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蒸汽动力的艰难探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章 蒸汽动力的艰难探索

 

在石漆引发的化工革命如火如荼进行时,太学工学馆内,一场关于动力革新的探索也悄然展开。墨辰和他的弟子们围在一个巨大的铜制容器旁,容器下方架着熊熊燃烧的石漆火焰,上方连接着一根弯曲的铜管,管口对着一个木制的叶轮。这是他们根据古籍中“蒸汽”的记载,设计的第一台蒸汽动力实验装置。

“先生,水温己经达到沸点了!”一名弟子大声喊道。墨辰紧盯着铜管,只见白色的蒸汽开始从管口喷出,推动着叶轮缓缓转动。然而,仅仅转动了几圈,叶轮就停了下来,蒸汽也渐渐消散。

“还是不行。”墨辰皱着眉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蒸汽的力量不够持续,而且铜管的密封性太差,蒸汽大量泄漏。”弟子们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改进方案。有人提议加大容器的容量,以产生更多的蒸汽;有人建议用更好的材料制作铜管,提高密封性。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工学馆内日夜灯火通明。墨辰和弟子们不断改进实验装置,他们尝试用不同的金属制作容器和管道,在连接处涂抹各种密封材料;调整火焰的大小和位置,以控制蒸汽的产生速度。经过无数次的失败,一台相对完善的蒸汽动力装置终于问世。

这台装置由一个巨大的铸铁锅炉、一根螺旋状的铜管和一个带叶片的转子组成。锅炉下方燃烧着石漆火焰,产生的蒸汽通过铜管进入转子,推动叶片高速旋转。当墨辰点燃石漆火焰的那一刻,整个工学馆都沸腾了。转子发出“呼呼”的响声,高速旋转起来,力量之大,甚至带动了旁边的一台小型磨盘。

“成功了!”墨辰激动地握住弟子们的手,眼中闪烁着泪光。这个看似简单的装置,凝聚了他们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消息很快传到了紫宸殿,文志峰和赵梦瑶亲自来到工学馆,观看蒸汽动力装置的演示。

“陛下,皇后娘娘,”墨辰兴奋地介绍道,“此装置若能进一步改进,可用于带动织布机、冶炼炉,甚至驱动车辆和船只。届时,我们的生产效率将得到极大提升!”文志峰看着飞速旋转的转子,眼中满是惊喜:“墨卿,这真是了不起的发明!朕命你成立专门的蒸汽动力研究署,集中全国的能工巧匠,尽快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然而,将蒸汽动力从实验装置转化为实用技术,并非易事。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将蒸汽的力量有效传递到各种机械上。墨辰和工匠们尝试了多种传动方式,皮带传动、链条传动、齿轮传动,但都存在着效率低、容易损坏等问题。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一名工匠在修理水车时发现,水车的连杆结构可以很好地将圆周运动转化为首线运动。受到启发,墨辰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传动装置——曲柄连杆机构。通过这个机构,蒸汽转子的圆周运动被转化为首线往复运动,成功带动了织布机的梭子和冶炼炉的风箱。

与此同时,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上的应用也取得了突破。工部的工匠们根据蒸汽动力装置的原理,制造出了第一辆蒸汽马车。这辆马车外形庞大,车身下方安装着一个小型锅炉,后面连接着一个带轮子的车厢。当锅炉中的蒸汽产生足够的压力时,马车缓缓启动,沿着官道行驶起来。

虽然蒸汽马车的速度并不快,而且行驶过程中会发出巨大的噪音,但这无疑是新朝交通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文志峰得知后,亲自乘坐蒸汽马车在京城巡游。看着百姓们惊讶又好奇的目光,他感慨地对赵梦瑶说:“梦瑶,我们的新朝正在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些发明创造,将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让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

然而,蒸汽动力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一些保守派官员对这些“奇技淫巧”充满了抵触,他们认为蒸汽装置不仅耗费大量的石漆资源,而且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民间也流传着各种谣言,有人说蒸汽马车是“妖物”,会带来灾难;有人担心蒸汽动力会抢走百姓的饭碗,导致大量人失业。

面对这些质疑和反对,文志峰和赵梦瑶坚定地支持着科技的发展。他们下令在京城举办科技展览,向百姓展示蒸汽动力的神奇之处;同时,对因技术革新而失业的百姓进行培训,让他们掌握新的技能,从事与蒸汽动力相关的工作。

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蒸汽动力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越来越多的工厂开始采用蒸汽动力装置,生产效率大幅提高;蒸汽船只在河道上航行,促进了贸易的繁荣;蒸汽马车也成为了贵族们出行的新宠。新朝在蒸汽动力的推动下,向着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迈进,而科技与传统的碰撞、革新与守旧的较量,也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上演。


    (http://www.00ksz.com/book/beagjb-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