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朱允熥见皇后,后宫争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2章 朱允熥见皇后,后宫争宠

 

徐妙云想起了历史上那些皇后的结局,大多比较悲惨,相比之下,自己就算是比较幸运的了。

徐妙云是一个非常知足的女人,她心想自己做了皇后,儿子朱高炽做了太子,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唯一有点欠缺的,是自己的弟弟徐辉祖被发配到蜀地去了。

徐增寿在靖难之役中,向朱棣传递消息,被发现了,

朱允炆下旨诛杀了他。

这是徐妙云心里永远的痛。

说实话,当初如果没有徐增寿在朱允炆的面前说好话的话,他的三个儿子就有可能被困在京师,回不了北平了。

所以,她还得感谢徐增寿啊。

就在徐皇后胡思乱想之际,忽听“吱呀”一声响,门开了。

有一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徐皇后转过身来,闪目观看,见来的这个人非是旁人,正是朱允熥。

朱允熥跪伏在地上,口中说道:“罪臣朱允熥拜见皇后。”

徐皇后大吃一惊,问道:“你不是被发配到蜀地去了吗?”

“是的。”朱允熥声音朗朗。

“你这是从何而来?”

“回皇后的话,我从蜀地而来。”

“你来见本宫,有什么事吗?”徐皇后感到十分意外。

“我在蜀地的监牢之中,遇到了你的兄弟徐辉祖,他让我给你送一封信。”

“哦?信在何处?拿来给本宫看看。”

“是。”朱允熥说着从怀里取出那封信,用双手递给了徐皇后。

徐妙云接过那封信之后,颤抖着双手把信打开,借着灯光,仔细观看,只见信上大致的意思是说,请姐姐放心,弟在蜀地一切都好,不必挂念,希望姐姐保重身体,

另外,有一次,我在无意之中听到张玉之女张氏要求陛下立他为皇后,陛下的心好像有点动摇,

那张氏的哥哥张辅在蜀地颇有实力,他们兄妹内外勾结,图谋不轨,请姐姐一定要小心在意。

徐皇后看了这封书信之后,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因为在她的心目中,她与朱棣可是患难夫妻啊,

虽然说,当初他们的结合,也是出于政治目的。

但是,后来两个人的感情非常深厚。

她先后为朱棣生下了7个子女。

徐妙云万万没有想到,朱棣会有那样的心思,这让她心里太难过了。

虽然朱允熥不知道信里写的是什么,但是他察言观色,发现徐皇后脸色苍白,举止不安,想必信中必有大事。

徐皇后稳了稳心神:“允熥,你快起来吧。”

“诺!”

朱允熥答应了一声,站起身来,侍立在一旁。

徐皇后叹息了一声:“允熥啊,本宫也知道陛下对不起你呀。

按理说,你是朱标太子与常氏所生,身份尊贵,你是嫡皇孙啊。

当初,你是完全有资格继承皇位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说你真的做了皇帝,估计恐怕也就没有朱棣什么事儿了。

只因朱允炆继承了皇位之后,听信小人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大力削藩,矛头直指燕王,

搞得朝廷内外沸沸扬扬。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也是被逼得没办法,

如果他不反抗的话,等着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唉,你说你们都是骨肉至亲,不应该发生这样的事啊。

本宫看在眼里,心里也很难过呀。”

朱允熥静静地听着。

他能听得出徐皇后是一个心地比较善良的女人。

当然,徐妙云也有为朱棣掩饰的成分在里面。

徐妙云接着说:“朱棣继位之后,朱允炆不知下落,如果按照朝中大臣们的建议,要把你处死,以绝后患。

但是,本宫不忍心那么做呀。

于是,本宫在皇上的面前苦苦地替你求情,将你死刑改为发配属地。

怎么说呢,这件事,本宫也做不了主,

如果依本宫之见,让你做一个吴王,也没什么不可以。

但是,这事儿也不是本宫一个人说了算的。”

朱允熥态度恭敬:“皇后,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何必再提?”

“你和徐辉祖是在哪里见面的呢?”

