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腹地的溶洞里,火把摇曳。赵梦瑶蹲在角落,将红薯种分给张猛:“选向阳坡地,深耕三尺,浇足水。” 张猛挠头:“姑娘,这地瓜真能长到箩筐大?” 她笑:“秋后你便知。”
文志峰站在高处,盯着新绘的《太行布防图》。李隐凑过来:“志峰,赵姑娘的法子管用吗?蜂窝煤比木炭耐烧三倍,王虎的铁匠铺都能开夜班了。” 文志峰点头:“她身上有太多谜,但绝无恶意。”
三日后,溶洞外传来骚乱。张猛喘着粗气冲进来:“不好了!王虎的徒弟小六,竟给清兵报信!” 众人皆惊,文志峰拔剑便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赵梦瑶拽住他:“别冲动,小六若反水,定有后手。”
果然,溶洞外布着陷阱。文志峰带着亲信迂回包抄,却见小六被捆在树上,浑身是血:“将军……我没说据点位置……他们逼我……” 文志峰怒目圆睁,砍断绳索:“糊涂东西!再敢有下次,定不饶你!”
经此一难,赵梦瑶提议:“设‘暗桩’制度,每人只知自己职责,重要情报加密传递。” 她将现代保密思维融入,用草药汁液写密信(需特定药水显影),众人虽觉麻烦,却也照做。
日子过得快,红薯苗在坡地扎根,王虎的铁匠铺造出第一批“蜂窝煤短刀”。文志峰带着精壮弟兄训练,赵梦瑶则教女眷医术、识文。这日,她给个受伤的村妇换药,那妇人突然跪下:“姑娘救我全家,我愿让闺女跟着您!” 此后,越来越多女子加入,赵梦瑶索性成立“女卫营”,教她们拳脚与谍报。
“志峰,你看。”她指着训练场上的女卫,“她们能顶半边天。” 文志峰望着场中挥刀的身影,眸中闪过赞赏:“你总能想出新法子。” 话音刚落,李隐匆匆进来:“天地会泉州分舵来信,愿送三十杆火绳枪,换我们的红薯种!”
赵梦瑶眼睛一亮:“成交!但要附加条件——派工匠来学蜂窝煤炼铁。” 文志峰犹豫:“火绳枪是重器,这般交换……” 她笑道:“红薯能救百姓,火器能战清兵,两者皆不可少。何况,我们也需天地会的人脉。”
半月后,泉州工匠抵达。赵梦瑶盯着火绳枪,发现扳机设计笨拙,便画了张“燧发装置”草图:“照这个改,射速能快三倍。” 工匠惊得合不拢嘴:“姑娘莫不是天仙下凡?这等巧思,小人从未见过!”
夜色渐深,溶洞深处的议事厅里,文志峰与赵梦瑶对坐。烛火映着她的脸,泛着柔和的光:“志峰,我们不能只做草寇。得有旗号,有纲领。” 他挑眉:“你想拥立明裔?”
“明裔是旗帜,但天下不该再是朱家的天下。”赵梦瑶首视他,“该让百姓吃饱饭,读书识字,不受压迫——这才是反清的根本。” 文志峰沉默许久,忽尔笑了:“你这想法,比天地会的‘反清复明’更胆大。”
“试试吧。”她轻声道,“就从这太行山开始。”
次日,文志峰带着亲信下山,寻访明裔。赵梦瑶则领着女卫营,乔装成民女,潜入清兵屯粮的小镇。她们用迷香放倒守卫,一把火烧了粮仓,还在墙上留字:“复明军到此,为天下百姓取粮!” 消息传回溶洞,众人欢呼,连最顽固的老猎户都赞:“赵姑娘的女卫,比男人还勇!”
月底,文志峰带回个年轻人——朱允炆十世孙朱宸,身着粗布却难掩贵气。他跪在溶洞中央:“多谢各位义士,若能反清,宸愿为牛马!” 赵梦瑶忙扶起他:“殿下不必如此,我们所求,是天下太平。”
朱宸抬头看她,又看文志峰:“文将军,赵姑娘,宸有个请求——愿拜两位为师,学安邦定国之术。” 文志峰看向赵梦瑶,她笑着点头:“殿下聪慧,定能成大器。”
此时,山外传来消息:鄂尔泰的三万清兵,因粮仓被烧,延误了围剿时机。赵梦瑶站在溶洞口,望着连绵的太行山脉,知道反清的暗火,己在这深山中燎原……
(http://www.00ksz.com/book/beagjb-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