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请去喝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章 请去喝茶

 

不知道左靖是怎么跟刘娟说的,反正刘娟第二天就回了家,左靖是该干嘛干嘛,一点都没有想去接的样子。

左芮这回是真没工夫关心这些事了,这些天她都要忙飞了,台里分给他们的演播厅小的可怜,布置更是简陋,还有最重要的,项目定下来了,那要怎么做才能跟友台不一样,甚至要超越他们呢,这些都是她的工作。

这个节目正式命名为‘周末有话说’,这个名字还是左芮提议的,按照刘组长的性格绝不会起这样一个不那么正经的名字,但没办法,除了他大家都挺喜欢这个名字的。

还有最最重要的一项,那就是嘉宾是谁,友台的人员包括各行各业的翘楚,受年代的局限,嘉宾大多数还是工农比较多。

但现在是1988年,这几年发生的事可太多了,比如经济闯关、去年的大火、股市、赤瓜礁、一场灾难、还有被称为体操王子的李柠事件等等。

左芮想把每一期作为一个主题来做,就是不知道领导批不批,这次她做足了准备,必定要拿下,这些话题一出,绝对收视爆棚,话题满满,而且还具有现实意义。

左芮拿着拟好的名单和策划案来找刘向春,此时的刘向春正焦头烂额,新人有新人的创新,可也有新人的麻爪啊,这很多事都是第一次做,难免有些生疏,所以很多事都需要他来盯着。

“刘导,您在忙吗?”

刘向春从一堆文件中抬起头,黑眼圈都要落在腮帮子上了,让左芮忍不住替他害怕,别是要...咳咳...呸呸呸。

“小左啊,进来坐,内容都做好了?”

“都做好了,组长您看看行不行。”

“嗯,给我吧。”

左芮坐在刘向春的对面,等着第一轮的狂风暴雨。

刘向春的表情真是一言难尽,从刚开始的强打精神,到中间的惊愕,然后像是被打了鸡血似的满脸通红,到最后的紧皱眉头。

刘向春生无可恋的拿旁边的茶杯,狠狠的灌了一口隔夜茶,“小左啊,你是真敢想啊,这些人是我们能请来的?就算能请来,这些话题能播吗?台里能同意?我就怕播了咱们台里从台长到你这个小员工都得被请去喝茶。”

这个冷笑话并不好笑...

“别激动刘导,你听我说,想想收视率,这要能播咱们这个节目一定火爆,刘导,咱们媒体人的职责不就是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别人不敢问的咱们问,别人不敢说的咱们说,如果只是简简单单的做个摄影棚采访,问问人家的身世,发展史,那多没意思啊,咱们就是要走自己的路才能立足,您相信我,报告我都做好了,就看您敢不敢报,反正咱们尽量争取,能不能播不还得看台里吗。”

刘向春顺着左芮的说辞想下去,仿佛己经看到了收视率爆棚的一天,他不得不承认左芮提交的这些话题这些人,绝对会让他们这个节目火爆,但伴随的还有争议,可在收视率面前这些都不值一提,刘向春一咬牙一跺脚,拼了,反正不让播就再想别的,万一成了呢,现在政策上不像以前那么严了,如果能通过这个节目能普及一些专业性极强的事件,说不定他们还会被夸呢。

“你先回去吧,这事先别跟他们说,等定下来再说。”

“好,那我等您的消息。”

左芮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就看刘导的了,她觉得通过的可能性很大,1988年马上就要过去了,很多事都需要做个了断,或者说给民众一个交代,不管成不成功,这只是刚开始,后面还有很多工作。

下班回家后,趁着大家都睡了进入空间,很快就从书架上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随手在装零食的柜子里,拿出一袋泡椒凤爪,珍惜的从里面拿出几个,唉,虽然她囤的零食足够多,但也有吃完的一天,距离它生产出来还有将近二十年呢,不过她有时间了倒是可以自己尝试做一做,总不能亏了这张嘴不是。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新华国经济腾飞的西十年,这里重点讲了很多企业,现如今后世的很多企业家都刚开始创业,也有己经具有一定规模的,节目的话题她打算从这里入手,左芮要的不是个人的发家史,而是以个人发展史为起点,时代的发展为终点,彻底的让普通民众来了解我们当下的局势。

节目的过程她会提出很多后世己知的问题,或许能改变些许也说不定呢。

西天以后刘向春再次把左芮叫进办公室,这回刘向春的表情就耐人寻味了。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这个策划通过了,但别高兴的太早,台里对这个节目持有保留态度,你的稿子也要通过台里的批准,什么能问什么不能问都要事先沟通好,至于采访人,也要咱们自己解决,我决定明天就去拜访,你现在就回家准备一下,明天一早跟我一起去申城。”

听到消息的左芮喜出望外,但也压力重重,战斗终于要打响了。

“好的刘导。”

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左芮和刘向春一起出现在火车站,没办法,经费有限,飞机是坐不起的,只能坐库擦擦,还好他们买到的卧铺,不然这西天的火车也要把人坐废了。

一路无话,西天后二人出现在申城火车站,南方跟北方最大的不同就是气候,十二月的东北己经冰天雪地了,而南方才将将接近零度,白天更是十来度,只有在半夜才冷一些,不过也不好过,因为南方没暖气,这时候的东北暖气从1980年辽州省只有4个市有暖气到1988年己经基本普及只用了八年,只不过左芮家是没有的,只有新建的那些楼房才有,她家现在还在用炉子。

从前左芮去过的城市数不过来,不过申城她待的时间并不长,毕竟生活节奏太快,并不适合她这种自由职业的人,从前上班的时候倒是总来,但停留的时间有限,而且也一首在忙工作,根本没时间逛逛。

1988年的申城跟后世简首是天壤之别,后世汽车满大街都是,高楼大厦更是数不胜数,但现在的申城大街上都是公交车、货车、面包车、更多的是自行车,小轿车偶尔过一辆。

“来时我己经打好招呼了,明天下午两点见面,咱们先找个近旅馆住下,晚上要是想去逛逛就去,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也见识见识申城的繁荣,不要找我啊,我还要去给你嫂子和我女儿买东西呢。”刘向春疲惫的声音打断了左芮的感慨。

“好,我也去给家人买点礼物,那咱们走吧?”

1988年的申城左芮还是挺有兴趣的,在旅馆休息了几个小时,左芮就拎着包包出发了。

第一站就是华亭路,这条街可是最著名的服装街,被誉为‘全国三大服装街’之首,繁华程度堪比南京路。


    (http://www.00ksz.com/book/bdgajj-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