朱允熥便把事情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徐皇后听了,更是唏嘘不已,不住地叹息:“本宫身为皇后,却连自己的弟弟也保护不了,本宫心里十分难过呀。”

朱高熥只好安慰她说:“皇后你不必难过。

徐将军虽然身陷囹圄,却没什么大碍,身体康健。”

“那就好呀。”徐皇后听朱允熥这么一说,心里宽慰了许多。

朱允熥再次施礼:“皇后,罪臣有一事相求,恳请皇后帮忙。”

“哦,你有何事?说来听听。”

“我大舅常茂被张辅他们捉了去,然后,解往京师。”

“什么?常茂,他不是早已经死了吗?”徐皇后惊问道。

“没有,那一次,他装死,是为了躲避皇爷爷的追查。

他只是诈死罢了。”朱允熥便把常茂诈死的经过如实地向徐皇后做了禀报。

徐皇后听了,也是惊惧不已:“这可是欺君之罪呀。”

“大舅他现在就是一个普通的百姓,没有兵权,没有实力,也没有别的心思,只想安度晚年,了此余生,请皇后在陛下的面前美言,让陛下把他饶了就得了。”

徐皇后双手放于腹前,在宁堂里来回踱着步子:“允熥啊,这事儿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我就是想帮你,未必能帮得上忙啊。”

“无论如何,请皇后试一试,如果你能把我大舅救出来的话,让我做什么都行。”朱允熥为了救长茂也是豁出去了。

“这——,”徐皇后面泛难色,然后,深深地叹息了一声,“好吧,本宫试试看吧。

说来可能你不相信,目前,本宫的地位恐怕也没有那么牢固。”

朱允熥听徐皇后这么一说,也是吃了一惊:“皇后,你与皇上可是患难夫妻,尤其是在靖难之役的过程中,你给了他很大的帮助,甚至,亲自组织女兵上阵助战。

巾帼不让须眉,这可不是一般的皇后能做到的。”

徐皇后眼睛看着窗外,眼神暗淡:“那些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还说那些有什么用?

可能你现在还不知道宫里的情况,皇上真正宠爱的妃嫔,不是本宫,而是张氏。”

朱允熥不由地问道:“难道说张氏就是那张辅的妹妹吗?”

“不是她,还有谁呀?”

朱允熥当时预感到事情有点严重,自古以来,后宫争宠,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可能比起战场上的真刀实枪的拼杀还要残酷,

那后宫的规矩就太多了,难道说历史又要重演吗?

“皇后,你是不是多虑了?

我认为皇上应该不会这么做的,

你们一共有七个子女,就凭这一点,可以看得出陛下对你十分宠爱啊。”

徐皇后再次摇头:“既然你把话说到这儿了,我不妨和你明说了吧。

其实,陛下对朱高炽不太满意,说他不类己。

一是朱高炽太胖了;

二是因为肥胖导致腿脚不太方便,用陛下的话说不类己,意思就是和他不太相像。

自古以来,帝王都喜欢类己的儿子。

秦始皇嬴政曾说过扶苏不类己,说扶苏太过柔弱了些。

汉高祖刘邦也说刘盈不类己。

他说刘盈的性格太过软弱了些。

刘邦觉得刘如意像自己,所以,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

后来,遭到大臣们的反对。

吕后又把商山四皓请了出来,刘邦这才作罢。

汉景帝时期,汉景帝为什么废了皇长子刘荣,改立汉武帝刘彻为太子,也是因为汉景帝说刘荣话少不类己,

他说刘彻倒有几分像他。

到了唐太宗李世民时期,也是如此,

李世民认为太子李承乾的性格太过张扬了些,

李承乾在东宫养了男宠称心,这件事被李世民知道之后,李世民十分震怒,

当即,便把称心给杀了。

最终,李世民把李承乾给废了,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李承乾的腿有疾。

如今,陛下也说朱高炽不类己,他却说朱高煦力气大,很像他。

虽然都是我的儿子。

但是,一旦太子的地位动摇的话,朝廷内外将会动荡不安,便会有小人伺机作乱。

如果朱高炽被废了的话,他身体本来就不好,他还能活多久?

