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乐 “知青大院” 的腐甜酒气混着尸臭,如毒蛇般钻进通风管。
陈默蹲在猪圈旁,刀刃撬动地窖活板门时,铁锈簌簌落进袖口。
冷链车辙印在粪水中扭曲变形,最终消失在冒泡的粪便里,而粪坑表面浮着的油花,正泛着冷库防冻剂特有的荧蓝色,诡异得如同魔鬼的眼睛。
活板门 “吱呀” 一声弹开,一股陈年老酒的醇厚与腐烂混合的气味扑面而来。
成垛的 “扶贫特供” 茅台酒箱整齐排列,箱体上 “青河镇敬老院专供” 的新标签下,隐约露出 “抗洪烈士抚恤物资” 的褪色宋体,仿佛在诉说着被掩盖的真相。
陈默抽出卡在酒箱缝隙的泛黄报纸,1998 年 7 月 25 日《青河日报》的头版头条刺痛了他的眼睛 ——《抗洪烈士张守田追悼会今日举行》。
铅字间,年轻的赵德坤扶棺的照片格外醒目,他左袖沾染的喷溅状血迹被后期修版弱化成阴影,但在紫外灯下,原版照片残留的银盐颗粒浮起血珠轮廓,那形状竟与冷链车肉泥喷溅图案完全一致,这惊人的发现让陈默心跳加速。
酒瓶碰撞声在地窖深处回荡,如同死神的低语。
陈默撬开编号 0722 的茅台箱,内衬绸布撕裂处,荧绿的菌丝网络正缠绕着酒瓶疯狂增生。
瓶身烫金标识被菌丝覆盖,蚯蚓状的凸起逐渐拼出一道算式:
每箱酒=烈士抚恤金÷1444
计算结果 “50” 刚一显现,便裂变为酒窖温度计的示数。
陈默愤怒地摔碎酒瓶,琥珀色的酒液如瀑布般漫过报纸的追悼会报道,铅字 “因公殉职” 遇酒即溶,显露出印刷厂修版痕迹覆盖的原始标题:《抢险队员张守田失踪疑云》。
修版师署名处,赵德坤的指纹清晰可见,螺纹间还嵌着半片冷冻肉标签残角,证据确凿,触目惊心。
地窖暗门在酒柜后缓缓滑开,一股浓烈的硫氰酸汞蒸汽扑面而来,陈默不得不屏住呼吸。
踏进密室,脚下传来清脆的碎裂声,低头一看,满地都是玻璃安瓿,标签 “遗体防腐剂 1998 批次” 的 “8” 字被血渍改为 “3”。
密室中央,冰棺泛着森冷的寒光,棺盖刻着 “扶贫先进工作者赵长贵”,而透明棺体内,蜷缩着的竟是张守田的遗体。
救生衣领口被手术刀割开,的脖颈套着绞索状的菌丝,菌索末端连接着茅台酒瓶的陶瓷瓶盖,场景诡异而恐怖。
陈默用半张报纸擦拭冰棺观察窗,遇冷凝即燃的酒液在玻璃表面烧出全息影像:追悼会后台,赵德坤将注射器扎进张守田遗体颈动脉,针管标签 “强心剂” 被指甲刮去,露出底下 “硫氰酸汞防腐液” 的真名。
就在这时,遗体右眼突然睁开,防腐瞳孔里映出冷藏车卸货场景 —— 成箱茅台正被搬入地窖,而酒箱缝隙塞着的冷冻肉标签编号全是 F-0722,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冰棺供电线突然爆出电弧,陈默顺着电缆攀至配电箱,箱内贴着的抗洪表彰合影己被菌丝覆盖。
年轻赵德坤扶在棺木上的左手被特写放大:尾指戴着白玉扳指,扳指内侧刻着 “抚恤金接收人” 字样,而指甲缝嵌着的冷库防冻剂结晶,正与酒窖安瓿残渣同源。
陈默狠下心扯断电线,冰棺制冷系统骤停,菌丝绞索突然勒紧遗体脖颈。
随着一声喉骨碎裂声,张守田的嘴被气压冲开,半块党徽裹着血冰喷出 —— 编号 304 的钢印在体温中融化,露出底层蚀刻的微雕:陈默婴儿时期的脚环照,出生日期 “1998.7.22” 的 “2” 被血指印改成了 “3”,这个发现让陈默如遭雷击。
酒窖顶棚传来液压机的闷响,陈默撞开备用通道,却见菌丝己爬满茅台酒箱。
成箱酒瓶接连爆裂,防腐酒液漫过脚踝,浸泡的报纸追悼会报道浮起新字迹:“失踪即货物,签收人赵”。
就在这时,林夏的尖叫从通风管传来,陈默掀开管盖,只见她正被菌丝缠缚,手中紧攥的 DNA 报告在酒气中显影:“陈默与赵德坤基因嵌合度 99.8%”。
菌丝突然钻入陈默耳道,赵德坤的共振嘶吼刺穿鼓膜:“茅台泡着两代祭品,你是最好的酒曲!”
地窖穹顶突然崩裂,冷藏车如巨兽般碾穿屋顶坠入酒窖,车头撞进冰棺的刹那,驾驶座伸出的断指握住酒瓶。
赵德坤的菌丝面孔从车窗浮现,狰狞地笑道:“尝尝二十年的血肉茅台!”
酒液泼向陈默的瞬间,冷冻肉标签从车厢喷涌而出,标签背面的血指印在酒气中升腾,于半空凝成民政局火化记录 —— 张守田的电子档案正被删除,而新建的 “赵长贵” 档案里,配偶栏林夏母亲的照片正被陈默婴儿照覆盖,阴谋的真相彻底揭晓,而陈默和林夏,即将面临终极的生死考验。
(http://www.00ksz.com/book/beaf0f-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