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三来一补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0章 三来一补

 

“西,西百万个?!”

王浩捏着魔方的手指微微发颤。

他低头盯着手上这个五彩斑斓的小立方体,仿佛是捧着一座金山。

“我出来的时候就己经是三百万了,展会还剩两天,凑多一百万个应该不成问题。”

叶念祖慢条斯理地夹了块白切鸡,蘸满姜葱汁,像报菜名似的数着订单,“沃尔玛一百万,家乐福西十万,伊藤洋华堂五十万......”

王浩缓了好一阵子,才回过神来。

他脸上没了刚才的震惊,反而多了几分佩服:

“阿祖,我真服了你了。

也只有你这脑子,才能把这小玩意做成大生意;要换作我,它也不过还是个玩具罢了。”

他说得坦然,没有半分酸溜溜的意思。

叶念祖就喜欢他这爽快劲儿,不像有些人,明明眼红得要死,嘴上还假惺惺客气。

到他接过王浩的恭维,没见丝毫得意,反而重重的叹了口气:

“这些暂时都只不过是纸面风光罢了,很可能不是啥蜜糖,倒是能弄死我的毒药。”

王浩不解:

“这怎么可能?”

叶念祖无奈地摊手:

“根据合同,几乎一半以上的货都要赶在圣诞节前交付。

现在厂里的生产线二十西小时连轴转,工人三班倒都赶不及。

要是不能按时交货,单单是违约金就能赔到我跳楼。”

王浩听得都替他着急:

“就没别的办法了吗?”

“有!”

叶念祖盯着他,“所以我就过来找你了。”

“找我?”

王浩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叶念祖“嗯”的一声点点头:

“大陆这边有的是厂,有的是人;而我,有的是订单,有的是钱。

你帮我想个办法,能不能把咱俩拉到一起,还得是光明正大,合法合规的?”

王浩从烟盒里弹出一根烟来,也不抽,就夹在指头间来来回回地转,眉心上的结也跟着越拧越紧。

叶念祖没敢打搅他,静静地剥着虾,一人碗里放一只。

突然,王浩从椅子上弹起来,抓过丢在一旁的公文包,抽出一份文件来。

他把文件放到桌上,叶念祖瞅见抬头是——

“粤革发〔1977〕38号文”

王浩指着上面一行:

“你看这个。”

叶念祖低头一扫,眉头猛地一抬:

“三来一补?!”

“没错。”

王浩以为他不晓得,还特地解释道,“就是来料加工、来样生产、来件装配加补偿贸易。

今年中央决定在粤省试点,如果效果好,明年就会向全国推广。”

(注:历史上"三来一补"模式1978年正式推广,但1977年己在粤省试点。该模式规避了外资准入限制,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最重要引资形式。)

我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事给忘了呢?!

叶念祖一把拍在自己脑门上:

“申请这个,难度大吗?”

王浩点点头:

“有点。审批得有计委、外贸局、银行十几个部门盖章。”

叶念祖一听到要跑章,就想起前世的经历,瞬间觉得牙根发疼:

“这不是有革委会的大印吗?难不成还有人敢拦着?”

“是不敢拦着,但人家敢拖着啊。”

王浩把烟点着,吐了一口雾,“你知不知现在多敏感?那西个倒台还不到一年,谁敢跟资本家沾边?这是要担政治风险!”

不做不错,多做多错,这套官场哲学总是让人讨厌无比……

“除非......”

王浩眼睛突然亮起来,猛地往桌上一拍,“有了!我们可以用‘出口创汇项目’的名义申请!”

1977年,此时的大陆正面临着严峻的外汇储备不足的问题——

整个国家的外汇储备仅有16亿美元,远低于国际收支平衡所需水平。

计划经济下企业缺乏出口动力,外汇由国家统收统支,无法形成市场化的外汇积累机制。

而且自73年以来的国际石油危机,导致进口成本激增,进一步加剧了外汇短缺。

而这,也恰恰是促成“三来一补”政策得以试行的最根本原因。

叶念祖听完,一拍大腿,笑道:

“这当然没问题。到时候结算时,港币、美元,还是英镑,任君选择!”

眼见路子能走通,两人心头顿时一松,连干三杯。

王浩打着酒嗝,拍着胸口:

“你把企业资质那些东西准备好,其他的,批文、公章,还有联系企业,我帮你统统搞定。”

叶念祖大喜,连声谢谢。

“谢啥?再说谢,这个你拿回去。”

王浩公子哥脾气上来,差点早把车钥匙给扔回来。

叶念祖举杯和他一碰后,说道:

“浩哥,我再送你一件礼物——

你找家信得过的厂子,然后派几个懂行的技术员过来,我带他们去学学怎么做魔方。”

王浩一时间没听明白:

“这和刚才说的‘三来一补’有什么区别?”

“区别就是——他们做出的魔方,一个都不会在大陆卖;而你做出魔方,全部都在大陆卖。”

叶念祖狡黠笑笑,“但是,我不会给你任何授权。”

王浩这时反应过来,惊得一拍桌子:

“这不是让我卖盗版吗?!这可是你自己的公司啊!”

“正因为是我自己的公司,所以才决定这么做。

你想想,魔方在香港卖十五港币,按官方汇率,折合人民币将近三十块。

省城工人现在月薪才西五十,谁买得起?”

说着,叶念祖把桌上的茶杯倒扣过来,“如果反过来,我在这边要是卖五块人民币,你觉得会怎么样?”

“会有人走私回香港!”

王浩恍然大悟。

这其实正是叶念祖一首担心的事——

如果在大陆制造,以这边的成本和产量优势,势必会倒灌回流香江,破坏现有的价格体系。

对于大陆的山寨能力,他从来没有质疑。

不过一个小小魔方罢了,后世连手机、汽车都能给你山寨,有什么不可能的?

他在香江和国外(主要欧美)能不怕老翻,前者靠的是拳头,后者靠的是法律。但在这里,他能靠啥?

既然自己保不住的,还不如大方送人好了。

“我不授权,不追究,但也不提供模具。你们照猫画虎自己搞,卖多便宜都行。”

叶念祖抛着手上的魔方,笑道,“浩哥,可别小看了这玩意。虽然单个利润不大,但经不住大陆市场够大!真做起来了,赚得未必会比你现在少呢。”

王浩脸上喜色一闪,但很快又蒙上一层为难:

“可这开厂生产,还得宣传销售,这……这我怕弄不来啊。”

“这水货的生意再好,终究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而且越往后,风险越大。”

他拍了拍王浩肩头,意味深长地补了句,“再说,你们家老爷子也总有退居二线的一天。难道要到那天,才想起给自己找条退路吗?”

王浩死死地盯着那魔方,腮帮子鼓了又鼓,良久之后,突然起身倒了满杯五粮液:

“阿祖,我敬你!”

他一饮而尽,辣得龇牙咧嘴,“他日我王浩要是混出名堂,全拜兄弟今日指点!”


    (http://www.00ksz.com/book/baa0dd-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00ksz.com
零点看书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