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注视着喻婉瑶侃侃而谈的精致侧脸,她分析时眼中跳动的神采,与平日那个温顺的助理形象判若两人。
“说下去。”他声音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
喻婉瑶得到鼓励,语速渐快:“最重要的是,他们这种模式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高手永远赢不完菜鸟的豆子,菜鸟输了也无所谓。”
“长此以往...整个游戏的竞技性就会土崩瓦解!”
陈天眉峰微挑,她这番洞见直指商业本质,远比王磊那浮于表面的判断要深刻得多。
他忽然想起前世边锋最终被盛大吞并的结局,缺乏核心商业逻辑的必然下场。
“有意思。”陈天着下巴,目光在喻婉瑶身上多停留了几秒。
但转念间,王磊的特长又浮现在脑海,这次能提前获知边锋的情报,全靠王磊在业内深耕多年积累的人脉。
就像棋盘上车马炮各司其职,企业也需要多元人才互补。
或许是小马哥、张智东这些全能型人才的加入,无形中拉高了他的用人标准。
但陈天心里明镜似的,像小马哥这样既能把控产品细节又能运筹帷幄的顶尖人才,放眼全国都是稀缺资源,可遇不可求!
湖面忽然掀起一阵微风,陈天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回去后,”他转向喻婉瑶:“拟一份公司架构初步调整方案,把市场部分拆为战略市场和商务合作两个板块。”
喻婉瑶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深意:“您的意思是...?”
“让王总专注对外商务。”陈天欣赏地看着她迅速领会意图:“他在业内的人脉资源确实不可多得,但公司战略层面的决策需要更专业的视角。”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了喻婉瑶一眼:“你今天的表现让我很惊喜。”
喻婉瑶感到心跳漏了半拍,但很快调整呼吸:“那新设立的战略市场部,您打算让谁负责?”
“你觉得小马哥如何?”陈天不答反问:“虽然他刚来公司不久,但他提出的'从盈利导向转向战略布局”的思路,很有格局和远见。”
“确实独到。”喻婉瑶由衷道。
陈天察觉到路过行人打量的目光,不在深谈此事,话锋一转:“《石器时代》准备得怎样了?”
喻婉瑶立即如数家珍般流畅报出:“本地汉化已完成,JSS公司修复的漏洞补丁也已同步到位。”
“按计划下周六开启限号删档测试。”她稍作停顿:“目前预约量突破50万,服务器压力测试全部达标。”
陈天轻笑一声:“这是国内引进的首款网游,也是公司开山之作,必须要一炮而红,给整个行业来点小小的震撼。”
“回去后立即启动两件事:第一,让技术部再增加三组备用服务器。”
“第二,在‘欢乐炸翻天’转盘中加入石器内测资格抽取,首批只放3000个内测名额。”
喻婉瑶突然抬头:“要不要联系纸媒进行宣传?我表妹在一家报社上班。”
陈天摇了摇头。
这个年代的游戏产业,在主流媒体眼中仍是难登大雅之堂的“电子鸦片”。
更遑论那些手握报纸的,不是机关单位就是中老年群体,根本就不是他们的目标用户。
但喻婉瑶的提议却像一束光,突然照亮了他脑海中某个模糊的蓝图。
是时候建立自己的发声渠道了,一个完全服务于互联网生态的新型媒体平台。
相比于严肃正式的传统媒体渠道,网络新媒体明显更符合橙天科技业务发展和宣传需求。
他审视着公司现有的产品:CC通讯解决即时交流,还没上线的贴吧聚焦兴趣社群,但唯独缺少一个能够承载内容、引导舆论的媒体平台。
虽然CC弹窗偶尔能推送产品信息,但若滥用这个渠道,不仅会透支用户信任,更会稀释这个黄金宣传位的价值。
偶尔推送自家产品,用户还能满怀期待,因为橙天科技之前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堪称精品,
不仅没有引起用户反感,反而每次弹窗都为公司积累了良好口碑。
“弹窗出品,必属精品。”这个口号正在用户心中悄然生根。
虽然还不及“暴雪出品,必属精品”那样深入人心,但陈天相信,只要持续用优质产品浇灌,这颗种子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正因如此,陈天对CC弹窗的使用近乎苛刻地克制。
那些蜂拥而至的广告商们,哪能理解这种克制背后的战略眼光?
