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屋门口。
小男孩仰头看向山坡,等陆阳走到跟前。
脆生生问道:“老爷爷,您是姐姐请来的灵农吗?”
陆阳点点头。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赵鹏,今年八岁。老爷爷我能跟您学种田吗?”
陆阳哂然一笑。
“种田太辛苦了,你应该去山上学武道、求仙术。”
不料这小孩一听连连摇头,都差点急哭了。
“不!娘亲说寻仙求道的人都是没良心的!”
“我三个伯伯就是因为想修仙,连家都不要了。”
“我要帮娘亲和姐姐种田,她们太辛苦了。”
“老爷爷,我能拜你为师学种田吗?”
赵鹏一脸恳切,加上儿童天然诚挚的表情。
陆阳的心底被触动。
寻仙问道真的自私吗?
这个问题他以前真没想过。
儿时的久远记忆,一幕幕在脑海中重现。
回想起自己小时候,借着“早慧”出尽风头。觉得自己是家里的骄傲,根本没有想过父母同不同意他进入白云道宫修行。
十二岁被举荐进入道宫,那时意气风发,也没去考虑自己是家中独子,以后父母该怎么办。
觉得只要成了飞天遁地的仙师,就能回报父母。
然而,这一晃就是五十年时间。
自己自私吗?
父母他们有没有后悔……
眼角微湿,陆阳的手轻轻落在赵鹏的小脑袋上。
“种田很苦的”,陆阳感叹一句。
“娘亲和姐姐都不怕苦,我是男子汉也不怕!”
赵鹏挺起瘦弱单薄的肩膀,一脸认真答道。
陆阳揉了揉他的脑袋。
“那我就教你!”
“谢谢师傅爷爷!”
赵鹏一下就扑了上去,搂住了师傅的胳膊。
拉着他,走向屋子里。
外面看着三间连排土屋,里面却是打通的一个类似仓库的大房间。
屋顶低矮,土墙厚实。
加上窗口开的小,昏暗的土屋中空气闷热、潮湿。
借着门口照进来的阳光,陆阳看见左边侧房里的一张土炕上,躺着一个裹在被窝里的老妇人。
妇人脸色发黄、嘴唇开裂,双目黯淡无光。
“娘,师傅爷爷答应教我种田了!”
赵鹏半扶半扯,引着师傅来到自己母亲床前。
赵雪有点意外的抬头,刚刚这个前辈还犹犹豫豫的,现在怎么答应教弟弟种地了。
只是等他看清陆阳眼神,并没有和自己弟弟开玩笑的意思。
连忙下床,盈盈一礼。
“太好了,谢谢前辈!”
陆阳摇摇头,谦虚道:
“不用谢我,你们也是要给工钱的。”
见状,赵雪眼中浮现一道暖意。
她有点不好意思的问:“那…前辈,我能一起学吗?”
陆阳微微一笑。
“你想学跟着就行。”
床上的妇人可能是身体太过虚弱,嘴巴蠕动着眼神露出感激之色。
“怎么不去山下求医”?陆阳不解。
赵雪双眼微微发红。
“去过了,大夫说是疸疾造成的风症。药物只能调理,不如山上灵气自然滋养。”
“而且一来一去就要二百两银子,家中己经没了多少积蓄,也请不起宗师帮忙。”
陆阳环顾西周。
因为是大通间,虽然收拾整理过,但杂七杂八的东西太多,各种发霉变质的气味并不好闻。
加上山中湿气重,对妇人病情恢复十分不友好。
而且自己要留下来,肯定不能和她们住在一起。
“边上的石屋怎么回事?”
陆阳问道。
赵雪神色黯淡下来,这是她们家老一辈的一桩丑事。
但想到日后还要依靠这位前辈,只能如实回答。
“当初爷爷去世,山庄里留下了不少家产。几个大伯闻讯而来大打出手,惊动了山上的流浪武者。”
“等几个大伯离开后,这些武者知道山庄没了靠山,一批接着一批过来。翻箱倒柜不说,连屋子都被推倒。”
“我们三人有家不敢回,只能外出躲避。等回来山庄只剩这间养家禽的土屋,因为又脏又臭才保留了下来。”
“你父亲呢?”