因此,本宫心里也很担忧啊。”

不得不说,朱允熥对徐皇后也十分佩服,

因为徐皇后文武兼备,熟读经史,是一位非常了不起,十分贤明的人。

纵观历史,做皇后的到最后没有好结果的也很多。

比如栗姬,

虽然栗姬没被立为皇后,但是,他的儿子刘荣是太子。

长孙皇后也是因为宫廷之事,早早地夭亡了。

徐妙云接着说:“隋文帝本来立的太子是长子杨勇,

后来,又立次子杨广为太子,结果怎么样呢?

杨广几乎把他的兄弟都杀了,这是何等的悲惨呐?

独孤皇后心里能是滋味吗?

像这样的历史悲剧,难道说会在本宫的身上重演吗?

本宫宁愿自己死,也不愿看见这样的事情发生。”

朱允熥对徐皇后十分钦佩。

他只好在一旁劝解皇后:“你多虑了,事情还没有发展到那种地步。

太子也很了不起呀,别的不说,当年北平保卫战,他1万对李景隆的50万的兵力。

李景隆最终没把北平给拿下来,这就充分说明了太子是一个有为之人。”

提到北平保卫战,徐皇后也十分感慨,因为那一次她也参加了。

到最后,她为了鼓舞士气,亲自带着女兵登上城头和将士们在一起战斗,

将士们见燕王妃都亲自上阵,无不奋力拼杀,终于,挡住了李景隆多次猛烈地进攻。

那一次,徐皇后和姚广孝配合得相当默契。

他们想方设法,把李锦龙军队搞得疲惫不堪,到最后,没办法,只好后退。

这么一来,就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徐妙云的心情慢慢地平静了下来。

“允熥啊,这件事儿我已经知道了,常茂现在何处?”

“他现在已经被押入京师,关在大理寺的监牢中。”

“知道了,这两日有合适的机会,我会对皇上说的,但是成与不成,你可不能怪本宫呀。”徐妙云事先把小话放了出来。

“皇后,不管怎么样,我都感激你。”

“嗯。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啊。”

“皇后,我先告辞了。”

“好,你去吧,一定要注意安全。”

等到朱允熥走了之后,徐皇后跌坐在椅子上,呆若木鸡,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按理说,常茂那个人是有一些缺点,但是,却是难得的将才,如今朝廷急需要人才,

只是朱棣的脾气也很轴,不是那么很好说话的。

晚上。

朱棣的书房。

最近,朱棣得到了徐妙锦,两个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

朱棣每每想起和徐妙锦在一起的情形,忍不住心头一阵激动。

他也无心批阅奏章,只想草草了事,然后,到徐妙锦的宫中去。

朱棣刚把奏章批阅完,打算离开书房,

恰巧此时,有一名宫女跑过来趴在地上磕头:“陛下,张贵妃有请!”

朱棣一听,觉得有点儿不好意思了起来,因为最近一段时间,他都在徐妙锦的宫里留宿,很少去见张氏,

几乎把张氏冷落在了一边,在徐妙锦进宫之前,他经常和张氏在一起的。

可是,

现在情况却变了。

朱棣心想,好吧,今天晚上就到张氏那里去看看。

他刚到张氏的寝宫,张氏见朱棣来了,跪伏在地上,哭了起来:“拜见陛下!”

朱棣就是一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赶紧把她拉了起来:“爱妃,你这是怎么了?

难道说这几日朕没到你的宫里来,你生气了?”

“陛下,臣妾岂敢?”

其实,张氏长得也非常漂亮,身材窈窕,前凸后翘,脖颈细长,皮肤白皙,一双丹凤眼,灵动有神,悬胆鼻,樱桃小嘴儿,齿白唇红,看上去十分明艳动人。

她便是张玉之女。

“既然不是因为这件事,那你哭什么?”朱棣轻轻地拍打着她的后背。

只听张氏柔声说道:“陛下,你说笑了,臣妾怎么敢埋怨陛下呢?”

朱棣把她拉在怀中,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陛下,我哥受到人家欺负了,给我来了信。

如今,欺负他的那个人已经到了京师,请陛下为我哥做主啊。”张氏说到这里哭得好不伤心。


    (http://www.00ksz.com/book/bdffge-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