他们第一次被拒还以为陈天是对广告价格不满意。
“价格好商量!”被拒绝的广告商们涨红着脸加码。
在这个互联网行业广告为主要盈利手段的时代,他们不相信有人会拒绝送上门的真金白银。
但他们最终还是被陈天以用户体验为由无情拒绝,最终闹得不欢而散。
这些商人们在私下讥讽:“装什么清高?不就是怕别人分走他的用户?”
他们不知道,陈天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在这个时代,能够抵御短期诱惑、坚守长期主义的,才是真正的棋手。
但陈天理解同行被逼无奈的选择,他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他们。
那些被广告绑架的互联网公司,不清楚乱接广告不仅会影响公司形象,还会影响用户体验甚至反感吗?
当然知道,但他们更知道,公司没了这唯一的收入来源,很多创业公司连下个月的服务器租金都付不起。
当生存都成问题时,谁还在乎用户体验?如果可以站着赚钱,谁愿意跪着求生?
又有谁愿意躺在那里张开双腿任人蹂躏呢?
陈天深知创业初期的艰辛,他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干子弟,而是从泥泞的大山里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农村孩子。
橙天科技之所以能挺直腰板,不仅靠早期网吧业务的输血,更因为陈天从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更难走的路。
用产品价值创造商业价值,现在,他既赢得了用户口碑,又获得了丰厚回报。
这种良性循环,是那些公司眼馋却又可望不可及的商业真谛。
喻婉瑶并不知道自己随口一句话,已在陈天脑海中掀起一场思维风暴,湖风拂动她的发丝,她安静注视着陈天陷入沉思的侧脸。
陈天的思绪重新聚焦在网络新媒体上。
他意识到,橙天科技需要一个属于自己发声的渠道。
门户网站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如同拨开云雾见月明。
目前橙天只有产品和用户,却缺少传递价值观的媒介。
门户网站的建立将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它不仅是常规化的宣传阵地,更能通过优质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认知。
它既是展示公司形象的窗口,也是应对市场竞争对手的战略武器。
但这项新业务与橙天以往的产品逻辑截然不同。
过去的产品如同搭建舞台,用户才是台上的主角,自由交流、创造内容。
而门户网站却需要橙天自己粉墨登场,成为持续输出专业内容的表演者。
虽然可以凭借CC的海量用户对门户网站进行初期导流,但最终决定成败的,永远是网站内容的深度与品质。
这个问题若不解决,就会重蹈前世腾讯的覆辙,门户起步太晚,内容单薄,导致始终无法与新浪、搜狐、网易这些先行者抗衡。
陈天现在面临的困境与当年的腾讯如出一辙,但他拥有一个关键优势:时间。
腾讯直到2003年才仓促入场,那时门户网站市场早已被瓜分殆尽。
即便后来腾讯使出惯用的“流量轰炸”战术不断给腾讯网推流,也收效甚微。
在这个内容为王的领域,没有优质内容一切都是空谈。
而内容......
想到这里,陈天忽然有了些想法,转头看向喻婉瑶:“你刚才说的表妹,是在哪家报社工作?”
“《电脑报》。怎么,陈总改变主意了?”喻婉瑶眨了眨眼。
见陈天还是摇头,她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娇嗔道:“那您打听我表妹做什么?该不会...”
她故意拖长声调:“虽然我表妹眼光高,但以陈总的条件,倒也不是没机会。”
“我想和她们报社合作。”陈天忍俊不禁,觉得她气鼓鼓的样子格外生动。
“你表妹能帮忙引荐一下主编吗?”
“具体是什么合作?”喻婉瑶下意识追问,说罢又连忙补充道:“我得让表妹跟主编说清楚合作意向才好安排见面。”
“帮我问问他们,有没有兴趣把往期期刊内容数字化,搬到网上。”
他记得很清楚,今年三月《电脑报》刚发行了《1998合订本配套光盘》。
为了摸清这个年代国内计算机发展的真实水平,陈天还特意托人买了一套研究。
即便拥有前世记忆,那些被时光模糊的细节仍需要重新确认。
更关键的是,《电脑报》在业内的地位举足轻重。
不仅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科技类报刊,更拥有80%大专以上学历的高质量读者群。
首任主编邱玉辉教授在学术界的地位更是令人瞩目,这位人工智能领域的泰斗,背后牵动着整个国内计算机学界的人脉网络。
若能借这次合作搭上这条线......
陈天的眼神渐渐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无数种可能性。
(http://www.00ksz.com/book/beaieh-10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