“三年前,他所在的帮派得罪了仙师。”
……
住的地方明天再说,灵稻耽搁不起。
下午陆阳继续开工,带着姐弟俩挖渠引水、清理田垄。
最后在田地边上,又挖出一个育肥池。
傍晚时分,他将西周逛了一圈。
最后选定了离山庄大概几十米的雁荡湖岸,清理出一块大概半亩的草地。
上午教姐弟打理灵田和开荒,下午回岸边盖木屋。有着鸿雁山庄的名头在,土屋附近百米都属于私人区域。
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每年两季给坊市交田税。但如果有一年交不上,这里的一切都会被收回。
前几年娘仨还有点积蓄能请得起灵农,现在己经难以为继。特别是主要劳动力病倒后,更是朝不保夕。
要不是鸿雁山庄是出了名的穷,早就不复存在了。
十天后,两间木屋率先完工,灵田的稻子也到了长粒的关键期。阵阵稻香飘散,引得附近动物虫蚁接连闯入。
赵雪一天天越发紧张,最终拿出了一本珍藏的手抄笔记、和五十枚碎灵。
陆阳笑着点头接过,这才正式认可了这两姐弟。
自己虽然不可能真的当两人师父,但教一些种田技能却是没问题的。
其实这个女孩倒也不是啥都不会,就是比较爱干净,但田里的农活,跟干净沾不了边。
烂泥糊糊和毛毛虫都只能算日常,育肥施肥才叫真的脏。
他让母女两人搬去木屋养病,自己带着小学徒守在土屋。
白天砍树扎篱笆,晚上搭草棚子值夜。土屋彻底沦为杂物仓库。
陆阳有了闲,开始规律生活。
每天清晨练练拳,逗逗小家伙。
这半个月赵鹏黑了,但也结实了。
只是有一点不好,陆阳喊他一起锻炼身体,死活不愿意。
可能是受原生家庭影响,陆阳拿他也没办法。
姐弟俩的父亲就是武者,可惜早早死于帮派斗争。母亲可能是希望自己儿子平平安安的,不要重蹈其父亲覆辙。
田头的一座树屋中,陆阳环视脚下灵稻。
确认一切正常后,才从怀里取出那一本墨汁新鲜的笔记。
《小苍山**》
“大虞国五百七十*年,……”
字迹时有时无,应该是小姑娘照葫芦画瓢抄录来的。
大致意思写了一位书生,屡试不第后遇到仙缘。
只可惜年岁大了,前途有限。进入宗门后成了一名灵植夫,种田的地方就是小苍山。
出于书生的习惯,写成了半本话剧。
至于为什么只有半本。
陆阳估计,对方晚年不详。
功法秘籍是肯定没有的,但日常记录里有各种灵植夫经验透露。
除了灵花灵草,还有灵作稻谷。
碎灵是给灵稻补充灵蕴的,陆阳差点以为是自己的拜师红包。
手札中还有零星聚灵、控温控湿阵法,和灵植夫法术描述,但没有具体施法口诀。
陆阳自己也不是修士,更是看得一头雾水。
倒是那些基础的打理流程,陆阳本身就是一位资深老农。根据手札种种细节归纳,加上前世生物学理论推断,大致弄清楚了灵稻种植技术。
种子+水+光合作用
控温控水+肥料(地脉灵气/碎灵)
自然授粉+人工干预
……
鉴于手札中的抛秧种植方式,为了更好利用田地。
陆阳打算尝试新想法:育苗+插秧
脑子:我会了。
手:快!我要装B。
但陆阳己经过了装B的年纪,他沉下心再次通读分析。
(http://www.00ksz.com/book/bdebia-1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