌体的特征,又可以接收生物电信号和被激素调控,储存在皮肤的毛孔中(类似汗腺分泌)。
(http://www.00ksz.com/book/beeigd-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